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苏维埃政权颠覆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旧贵族、地主阶级和保守派力量试图恢复旧制度,与苏维埃红军展开了血腥厮杀。
1920年,红军在关键战役中接连获胜,白军的力量被逐步削弱,许多不愿接受苏维埃统治的白军士兵和支持者不得不选择逃亡,其中有多达二十万难民来到了中国。
100年过去了,这些难民的后代生活得怎么样?他们还愿意返回故土吗?
白俄难民
1917年,俄国革命爆发,动荡的局势在全国迅速蔓延,布尔什维克党获得了政权,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然而,这个新生政权的建立并没有带来和平与安宁,反而引发了一场持续四年的残酷内战。
这场内战爆发于1918年,主要是苏军和白军之间的殊死搏斗。
白军由旧俄国的军官、贵族、地主和保守派势力组成,他们试图推翻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恢复旧有的秩序和权力。
红军则代表工人、农民和革命者,他们的目标是捍卫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
内战的战场遍布整个俄罗斯,从欧洲部分的城市到远东的荒野,无数人卷入了这场浩劫。
红军凭借强大的动员能力和广泛的民众支持,逐步击败了白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这场战争的结果对反革命和反共的沙俄势力来说是巨大的打击,他们在战争和革命中失去了原有的地位和权力。
战争结束后,他们害怕被苏维埃政府清算,纷纷逃离俄罗斯,成为流亡海外的难民,在这波大规模的难民潮中,许多人选择了前往中国,寻找避难之所。
他们大多是前沙俄的军官、知识分子、艺术家和商人,本身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出逃更多的是担心自身生命安全。
除了政治原因外,逃亡到中国的还有许多普通俄国人,他们在多年内战中失去了土地和财产,不得不远走避难,踏上了漫长而艰难的逃亡之路。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北洋政府时期,尽管自身也面临着内部的动荡和不稳定,但还是接纳了这些逃亡者。
前前后后有多达二十万难民逃亡到中国,他们大多居住在中俄边境,黑龙江和新疆两个地方最多,后来也有一些经过各种途径逃亡到上海,成为当时中国白俄难民最多的地方之一。
难民们的生活
在此前的战争中,俄国成年男性大多已经被征召入伍或在内战中阵亡,剩下的女性不得不独自面对逃亡和生存的艰难考验,她们在历经千辛万苦后,最终来到了中国东北地区。
这些到达东北地区的俄国女性,与闯关东来到东北的单身男性结合,逐渐稳定下来,获得了土地、住所和新的家庭,开始了稳定的生活。
在婚后的生活中,俄国女人与她们的中国丈夫共同劳动,耕种田地、养育子女,逐渐适应并融入了当地的社会。
她们的子女成为中俄文化交融的象征,在家庭和所处大环境的共同努力下,也逐渐融入了中国东北地区的社会生活。
在上海的白俄难民情况则完全不同,普通的俄国人由于没有资本和技术,在上海这样一个大都市里生存尤为艰难。
男性难民不得不在码头、工地、仓库等地方从事最辛苦的体力劳动,搬运货物、装卸集装箱,工作环境恶劣,报酬微薄。
女性难民的处境更加艰难,由于缺乏工作技能和语言障碍,她们很难找到体面的工作。
迫于生计压力,许多人不得不前往风月场所谋求生路。
至于那些本就富裕的俄国人,他们凭借手中的资金和一定的商业头脑,以及上海的国际化环境和多元文化氛围,在上海租界之内开起了各种小本生意,也逐渐稳定下来。
这些难民主要集中在上海的几个特定区域,如法租界和公共租界,他们在这些区域建立了自己的生活圈子,逐渐形成了一个具有俄国特色的小社区。
他们建立了自助互助的组织,还创建了各种机构,如教堂、学校和社交俱乐部,成为了白俄难民文化和社区活动的中心,帮助他们保持与故乡的联系,并为新来的难民提供支持。
俄罗斯族
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这些难民一直在苏联的视野之外,但是二战苏联损失惨重,人口结构和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严重的空缺,他们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这些散落在世界各地的遗珠。
因此,苏联政府改变了对难民的态度,开始主动向他们伸出橄榄枝,在这个群体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对于那些在流亡生涯中始终怀念故土的普通俄国人来说,他们经历了多年颠沛流离的生活后,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苏联政府的承诺给予了他们希望和归属感,他们愿意相信这一承诺,认为这是重建生活的难得机会。
同时,苏联对滞留在东北的难民进行登记、核查,强硬征召了大量俄国平民,数万人因此返回了曾经的家乡。
新中国成立后,还留在中国境内的难民已经显著减少,主要是那些普通民众,他们中的许多人在长期的流亡生活中逐渐适应了中国的社会。
随着社会的稳定和政策的调整,他们逐渐被纳入到中国的社会体系中,开始了新的生活篇章。
1953年,中国开展了一次全国性的民族调查,留在中国的白俄难民及其后代被正式认定为“俄罗斯族”,获得了新的民族身份。
这一变化对白俄难民的后代而言,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认同和归属感的获得,他们获得了法律上的民族身份,并在中国的社会和文化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现在这些人已经完全融入了中国的大家庭,他们在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许多人在各自的领域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如今,他们自豪地宣称自己是中国人,并愿意为中国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