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9年,张昺和谢贵奉命捉拿朱棣家属,朱棣让人进献西瓜并亲手奉上。两人正准备接,朱棣却倏地翻脸摔瓜,斩杀了这两个倒霉蛋。 可以说,朱棣的怒气发的正是时候,他憋得太久了。 同样作为朱元璋的儿子,太子朱标享受顶级待遇,不仅吃穿用度一等,连老师都是“院士”级人物,他功课门门优异,自带学霸光芒,作为未来皇位继承人没人敢二话。 而朱棣呢? 由于母亲出身低微,各方面待遇都要比朱标短一截。好在他读书虽渣,但是爱好舞刀弄枪,而且多年沙场经历练就了他强硬的军人心理素质。
被封燕王前往北平就藩后,朱棣十年蛰伏,在洪武二十三年远征北元,不费一兵一卒就降服达乃儿不花,歼灭北元主力。随后,他收捕番将阿失里、擒杀孛林帖木儿、活捉哈剌兀,把北元治得服服贴贴。 可就算战功累累,在朱元璋的眼里,他也只是朱标的保镖,负责江山安危。可以说这定位让朱棣太郁闷了,但此时的朱棣也只敢暗地里发发怨言。 重新让朱棣燃起希望的是朱标之死,本以为在众皇子的公平竞争中,自己的优势十分明显。可是朱元璋不按常理出牌,直接把皇位传给只有15岁的皇孙——朱标的长子朱允炆。
这下,意识到这么多年白干了的朱棣坐不住了,暗暗把他的士兵、兵器、粮草聚积起来。 其实,早在13年前,一个叫姚广孝、法号道衍的和尚就怂恿他夺位,他也准备了许久,但是考虑到造反的成本太大,他还是坚持了明线竞争的路线。 但现在,在朱元璋“神操作”下,他已经没机会了。难道就甘心做一个快乐藩王?朱棣不甘心,而且老天也没给他这个机会。 建文帝朱允炆的皇帝宝座还没焐热,就开始拿他的叔叔们开刀,削藩的速度既快又狠。几个月时间,周王、代王、岷王、齐王相继被废,湘王自焚,燕王朱棣就是下一个目标。
朱棣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他先装病,后装疯。 本以为能骗过朱允炆,谁知被手下一个叫葛诚的告密揭发。 建文帝连下三道命令,一是派使臣招朱棣入京;二是让张昺和谢贵监视燕王家属;三是命令北平指挥使张信立即逮捕朱棣。 可惜,朱允炆没有料到张信是燕王的人,而致命的是,这时候还顾念亲情的朱允炆,不仅放走了朱棣的三个儿子,还下了一道奇葩命令。 这道命令就是:不可伤朱棣性命。
这边,张昺和谢贵手持逮捕燕王官属的诏令,率大军把燕王府围个水泄不通。朱棣可不想束手就擒,但想出去只能靠智取了。 于是,他假意说已经按照命令把要逮捕的犯人捆好,让两位将军入府验明身份,但其他人不能进入府内。 张昺和谢贵大喜,以为朱棣不过尔尔,然后两人高高兴兴地并肩而入,却不知这是一脚踏入了鬼门关。 二人见了朱棣,寒暄了几句之后,有一侍女端上了一盘西瓜。朱棣亲自拿着两片瓜朝张昺和谢贵走去。 堂堂燕王竟然亲自送瓜,张昺和谢贵受宠若惊,赶紧站起来伸出双手,准备恭敬地接过来。
谁知朱棣走到他们面前,却脸色一变,指着他俩的鼻子就骂开了:“平常百姓家都尚且顾念兄弟之情,而我身为天子的叔叔,却要担心自己掉脑袋,既然他不仁,就不要怪我不义!” 两人一脸惊愕,不过,还没等他俩反应过来,朱棣就把西瓜往地上一摔,紧接着府内卫士一拥而上,把张、谢二人捆成两个粽子。 看来,无论是哪个时代,吃瓜都有风险。 后来葛诚也被抓来,朱棣当着所有士兵的面把这三个人一起斩杀。 同时,朱棣还借机制造舆论,说他受皇帝身边的佞臣陷害,以至于差点被下狱,现在他不得不去京城帮建文帝除小人,这番演讲为他起兵创造了一个合适的理由。
1399年,朱棣打着“清君侧、靖内难”的幌子起兵造反。 三年间,朱棣由北而南,挥兵直下,在枪林弹雨中凭借建文帝那道“护身符”,多次化险为夷。终于攻入南京,坐上梦寐以求的皇帝之位。 在他的人生哲学里,天下是谁的并不是命定,而是看谁的拳头硬谁就能得到。这一点和他的父亲朱元璋何其相似,尽管他父亲并不看好他,他却想证明自己的价值。
朱棣的上位之路很曲折,但他的经历却阐释了一个道理:有志者,事竟成。
目标明确,敢于行动,杀伐果断,坚韧不拔,古之成大事者,盖因这四者也!
参考资料:《明成祖实录》、《明朝那些事儿》
作者:红袂弄影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