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用自己的一腔热血,激活他人的生命之河。”临沂市红十字会赈灾救护部副部长、应急救护培训讲师郑姗姗时常这样激励自己。
岁月流淌,行胜于言。她以军人之姿保家卫国,以红十字之心救死扶伤,更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引领着爱心献血的风尚。
13年军旅生活,“玫瑰”绽放高原兵站
1997年12月,出自军人家庭的郑姗姗带着对军营生活的憧憬,剪去一头长发投身军营。
军营生活艰苦而充实。在军营里,郑姗姗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每一次训练都全力以赴,力求做到最好。她的身影在训练场上穿梭,汗水浸湿了衣襟,却从未有过一句怨言。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以保家卫国为己任。”这句话不仅是郑姗姗的座右铭,更是她行动的指南。在每一次的演习和训练中,她总是冲在最前面,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军人的忠诚与担当。
凭着不懈的努力和出色的表现,她从一名普通女兵迅速成长为班长,后入党并经单位推荐考入白求恩军医学院,成为一名女军官。
军校毕业后,郑姗姗做出了一个常人无法理解的决定——申请到海拔2800米的青藏兵站部工作。这里环境恶劣,条件艰苦,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深深影响着她。7年里,她作为白衣天使扎根高原,奉献建功,由于业务能力强,工作成绩突出,多次代表医院参加各类技能大赛,获得兵站部和医院多次表彰。
13年的军旅生涯中,她多次荣获优秀士兵、优秀学员、优秀共产党员、嘉奖等称号20余次,荣立三等功3次。
3000余场培训,点亮自救互救之光
2010年12月,郑姗姗脱下戎装,转业至临沂市红十字会,成为一名光荣的应急救援培训老师。
“必要的应急救护知识是守护生命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救护培训既是我的工作职责,也是我值得奋斗一生的事业。”郑姗姗说。
作为专职培训老师,郑姗姗从事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已经有14个年头。14年来,她组织开展全市各类救护培训活动3000余场次,她用一场场生动的培训点亮了无数人的自救互救之光。
郑姗姗的课堂从不局限于教室之内。她像是一位不知疲倦的使者,穿梭于机关、学校、社区、农村和企事业单位之间,将应急救护的知识与技能播撒到每一个角落。她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只要有空就会拿起书来“充电”。她的身影,在节假日、休息日,甚至夜晚的灯光下依然忙碌,只为让更多的人掌握自救互救的“金钥匙”。
在她的倡导下,一支支应急救护培训讲师团和志愿服务队雨后春笋般涌现,他们之中,有医生、护士,也有普通市民,一样成为守护生命安全的坚实力量。
在2019年的一次马拉松赛事上,一名跑者突然倒地,呼吸心跳骤停。这千钧一发之际,郑姗姗凭借专业的技能和冷静的判断,成功实施了心肺复苏,将跑者从死神手中夺回。
这样的故事,在她的职业生涯中并非个例。在她的积极推动和不懈努力下,救护成功案例日渐增多,“博爱沂蒙——红十字生命救护”品牌深入人心并成为临沂市一大亮点。
2016年,郑姗姗被临沂市委评为“全市优秀共产党员”;2017年,她的故事被刊登在了《临沂·面孔》栏目;2021年,被临沂市委宣传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临沂军区分政治处联合表彰为“沂蒙十佳最美退役军人”。
万余毫升热血,“爱心使者”奉献不辍
奉献,是军人的本色。
回到地方,除了完成本职工作,如何能够更多地奉献社会,是郑姗姗一直思考的问题。
2011年夏天,临床用血紧缺,郑姗姗忽然觉得找到了答案。“可以通过献血拯救别人的生命,这件事很值得坚持下去。”郑姗姗对自己说。
这一坚持就是十三年。十三年来,她从献全血开始,慢慢开始捐献血小板,还申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入库志愿者。
在献血的过程中,由于郑姗姗的血管细,捐献双份血小板每次都要1个多小时。但即便如此,她也没有任何怨言。每当血站的电话响起,她总是第一时间安排好工作,第二天清晨准时出现在血站,献完血后悄悄返回单位上班,从未给自己放假。
十三年来,她累计献血30余次,献血量10000多毫升。2021年,郑姗姗荣获全市无偿献血先进个人,2023年,获国家卫健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联合表彰的“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
“我的父亲曾经教导我,每个人都要怀着感恩的心来回馈社会、奉献社会,任何方式都可以。”郑姗姗字字铿锵,“我将永远保持军人本色,继续把部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融入工作中,用新的工作业绩为军旗再添光彩,为党旗再增光辉!”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主余凤)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