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大的锦鲤:36岁才中状元,活到86岁,为官50年从未被贬! 如果让我们选取大唐三百年最幸福的一位诗人,我想非贺知章莫属。 这个人年少成名,36岁考中了状元,在朝中为官50年,一生有幸经历了“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两个盛世,是“四朝元老”,却从未被贬谪,官场上可谓进退自如、顺风顺水。 贺知章无疑是人生的大赢家、唐朝最大的锦鲤,究其原因,在于“不计较”三个字。

贺知章出生于659年,很小便随父母迁居山阴(今绍兴),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时光。 他生活的地方,离大禹陵和王羲之作序的兰亭不远,受古代圣贤故事的熏陶,他勤学苦读,十几岁便以诗文闻名地方。 到19岁时,他考中了进士,紧接着又考中了举人。不过,在进京考进士时却屡试不中。 不仅如此,屋漏偏逢连夜雨,正当贺知章攒足了劲头拼搏时,朝廷终止了科举制度。 不过,他并不气馁,坚持博览群书,将各种经典烂熟于胸。 公元695年,这一年,贺知章三十六岁。 武则天亲自策问,朱笔头上一点红,殿试第一,贺知章成为浙江历史上第一位有资料记载的状元,并授任四门博士。

公元722年,贺知章被丽正殿修书使张说推荐入殿书院,参与撰修《六典》《文纂》等书,遗憾的是未成。 随后,在宰相陆象山的举荐下才步入仕途,转官太常少卿,从此,贺知章的官运开始呈现出想不到的顺利,官职也是一升再升。 公元725年,66岁的贺知章升任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后调任礼部侍郎、太子右庶子、侍读,给太子李亨当私教。 公元738年,79岁的贺知章改官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自此跻身于部级干部之列。 到八十五岁时,他决意辞官回乡,玄宗还想挽留,无奈去意已决,只好放他回去。 临别之际,玄宗还亲自作诗送别,并且下令皇太子以下朝廷百官,都要参加给贺知章饯行的活动。饯行宴席设在长安近郊长乐坡上,场面极其壮观。 可以说,贺知章的一生,是官运亨通、福禄双全的一生。

纵观其一生,我们会发现,贺知章属于大器晚成,六十岁之前过的是慢生活,他不与时间争朝夕,不急于求成,听天安命,履历以十年为纪,如深潭静水,少有微澜。 他生性散淡,清谈风流,言论倜傥,行事低调,性放旷,善笑谑,不妄语,不多事。 他不计较功名,满腹才学,却不激扬文字,不图谋主角,安于打酱油,大隐于朝,也因此远祸近福,虽然六十岁前如蛰伏蜗行,但未被贬谪过,没有起落,一生平顺,福寿双全,成为唐代最长寿的诗人,也被称作大唐最幸福的诗人。

北宋苏轼写有一首著名的《洗儿》诗: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看似对自己仕宦生涯沉浮坎坷的嗟叹,又何尝不是从贺知章的处世哲学得到启示呢?人生不可重来,唯愿自己的孩儿不再因为聪明而误了一生。 有趣的是,明末清初钱谦益也写了《反东坡洗儿诗》: “东坡养子怕聪明,我为痴呆误一生。但愿生儿狷且巧,钻天蓦地到公卿。” 钱诗说的“狷且巧”,可谓点到了贺知章“大智若愚”的穴脉。 春秋时的孔子曾对子路说:“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告诫他,狂者好高骛远,会积极进取,狷者清高自守,有所为有所不为。看来贺知章熟读《论语》,并活学活用。

贺知章太不计较诗名了,明明诗文造诣深,但把写诗看得稀松平常,不以诗干谒权贵,不追求旗亭画壁,也不结集印行,随写随扔。 他乃纵贯盛唐的重要诗人,一辈子只留下来区区十九题二十首诗篇,其中九篇还是祭神乐章和应制诗。 毕竟作者得凭作品说话,缺乏足够的作品供研究,如何评价作者? 从仅存的诗歌看,贺知章的诗歌成就很高,这个成就是他数十年诗歌实践夯筑的。 他以绝句见长,这一点与王昌龄相似。其诗感情逼真自然,语言朴实无华。 他写景抒怀,风格独特,清新潇洒,淡而有味,尤其擅长反映人们生活中最本质的东西,即人情和人性,这正是其性情本真的表现。 诗如其人,在贺知章的诗里看不到愤世嫉俗,难得读到失意惆怅,即使有一丝丝,基调仍然乐观豁达,气度雍容自在。

不计较功名的人,最后平平顺顺做到了太子宾客、秘书监,还被唐肃宗追赠礼部尚书。 无意于诗名的人,却成了被李白、杜甫敬慕七分的诗坛逸老,与诗仙、诗圣抢戏的盛唐诗狂,这是历史的偶然,却是贺知章人生的必然。 最后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