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电影市场都在为《头脑特工队2》唱赞歌时,这部可能成为2024首部“10亿俱乐部”电影的动画大片,彻底被中国观众打懵了。
这部在北美上映10天,票房破了3.55亿美元,全球票房更是冲破7.48亿美元的《头脑特工队2》,在意大利,法国、墨西哥,阿根廷等西方市场表现优秀,连我们隔壁的泡菜国《头脑特工队2》票房也干到了3000万美元。
而我们这边的市场显然对《头脑特工队2》有点无动于衷,上映6天才刚刚勉强破亿。
对于这样的尴尬现象,迪士尼一脸问号:中国人到底喜欢啥?
中国市场调查:减肥电影,还必须是他们熟悉的胖子减肥……
虽然说这组对话有一点双方都调侃的味道,但有一点还是很明显,就是这几年的好莱坞电影,国人真的不太爱买单。
我内心的感受就是我从上学时就在看《变形金刚》《复联》《猩球崛起》,可是到了现在我为人父母,好莱坞还在拍这些东西,永远是那三板斧。
就算他们创新了,也不过是将《小美人鱼》变成了黑人版,严重挑衅我们中国人的审美,而我们影迷对于好莱坞西片的认知也从:期待——不太行啊——什么玩意,到最终现在的漠视。
这几年除了《阿凡达2》卖了一个相对满意的票房成绩,今年被吹的天花乱坠的《沙丘2》也就拿下3+亿内地票房,比某某《满江红》《流浪地球2》《消失的她》动辄几十亿票房没办法比。
其实公允的角色来说,这几年西片也有不少好作品,但是这种内地观众“不认可”的情绪,严重影响了西片的热度和票房成绩。
《头脑特工队2》显然也是这样的牺牲品。
2015年皮克斯的原创电影《头脑特工队》可以说是惊艳面世,这部动画片不仅是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金球最佳动画长片,而且其他相关含金量极高的奖项也拿到手软。
电影想象力爆棚,影片在给孩子看的低龄冒险故事外表之下,是只有成年人才能体会到的源自生活的非凡想象力和创造力。
核心记忆,个性小岛,抽象空间,造梦制片厂,潜意识监狱……的设定太催泪了,9年过去了,我依然能记得莱莉头脑中的许多画面,尤其是童年伙伴“冰棒”自愿落进记忆填埋区的瞬间浪漫又哀伤。
《头脑特工队》是皮克斯第一部没有反派的动画,也为迪士尼与皮克斯顶级代表作之一。
第二季延续了莱莉成长主题,她进入青春期,又进入到一个新的环境,昔日亲密的伙伴即将与她分开,友情给予她的习惯性安全感,猝不及防在这个时间段崩塌,她情绪变得更复杂、更热烈、甚至会失控。
自信心也从最高点坠入到了最低点,心底里一面还是小孩,喜欢看幼教动画;一方面又憧憬挑染头发的学姐,把自己伪装成和学姐一样酷,焦虑和自卑占据了生活的全部。
在新环境中,莱莉为了赢得冰球队长的认可,放弃自己的原本好恶,彻底改变自我意识,不惜抛弃曾经的朋友,诋毁她们热爱的乐团
可是这样做,莱莉的身份焦虑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进一步加重了。电影中这些焦虑和情绪,不仅西方人有,中国社会一样拥有。
特别是电影以科学平等的姿态,尝试将这个复杂的“成长”分析给观众,告诉我们青春期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它是我们大脑系统的一次升级,带领着我们的身体去完成对这个世界更深入的探索。
从本质上来说,《头脑特工队2》主题并没有选错,编剧和制作都算优秀,这一点从《头脑特工队2》目前8.4的豆瓣评分就可以看得出来,观众对于这部部长动画电影是保持认可的态度。
但是《头脑特工队2》这类成长焦虑型的动画电影内容,在国内一向并不是票房宠儿。
就拿备受推崇的《头脑特工队》来说,在全球拿到那么多奖项口碑热度也很高,在2015年国内也没有拿到一亿的票房。
所以目前《头脑特工队2》上映6天拿到一个亿,对成长类电影来说已经是不错的成绩,这并不关电影本身有多大关系。
可以纵观我们国内电影类型的票房来分析,喜剧、主旋律、还有犯罪类型的电影目前最吃香,其他类型的电影除非是绝对经典,否则很难平衡观众口味,收获大批量观众。
西方电影如果真的询问:中国市场到底喜欢看什么?我只能回答你:“随缘!”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