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嬴政灭了其他6国,最终统一了天下,建立了秦王朝。本在战国时期,这秦开局并不最强,像魏、楚、齐才是“王者段位”,但到了后期时,秦突然暴走,而赵也瞬间崛起,一下子成了赵、秦并驾齐驱的局面。不过到了长平之战后,天下的局势发生了变化,尤其赵国力大损,秦就真正成了霸主。 关于长平之战的赵悲剧结局,绝大多数人都把锅甩到了赵括身上,那么他真是纸上谈兵的庸才吗?其实世人都误会赵括了:长平一战,他灭秦兵20万,打得秦20年不敢攻赵,表现非常给力了。 公元前262年,秦与赵之间爆发了1场决定战国命运的大战,双方为了上党地而互相死磕,2国并赌上了全部家当。这1次,赵出动了45万的倾国之兵,而秦也派出了全国的40万精兵。毫不夸张地说,这次长平大战对秦、赵以及战国的局势而言至关重要,不管哪个赢都将改变天下的格局。若赵胜,则他们有望问鼎;如秦赢,那么这国则会并吞天下。

既然此次对决不容有失,那么双方肯定都不会掉以轻心。在这种情况下,赵还特地派出了战神廉颇前去与秦血拼,并投入了全国的人力、物力当后盾。要知道,廉颇老将可比肩白起,更曾多次与秦国打交道,他完全不怵对方。果不其然,廉颇面对强秦采取死守的方法与其死耗,秦就是拿他们没辙。赵兵45万,秦人40万,这些士兵每天在前线都要吃饭,这对2国的后勤考验不小。 战事耗了很久后,赵王用赵括替换掉了廉颇,结果他把45万士兵给整没了,因此这赵括也背上了“纸上谈兵”的锅。其实世人都把长平战的锅甩给了赵括实在有些不公平,因为他的表现远没人们想象里的那么不堪,而且他输的原因更不光是自身能力不足。长平战结束后,大家都只知道赵损失了45万人,可很少有人提到秦死了20万兵。赵括带兵突围时,赵军基本都处于饥饿状态,而秦兵还有以逸待劳优势,但就在这种情况下,赵括仍带着全军杀死了对方20万人。

单凭赵括取得这样的战绩来看,他就不会是个庸才。长平战结束后,秦曾趁机找赵要求割地,可虞卿却给赵孝成王打气,表示不用害怕。这虞卿就提出了“秦损失了20万人”的实际情况,而这个杰作就来自赵括的长平一战。再后来,秦甚至在20年的时间里都没缓过神来,也让他们在20年的时间里不敢轻易进犯赵国了。这么来看,赵括真心不只是“纸上谈兵”的庸才而已,只不过赵因国力不如秦而被拖垮了,所以长平之战的根本差距在于秦、赵之间的国力存在差异,并不是赵括1个人的锅。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