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陆游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而我在最初对某个用户运营策略嗤之以鼻后,却意外地被同样的策略成功吸引。这篇文章将分享这个关于如何有效沟通以吸引关键用户的运营技巧,以及背后的心理学原理。

陆游曾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而我,在不久前读到一个方法时,满心满眼只有对它的鄙夷。我不仅丝毫未觉得要躬行,反而对作者所提方法嗤之以鼻,在心里暗讽作者简直是“胡言乱语”,不知所云。

然而,仅仅过了短短几天,在我完全不自知的情况下,我竟然就被别人用这个方法拿捏得死死的。等我再回头审视此方法时,我犹如被一道闪电击中,不由得惊叹一声:此法,妙啊!

接下来,通过我的故事,将这个方法分享给大家!

这个方法是关于用户运营的策略与方法,具体讲述的是:作为运营人员,如何使用有效的沟通方式,“勾搭”到Geek、发烧友、KOL使用你的产品。

01 以下是两种不同的沟通方式:

方式A:

你:“您好,我们新做了一个针对时间管理爱好者的小工具,在知乎发现您是一位时间管理的达人,想邀请您来试用体验我们的产品,并且给出建议。”

对方:……(可能再也没有然后了)

方式B:

你:“Hi,我在知乎看到了你关于时间管理的回答XXXX,非常受益,尤其是其中的XXX,我也深有体会,特别赞同。但我同时有一个疑惑想要请教,具体是这样的XXXX”

对方:“感谢来信。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这样的:XXXXX”

你:“明白了,特别受益。其实我发现关于时间管理中的GTD这样的东西,很多人一直都有很大的困惑,这方面我的理解是这样的——XXXXX。结合类似的理解,我们也做了一个小工具,如果有可能的话,你不妨来试用一下,给我们提些建议?”

相对来看,方式B确实优于方式A,但当时我也并未感觉方式B有多么出彩。直到几天后,我收到两个不同社群邀约入驻做付费内容时,才恍然大悟。

02 两个社群不同运营人员是如何和我沟通的:

社群A:

您好,我们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看到您写的文章,不知道您对知识付费这块有没有意向,我们是做知识付费,为博主提供知识付费的工具打造专属私域圈子,现在邀请您成为我们首批入驻的博主,享受我们的专属福利,期待您的回复。

社群B:

老师您好,目前我们**社区推出作者专栏(该专栏旨在邀请行业内经验丰富的老师来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以及案例,帮助更多人学习。)已有数百位公众号加入,面向数万+项目管理领域从业者。我认真拜读了您的一些文章,感到您的文章内容质量很高,也有自己的公众号,如果入驻将是一个提高曝光的好机会,如果您有兴趣合作可以加我们微信***详细聊一下。

诸位不妨猜猜,最终我回复了哪一社群?是的,我非常开心地回复了社群B!

接下来,我们详解探讨方式B到底好在哪里。

第一点:具体地表达对作者的赞赏和认同。重点在于具体的赞赏,而不是泛泛的赞赏。从心理学上角度看,具体的赞赏会让对方感受到您的真诚与关注,也让对方感到自己有价值、被认同、被激励。

案例:下次夸女朋友穿衣好看时,不要敷衍的说好看,而是要说这衣服的颜色和你好搭,显得你瘦且挺拔……

第二点:引发交流和互动。通过提出一个具体的疑惑并请教对方,进一步激发了对方参与交流的意愿。

第三点:铺垫自然。在赞赏、交流与互动后,才提出进一步要求,更加自然。

如果你只能记住一点,我强烈建议学会第一点!学会如何夸人,一招鲜吃遍天!这也就是为什么社群B,虽然不包含第二、第三点,但依然能奏效的根本原因!

社群A与B的方式均比范式差些,若按照固定范式进行更改,标准范式如下:

你:Hi,我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看到您写的关于「具体内容」的文章,尤其是其中「某观点」,我深有体会,对此观点我非常认同,并且切实帮助到了我,让我工作得以改善!但我同时还要一个疑问想向您请教,具体问题是「***」。

对方:回复后。

你:好的,非常感谢。对了,老师~像我这样的学生还有很多,都在我们「**」社区,诚挚的邀请您入驻,来分享您的实践经验以及案例,帮助更多人学习,而且是提高曝光的好机会,能够提升您的影响力。如果您有兴趣合作可以加我们微信「***」详细聊一下。

你是不是以为作为运营人员做到这里就结束了?完美了?

No!不是!仍未结束!如果和对方成为好友后,需继续使用运营手段,促进用户完成最终入驻。下一个杀手锏就是:赋予尊崇感&被重视感。

03 具体运营手段包含但不限于以下:

1、为入驻用户制作海报,并进行全域通知。如下图:

2、为入驻用户颁发特别的荣誉勋章或称号或标签,体现特殊地位。

3、为入驻用户举办专属活动,如:线上研讨会、线下见面会等等。

以上分享的内容,核心就是利用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中关于认可和鼓励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读者要灵活应用,不仅在产品运营工作中可用,还可应用在方方面面。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泽哥产品笔记】,微信公众号:【泽哥手记】,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