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致礼
1949年,杜致礼在美国一座公园里拍下这张照片。照片中,杜致礼年仅22岁,她打扮时尚,穿着深红色大衣、化着精致的妆容,长相出众、气质非凡,一看就是大家闺秀,而且在美国生活优越。
杜致礼,1927年12月出生于陕西米脂县,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杜聿明,曾在抗战期间威名远扬,先后参加过昆仑关战役、北伐战争、淞沪会战等一系列战役。母亲曹秀清则是米脂县出名的美人,当时很多人都登门提亲。
杜聿明和曹秀清结婚后,育有三子三女。杜聿明很重视孩子的的教育,分别给6个孩子取名“礼、义、廉、仁、勇、严”。杜致礼作为家中的长女,从出生那一刻,就被杜聿明视为掌上明珠,对她寄予了厚望。
杜聿明
由于家境优越,杜致礼自幼便接受了良好教育,她对艺术、舞蹈、音乐、雕塑等都颇精通。当时邻居都羡慕杜家有这样的一个女孩,经常笑着说:“谁要是做了杜家的女婿,那是修了几辈子的福气!”
抗战期间,杜致礼考取了西南联大附中。当时的西南联大人才济济,全国优秀青年皆聚集在此,在那里她第一次见到了杨振宁。1944年,年仅22岁的杨振宁取得了西南联大硕士学位,并考取官费出国留学资格。
杨振宁在等待出国办手续期间,暂时在西南联大附中担任数学教师,杜致礼则成为了他的学生。不过,杜致礼在课后跟杨振宁接触极少,两人当时都没有想到后来他们在美国结为了夫妇。
杨振宁和杜致礼
杨振宁自己也承认这一点,他晚年回忆时说:“当时杜致礼只是我班上的一个普通学生,我对她了解并不多。”关于杜致礼在西南联大附中学习情况,她的同学张丽石在《怀念杜致礼同学》一文中写道:
“杜致礼随父母来昆明,进入附中我班。她中等身材,脸略瘦,温文尔雅,说话慢条斯理。她喜欢打篮球,与我同是班级篮球队员,因而在球场上断混熟了,结下纯真的友谊。当时她家住西山,常常是一早从西山来学校上课,比较辛苦。有时因故缺课,便借我的听课笔记去抄,从不缺漏。因为新来乍到,人地生疏,她父亲杜聿明、母亲曹秀清曾来学校看望她,并与我们同学接触。”
杨振宁和杜致礼结婚照
杨振宁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一年,之后前往普林斯顿大学研究所工作。从此,杨振宁和普林斯顿有了不解之缘,而在这里他再次遇到了杜致礼。1949年圣诞节那天,杨振宁来到一家中餐馆吃饭,意外邂逅了5年未见的杜致礼。
此时的杜致礼跟5年前相比,已经成长为一个亭亭玉立,优雅美丽的大小姐,当时她正在宋美龄的母校“卫斯理安学院”读书,主修英国文学,学校在位于马萨诸塞州波士顿。这次重逢,让杨振宁和杜致礼激动不已,身处异国他乡,他们有太多的话需要向彼此倾诉。
1950年8月26日,28岁的杨振宁与23岁的杜致礼在普林斯顿举行婚礼,遗憾双方父母都没有到场。多年以后,杨振宁回忆自己跟杜致礼在美国普林斯顿从相遇、相爱,再到结婚的这一段经历时,他说:
“我并不知道杜致礼到了美国,我是无意中走进那家饭店。我早到或者迟到,都将错过与杜致礼相见的机会。我们见不上面,也就谈不上一辈子的婚姻。可命运之神安排我们在那一天那个地点相聚,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
婚后一年,两人第一个孩子出生。杨振宁父亲杨武之高兴之余,给这个孙子取名“杨光诺”,意思希望杨振宁能获得诺贝尔奖。20世纪50年代是物理学大爆发的一个时期,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杜致礼包揽了家里所有家务,甚至儿子车祸住院也没有告诉杨振宁。
1957年,年仅35岁的杨振宁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杨振宁一生最高光的时刻。当年12月10日,杨振宁携妻子杜致礼参加了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和晚宴。那天,杜致礼一身旗袍,身姿婀娜、光彩照人,端庄优雅,她立即成为现场的焦点。
杜致礼先后为杨振宁生下二子一女,他们皆事业有成。1999年,杨振宁在美国石溪理论物理研究所上完最后一节课后,宣告正式退休。在退休的研讨会上,杨振宁特别感谢妻子杜致礼对他的支持。
杜致礼
杨振宁说:“我们结婚已经49年了,49年她一直给我最大的支持,我愿意在此向她公开致谢!”2003年10月19日,杜致礼在美国病逝,享年76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