提起王铎,人们就会联想起弘光元年的五月,清军多铎的军队困住了南京,时任明朝东阁大学士的王铎和礼部尚书钱谦益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打开城门,归顺大清,成为降臣。 此事成为王铎晚年和身后抹不去的黑点,他的名字也和“贰臣”,“变节”等耻辱性词汇联系在一起,以至于人们在谈起他那卓越不凡的书法艺术成就时,也不忘拿气节和操守来说事。

王铎的一生谨小慎微,一生都在为了仕途和生存而挣扎,他也曾经一腔热血的直言进柬,但险些丢了性命,从此后他心灰意冷,明哲保身,将精力放在书画艺术上。 明朝时期,在中国书法史上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复古主义思潮仍然盛行,以赵孟为代表的帖学派依然是主流。赵孟的主张是崇晋尚唐,明人推崇的艺术实践是由赵孟而上溯晋唐,所谓元明人书学尚态。 中晚明时期随着艺术思想越来越解放,兴起一股对前人书法的批判浪潮,浪漫主义兴起,书法浓墨重笔,侧锋取势,云烟满纸,用笔、用墨更新奇大胆,使原先的书法秩序渐趋瓦解;出现了张瑞图、黄道周、王铎、倪元瑞等代表性人物。 明朝中后期,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和砖石建筑技术的普遍推广,一向被视为书斋艺术和以案头品赏为特征的书法艺术形式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巨轴和长卷可以高挂于高屋厅堂上“作壁上观”。 书法的表现形式进入崭新时代。 在长卷和巨幅作品等新的书法形式的表现天地里,王铎以其雄强奇肆的笔墨,在书法史上书写了新的篇章。 王铎的书法在40岁到50岁之间完成转换蜕变,四十岁之前以临摹模仿古人为主,处于学习实践中,傅山曾评说: “王铎四十年字极力造作,四十年后无意合拍遂能大家。 目前看到的王铎较早的作品,是他34岁所节临的《为景圭先生临圣教序册》,与原碑风格相比较,虽然仍以原帖为模范,但亦有他自已的精深理解和尝试把握。 用笔厚重老练,并有自己的笔意融会于中。他并不特别追求形似,而是注重对《圣教序》内在气韵的把握和传递。在用墨上,他则用他特有的,他作品中常见的墨色的浓淡枯湿变化加以实践,从而使其临作更加富于个人色彩。

据现今流传其作品来看,四十岁之前王铎的临书作品中临《圣教序》及二王的其它帖占有大半之多,可见他对二王书法之喜爱,而且在临摹时,常常在书后标记“临吾家逸少帖”。他视王羲之为自家,表达了王铎对二王超乎寻常的尊崇和热爱。

这是王铎的行书册页《手启》,是王铎39岁时候所书,这幅作品并未跳出二王的风格范围,但在笔墨上仍然有很强个人特点。 五十岁后,王铎通过不断吸取古人精华,加之自已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完成风格转换,所谓"五十自化”。 黄道周亦曾言曰: “行草近推王觉斯。觉斯方盛年,看其五十自化。如欲骨力嶙峋,盘肉辅茂,俯仰操纵,俱不繇人,抹蔡掩苏,望王逾洋,宜无如倪鸿宝者。但今肘力正掉,著气太深,人从未解其妙耳”。

王铎此作临的是《淳化阁帖》中的伏想清和帖、劳人帖、八日帖、县户帖、转佳帖、大热帖、周常侍帖等八帖。 是甲申年,其五十一岁那年所作,其用笔出规入矩,讲究法度,亦能转换自如,用笔雄健大气,真正将王羲之飘逸典雅的气质风韵表现了出来。那一年王铎时任明朝东阁大学士,一年后降清,这个时期也正是他从临帖走向创作,开创个人风格的艺术创作鼎盛时期。

此作为王铎行书作品《书法册页李贺诗四首》,书于清顺治四年,即其五十四岁那年。此行书风格已从二王向米芾上转变,用笔沉着痛快,中锋侧锋兼具,很多笔画的转笔处用方笔,米芾的结体特征非常明显,用墨上具有他强烈的个人特点。 王铎在书法史上最重要的贡献是行草书,书法特点是笔墨技巧熟练、传统功力非凡;笔力雄强刚劲;墨法独到。在他的作品中极重取势,重视对“势”的把握,这种对“势”的强调与把握,形成了王铎草书的最大成就与特色。 他的巨幅作品很多,动辄就是两米,三米甚至更大的长篇巨作,洋洋洒洒,纵横挥洒,古人谓之“不尽势而势若不尽”。 势若不尽是指在用笔与结字中,将书法的线条连接成一体,连绵不断,营造曲折激荡的艺术效果,在结字上收放自如,收放有节,即狂放不羁,也适可而止,似波涛汹涌的江水,任其流淌,但亦不出堤泛滥,一切尽在其笔下掌握之中。 马宗霍《书林藻鉴》中说: “明人草书无不纵笔以取势者,觉斯则纵而能敛,故不极势而势如不尽,非力有余者未易语此。” 王铎在书法上的另一个贡献是涨墨技法的运用。 在下笔时笔蘸饱,蓄墨极多,墨在书写时自然晕开,对点画有意进行渗晕,使线条之间界限模糊,字的边缘呈不规则状,此技法的应用,使笔画线条充满不确定性,让墨色浓淡对比更强烈,增加视觉冲击力和艺术表现力。

在王铎许多作品中运用涨墨可以说是一种相当精妙有趣的艺术尝试,一幅作品中夹杂几个墨团,墨色或浓或淡或干,变化莫测,使作品的黑白对比更加鲜明。涨墨可以说是一种自然的,复杂的,充满趣味的挥洒,加强了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的对比张力。

在前人书法中,没有一个人像王铎那样主动的运用涨墨的技法,追求涨墨带来的墨色表现效果,这是王铎在书法技法和书法审美上做出的创新。 对王铎的书法,古今人们评价极高,甚至称其为“神笔王铎”,还有“后王胜前王”的说法,可见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但没有人是完美的,任何一位书法家也一样。王铎草书在章法上同样存在着拘紧有余,灵活不足的缺陷,线条欠缺灵动,厚重感也不足,尤其是整幅作品茂密紧凑,稍显局促紧张,这也与他的性格和当时所处环境不无关系。 王铎的书法不论从功力技法的角度还是从艺术创新的角度来衡量,都可以纳入书法史上大师的行列之中,称其为大家是实至名归的。 至于有些人非要将所谓人格操守和忠义之类标准纳入书法中,对他进行全方位衡量实在是有牵强之感,在那个封建统治时代,孝忠那个皇帝不都是压迫百姓,不都是统治阶级的一个工具而已?哪有什么操守可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