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50年,松赞干布病逝,与他相守9年,无儿无女的文成公主孤独无依,日日泪流。大唐派使臣接她回中原,为何她却在吐蕃寡居一生?

公元634年,松赞干布统一西藏,建立了吐蕃王国。他仰慕大唐的繁华盛世,一心想娶大唐公主为妻,却被唐太宗婉拒。 松赞干布很窝火,率兵向靠近中原的少数民族发起进攻,直逼大唐松州。大唐立即出兵,这一仗打得异常艰难,大唐险胜。 松赞干布派使者携带5千两黄金和奇珍异宝来长安谢罪,再次向唐太宗请求:自己做梦都想娶个大唐公主为妻。 唐太宗见识了吐蕃的实力,既然和亲能免去战争之苦,何乐而不为呢? 可他舍不得自己的女儿,决定选一名宗室子女前往。结果,宗族姑娘个个心惊胆颤,唯恐被选去荒蛮之地。

大选的日子到了,她们把自己打扮得要多丑有多丑,只有江夏郡王李道忠的女儿没有故意扮丑,坦然面对大选。16岁的她一眼被天子选中,册封为文成公主。 当时,来大唐请求和亲的还有天竺、霍尔等国使者。为了公平起见,唐太宗出了六道难题让使者们解答,结果只有吐蕃使者成功完成。“六试婚使”在大唐也成了家喻户晓的故事。 公元641年,文成公主的送亲队伍浩浩荡荡向遥远的吐蕃出发。唐太宗为她准备了丰厚的嫁妆: 12岁释迦佛等身像、各种绫罗绸缎、珍宝饰物、360卷经典、300种卜筮经典、100种治病药方、60种建设与技术著作、6种医疗器械、5种诊断法、4种医学论著、大批农技人员,以及大量粮食种子…… 分别时刻,文成公主一步一回首,这一走,西出长安无故人,无限酸楚涌上心头……

一天,送亲队伍来到赤岭,这里是大唐与吐蕃的分界线,公主回头望去,不由得黯然神伤。侍女拿出一面镜子对她说:“夫人叮嘱过,公主若是想家,照照宝镜就能看到她的模样。” 公主赶紧拿过镜子一看,哪里有母亲?镜中出现的竟是自己憔悴的容颜!她心里一惊,宝镜失手落地。 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地上的宝镜转眼化成一座高山,此山挡住了一条东去的河流,河水迅速掉头向西流去,从此,这里有了日月山和倒淌河。当地百姓得知这是去土蕃和亲的文成公主,纷纷夹道欢迎。 经过数月奔波,队伍进入藏地深处,公主见到了辽阔的草原和洁白的羊群,心情也渐渐开朗起来,不住地问:“这是哪里?” 因为公主说的是大唐河洛话,听起来像是在说“扎西德勒”。护送公主的吐蕃侍卫听不懂,连忙问翻译:“公主说什么?”聪明的翻译说:“公主在向你们祝福吉祥如意呢!” 侍卫们口口相传,开心不已。从此,扎西德勒变成了吐蕃人的祝福语言。

送亲队伍经过无数艰苦跋涉,终于与前来迎亲的松赞干布相遇。 松赞干布对公主一见钟情,为她加冕,封为王后。公主逐渐克服了高原的苦寒缺氧,融入当地生活,松赞干布成了宠妻狂。 公主不喜欢吐蕃人用赭色涂面的习俗,他就下令废除;公主教土蕃人纺线织布,他便穿上丝质唐装;公主想家了,他就缠着公主学说汉语…… 春天,吐蕃百姓把公主带来的粮食种子撒进高原沃土,秋天竟然收获了惊人的产量,人们感恩文成公主的到来,松赞干布对公主更是视若珍宝。 中原与吐蕃之间的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络绎不绝,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松赞干布特意为公主修建了布达拉宫,宫内的壁画上是两人相爱的故事,后园栽满公主喜爱的花花草草。 公主信奉佛教,他又修建了大昭寺、小昭寺,将公主带来的佛像供奉在大昭寺内,佛教在当地流传起来。

公元650年,34岁的松赞干布因病早逝,公主痛不欲生。两人没有生育儿女,大唐天子念及文成公主在外孤苦无依,便派使臣来吐蕃接她回长安。 公主得知母亲已故的消息,痛哭失声,多么想立即回到故乡啊!可临行时刻,却改变了主意。 她不想背叛对自己情深义重的松赞干布,更不想有负和平大使的身份,毅然决定留在吐蕃,继续传播中原文化。 文成公主经常把故乡的药方送给贫苦的病人,还亲手教百姓酿酒,烹饪。淳朴的土蕃人喜欢拉着她的手说:“你没有吃的,山坡上有肥壮的牛羊!你没有穿的,我们有挡风的皮袄!”公主动情地回答:“我喜欢草原和牛羊,更喜欢亲人一样的你们!” 公元680年,文成公主不幸染上天花病逝,吐蕃百姓失去了这位菩萨心肠的王后,悲痛不已,自发为她建立的雕像至今仍矗立在拉萨。

文成公主深明大义,永远留在吐蕃,和高原百姓一起同甘共苦,用一生去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为两族友好作出巨大贡献!她的故事千古流芳!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