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岳品瑜 董晗萱)停牌后一年仍未复牌,这家支付公司被迫退市。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中国支付通公告,联交所宣布,由2024年8月5日上午9时起,该公司的上市地位将根据《GEM规则》第9.14A(1)条予以取消。

2023年7月3日起,中国支付通的股份于联交所暂停买卖,以待刊发2023年全年业绩。根据《GEM规则》,该公司未能于2024年7月2日或之前履行复牌,这也成为了其被迫退市的直接原因。

在此之前,中国支付通就经历了一系列业绩报告发布的“坎坷”。自2023年7月首次宣布,8月公司股份继续停牌,并公告“将延迟刊发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同年9月27日,中国支付通接获联交所复牌指引,其中要求公司“根据GEM上市规则规定刊发所有尚未公布的财务业绩、于市场上公布所有重要资讯”;但来到11月,中国支付通再次延迟了2023年中期业绩的发布,此后该公司持续停牌至今。

中国支付通的最后一次业绩报告披露从而停留在了2023年2月公布的《2022第三期业绩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上述《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9个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7亿港元,同比增长211.56%,归属母公司净亏损352.7万港元,亏损同比减少92.6%,基本每股收益为-0.0015港元。

由此来看,中国支付通的退市或与财报的迟迟缺位有着密切关系。《GEM规则》第9.14A(1)条旨在确保上市公司能够持续满足一定的业务运营标准、财务健康度及公众持股比例等要求,以维护投资者的利益。上市公司可能因重大不当行为、无法发布财务业绩报告、财务报表存在否定意见等问题,以及公众持股量不足等原因被摘牌。

“推测中国支付通退市是因为无法发布财务业绩报告,该公司最近一次披露的业绩表现反映出其财务业绩出现较大金额净亏损。从发展历程来看,早期嘉银金科实控人严定贵曾入主,但由于业绩持续不振后选择退出,也体现出该支付公司市场竞争力不佳的现实。”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如是说道。

知名经济学者盘和林进一步解释道,《GEM规则》第9.14A(1)条的判定本质在于,因为一些情况影响了金融机构的“持续经营”状态,因此,企业业绩披露失当和经营表现差双重影响下,已无法符合“持续经营”。

而为何屡屡延迟、暂停披露财报?在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看来,可能和中国支付通旗下主要支付机构“开联通”大股东变化有关。

中国支付通官网介绍,其前身是2001年成立的奥思知集团,主营业务包括中国银联在泰国的收单代理。2014年更名为中国支付通后,公司于2015年开始通过收购拥有全国性预付卡牌照和互联网支付牌照的“开联通支付”以及专注于高端权益卡业务的“客乐芙”进行展业;2016年,子公司重庆众网小贷筹建批复获得通过,业务范围进一步拓展。

值得注意的是,开联通支付持股比例90%的大股东微科睿思在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于2023年11月出现了股权变更,原股东上海雍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退出,新增北京天润富达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后者持股比例100%。这也被市场看作开联通支付的“易主”。

市场萎缩下的业绩增长困境、市场竞争力减弱、内部管理矛盾……种种因素间接影响下,中国支付通难逃退市的遗憾结局。“此事表面看是公司内控失控问题,但从行业看,其实是头部支付机构对长尾支付机构的市场份额形成了挤出效应。”盘和林表示。

针对公司后续的业务开展、信息披露等调整计划,北京商报记者向中国支付通方面发文采访,但截至发稿暂未获回复。

对于企业而言,退市无疑意味着失去公开融资渠道,加剧企业当前的运营危机。而此番大变动也给其他上市支付公司敲响了“警钟”。苏筱芮指出,此事件向市场传递了一个信号,上市只是支付公司的一个起点,并不是上市后就能“躺平”。上市支付公司需要持续关注市场动态,做好战略发展及业务策略规划,扎实推进主营业务,定期向市场公开财务报告,用持续稳健的业绩向市场传递信心。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