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谟出生于安徽肥西一个贫困家庭,家中穷困潦倒,连温饱都难以获得。然而,即便生活颇为窘迫,袁宏谟仍怀抱着改变命运的志向,刻苦读书向上。

一. 家世催人奋进:周贫寒,励志读书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袁家仅存的一些粮食已所剩无几。袁宏谟的母亲眉头紧锁,满怀焦虑地看着案上挣扎的火苗,不知下顿从何讨来。作为家中长子,袁宏谟深知家中困境,他放下手中的书本,拾起一根木棍,走上街头,希望能为家人找到些活计赚些辛苦钱。 路上,袁宏谟遇见一户人家正在打斗,一个身着破衣烂衫的年轻人正遭到几个彪形大汉的拳打脚踢。袁宏谟看在眼里,禁不住仁义之心,挺身而出,高举木棍相助。经过一番缠斗,几人见状了却仓惶而逃。受辱的年轻人站起身来,诚恳地向袁宏谟行礼道谢。 原来,这名年轻人家境贫寒,被地主无故欺侮。袁宏谟得知实情后,十分愤慨。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现状,以武力维护自己和乡亲免遭欺凌。从此,袁宏谟开始潜心习武,并未放弃读书求学,希望终有一日可以凭借武力和知识改变命运。 尽管家道中落,袁宏谟对功名利禄并无太大向往,只是希望能够好好读书,过上安稳的生活而已。然而命运无情,曲折回环。在科举失利后,袁宏谟陷入迷茫之中。就在这时,一股新潮流蓦然兴起,掀起了汹涌的波澜,改变了袁宏谟和中国的命运。 二. 遭逢家族变故:逼入绝境 科举夙愿难以如愿,袁宏谟一家的生活陷入了更加窘迫的境地。就在这时,一件家族变故彻底改变了袁宏谟的命运轨迹。 那一年,灾祸袭来,家中几乎捱不下去了。妹夫周盛传见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将妻子改嫁给富户,换取可观的聘金,度过眼下的燃眉之急。尽管周盛传心中难免愧疚,但生存高于一切,这是家族共同的决定。

改嫁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村子,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同情有人谩骂,袁家一度陷入了被村里人孤立的窘境。更有甚者,一些不怀好意的人趁机上门骚扰,无理索要银钱财物。 一日,一名地主带着几个手下前来讨要钱财,袁宏谟奋力相阻,双方爆发了激烈的冲突。袁宏谟虽一人之力,却凭借多年的武功渊源,将这帮无赖打得落花流水。但很快,他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已经触犯了朝廷的法律,只能携家带口逃亡他乡,投奔叔父周盛传。 周盛传此时已在朝为官,袁宏谟寄宿在他家中。然而,两人的想法却出现了分歧。周盛传劝说袁宏谟投靠清朝效力,而袁宏谟则对太平天国的理念深有好感,坚持要加入农民起义军的行列。 最终,周盛传无法劝阻,只得让袁宏谟先行一步。临行前,袁宏谟深深看了母亲一眼,双方心知此一别实在太过艰难。他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一张纸条上,交代周盛传好生照应母亲。 就这样,袁宏谟怀着复杂的心情,离开了故乡,步入了太平天国的军营,开启了人生的新征程。从此,亲朋好友,阵营对立,双方在战火纷飞中几番交手,最终却也注定了袁宏谟后来的命运。 三. 太平军生涯 抱着改天换地的理想,袁宏谟加入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的行列,开启了新的人生篇章。凭借过人的武艺和过往经历的磨炼,他很快在部队中树立了威信,被委以重任。 最初,袁宏谟被编入忠王李秀成麾下,随军东征江浙。1861年10月,太平军第二次东征之际,李秀成亲自统帅大军,直扑杭州。这一仗,袁宏谟冲锋陷阵,英勇杀敌,助李秀成一举拿下杭州,扩大了根据地版图。 战后,李秀成将袁宏谟留在杭州,担任重要军事要塞的镇守大将。有了前次战役的精彩表现,袁宏谟信心倍增,与陈炳文等人全力固守杭州,誓死不渡虎狼。

眼见太平军在江浙一带节节胜利,各路清军阻挡不住。清廷见状,决定重振旗鼓,号召天下英雄好汉,组建淮军,对付严峻的局势。几位将领自许家学渊源,武艺高强,遂挺身而出,其中便包括袁宏谟的妹夫周盛传。 周盛传加入淮军后,很快就小有名气,受命跟随李鸿章前往江苏一线,剿灭太平军残余。双方在江浙区域周旋了数月,袁宏谟和周盛传这对亲家,竟也成了生死敌手,在战场上遭遇数次。消息传回,袁宏谟母亲万分忧心,生怕两人相见伤和气。 为了劝说袁宏谟弃甲投降,周盛传曾数次书函往返,要求岳丈回归正途,免受杀身之祸。然而,袁宏谟一再回绝,坚持效忠太平军。就连丈母娘的苦苦哀求,也未能动摇他的决心,令周盛传愈发恼怒。 四. 逃过一劫 1864年7月,太平天国最后的根据地天京告破,太平军节节败退。身陷绝境的袁宏谟不得不弃甲还乡,暂时隐遁于肥西县西庐寺中,避开清军的搜捕。 袁宏谟回乡后,立刻着手修缮庙宇,好掩人耳目。西庐寺素来香火不旺,袁宏谟的到来,给这座破旧的庙宇带来了新的生机。他亲自督工整修殿宇,粉刷彩绘,使这座曾经破败的小庙焕然一新。 为了生活所需,袁宏谟还在庙中开办了义学,教授乡亲们读书识字。时不时还会到乡村游历,替贫困乡亲们赈济解困。这一去一来,袁宏谟渐渐与乡亲们打成一片,无人对他心存疑虑。 然而,消息却从其他渠道传到了清军那里。得知袁宏谟藏身本地,淮军统帅立即行文妹夫周盛传,命他务必捉拿亲家,以正朝纪。周盛传接命后,一时为难何从。毕竟袁宏谟曾是自己至亲好友,如今捉拿定然会赃及家人。 于是,周盛传托人前去西庐寺打探消息。袁宏谟得知妹夫来信,坚决拒绝投降,劝阻妹婿不要与自己为敌。双方就这样周旋了数月,你来我往,笔墨官司,最终未能达成共识。

为了避嫌,周盛传只得上报清军,称亲家患有重疾难以下床,暂且不必将他拿捕。清军将领见此情况,又鉴于淮军对平叛有功,便放袁宏谟一马,只要他从此不再动干戈。 就这样,袁宏谟在西庐寺安居多年,甚至成了当地有名的善士。他不仅终老家乡,而且所做所为无人非议。直到老境将至,乡亲们忆起当年他曾是太平军悍将,却只是一笑置之。 五. 清朝不捉拿:淮军关系所致 虽然袁宏谟是太平天国的前阵将领,但最终却得以避过清军的搜捕,安稳度过晚年。这其中,淮军将领的作用不容忽视。 袁宏谟妹夫周盛传,在淮军中屡建功勋,早就是极受重用的干将。平定太平军残匪之后,又多次随同李鸿章剿匪卫所,立下赫赫战功。这不仅为周家捞取了可观的军功田,更使周盛传在淮军中备受尊崇。 周家本就为淮军顶梁柱,武艺高强,军阵重镇。周盛传更是扬名立万,身居高位,在淮军中颇有分量。每当官军讨伐农民起义军时,淮军就被清廷指派任务,充当先锋。 不仅如此,淮军身为新军,还被清朝当权者视为培植新军种的试金石,因而获得了格外的重视和优待。周家凭借淮军的优渥籍贯,在地方上也颇有权势。 正是凭借淮军的职权和官场影响力,周盛传才得以为亲家袁宏谟涵冤脱罪。 他一再向清军将领解释,己亲周某实乃劝降未果,但病重难以下床捕拿。清军将领权且顺从,暂且搁置了追捕的行动。

按理说,悍将袁宏谟是太平军大佬级别的人物,即便退隐归顺,也理当受到严惩。然而,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周盛传之所以力保亲家,自有其图谋。倘若当真将袁宏谟处死,或许会惹怒周家,引起淮军上下的不满情绪。到那时,这支新兴力量很可能失去效忠。 因此,为了牢牢掌控淮军,清军将领们权衡了利弊,最终决定姑息一时,不去理会周家亲属的事。在当时局势下,周家的淮军身份和军功加身,的确不容冒然惹怒。 就这样,袁宏谟躲过了这一劫,在周家的庇护下,得以安享晚年。至于清廷的宽大为怀,其中无疑融合了种种政治算计。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