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蜀汉有一位将领堪称守城之才,却未被诸葛亮所重用,这导致张郃未能早日退出战场。在那个充满智谋与英勇的年代,诸葛亮的名字犹如智慧的化身,他不仅在当代独树一帜,后世在评价其他军事家时,也常以他为标杆。

人们常戏称周瑜为“事后诸葛亮”,暗示他在策略上稍显不足,往往在事后才能理解诸葛亮的用意。而曹操则被称为“事中诸葛亮”,意味着只有在陷入诸葛亮的计谋后,他才能识破其战术。只有诸葛亮自己,才真正拥有那种在幕后策划、在远距离决胜的能力。

但即便是智慧如诸葛亮,在其漫长的军事生涯中,也难免有失误。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诸葛亮北伐期间,因街亭失守而使整个行动失败的往事。一个杰出的将领,不仅需要在战场上展现出勇猛,更需要具备策略上的智谋和对军令的忠诚,否则即便勇猛也难以担纲统帅。

 

公元228年,诸葛亮率领十万大军北伐,刘备已逝,他生前曾告诫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重用。然而,诸葛亮未将此言放在心上,反而让马谡担任街亭守将。实际上,蜀汉中只有一人能担此重任,那就是王平。但诸葛亮却让王平成为马谡的副手,这无疑是浪费了他的才能。诸葛亮曾反复告诫马谡要在要道设防,但马谡却固执己见,选择在山上设防,企图利用高地优势。王平多次劝告马谡,却遭到嘲笑。最终,张郃围困街亭,采取了围而不攻的策略,导致蜀军因缺水而士气大减,马谡不得不突围。幸亏王平机智,率小部队及时救援,并用疑兵之计击退追兵,避免了全军覆没。

街亭失守后,诸葛亮不得不撤军,北伐以失败告终。霍骏作为守城战的典范,曾以少量兵力坚守城池一年并取得胜利。王平与霍骏同为守城之才,若能依计筑寨,街亭或许不会失守,诸葛亮也不必急于撤军。

魏延、吴懿等将领各有所长,但诸葛亮可能认为王平不识字,不适合担任主帅。马谡被困时,王平的快速反应和战术运用展现了他的军事素养。他虽不喜读书,但实战经验丰富,忠诚且能灵活应对,绝非一成不变的守将。

 

街亭失守后,王平晋升为参军。公元243年,王平接管汉中,成为后五虎上将之一,是统领汉中的理想人选。公元244年,他成功反击曹魏,消灭其精兵,确保了汉中的安全。如果王平没有统帅之才,汉中难以守住。

面对这样的将领,诸葛亮未能合理使用,导致北伐受挫。如果诸葛亮当初选择王平守街亭,张郃可能早已退出战场。诸葛亮的用人失误,使他的北伐事业未能成功,留下了那句令人感慨的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