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的父亲热衷政治,他不顾挚友和家人的劝阻,跑到东北参政,不幸遭遇政变,命丧黄泉。徐志摩在英国留学时,有幸和林父结交,结为知己。徐志摩听闻林父遇难的噩耗,写了几篇哀悼林父的文章发表,并且表达了对林徽因的挂念。 徐志摩收到林徽因的电报,林徽因急切地询问他的近况,并且嘱咐徐志摩给她报平安。徐志摩内心激动不已,把正在筹备第二段婚姻的事宜忘得一干二净,迫不及待地跑去给林徽因发电报。徐志摩无意间得知林徽因给所有朋友都写了相同的内容,他顿时心如死灰。

一、林徽因 林父奉命前往欧洲考察时,不忘带上他引以为傲的孩子,年仅15岁的林徽因。林徽因一直渴望和父亲单独相处的机会,因为父亲不喜欢她的母亲,所以母亲备受冷落,孤零零地生活在冷清的后院。林徽因喜欢热闹,因为母亲的关系,不得不搬到后院陪伴母亲。 在林徽因的记忆里,父亲难得回家一趟,从来不进后院探望她和母亲。林徽因的父亲虽然喝过洋墨水,是个民主人士,但是他依然迫切地想要儿子传宗接代。林徽因的母亲长期受到冷落,精神抑郁、性情暴躁,只养活了林徽因这个孩子。

父亲娶了一个年轻貌美、身材丰满的姨太太,姨太太接连为林家生下几个男孩,受到林家上下的喜爱。偏心的父亲把姨太太和庶出的子女安置在宽敞明亮的前院生活,他们的笑声不断地飘进后院,让林徽因感到自己被忽视,进而她悲伤的难以自制,只能背着母亲流泪。 林徽因有幸得到大姑和祖父的疼爱,她和其他兄弟姐妹一起接受家族教育,开始崭露头角。林徽因觉得与其像母亲一样躲在后院哭泣,不如展现自己的能力,以此博得父亲的喜爱。林徽因头脑聪明,学习认真,很快在一众兄弟姐们中间脱颖而出,成功地吸引了父亲的视线。

林徽因不仅容貌清丽,而且灵气逼人,父亲毫不掩饰地向友人表示,虽然他的子女众多,但是他最喜爱的孩子是林徽因。父亲为了表达对林徽因的重视和偏爱,每次回家都送给她精心挑选的礼物,并且鼓励她到前院玩耍。 林徽因的心里充满自信,她再也不用偷偷摸摸地打开后院的门,用羡慕的眼神注视前院。林徽因大大方方地步入前院,和姨娘问好,带弟妹玩耍,她用自己的智慧和行动,成为弟妹敬重并且依赖的长姐。林家长女不再是小透明,成为林家众星捧月的存在。

为了把林徽因培养成思想、人格独立的新女性,父亲带着林徽因去欧洲游历。林父在各国演说,受到中国留学生和华侨的喜爱,每天都有人慕名而来,拜访林父。林徽因见到了许多名人,她大方地与他们交谈,给客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徐志摩死心 徐志摩崇拜罗素,辗转来到英国留学,和朋友一起拜访林父。林父喜欢才华横溢、能写一手好诗的徐志摩,他们经常书信往来,成为挚友。林徽因第一次见到徐志摩时,礼貌地称呼他“徐叔叔”,林徽因误以为徐志摩和父亲的年纪相仿,事后才知道徐志摩只大她8岁。 徐志摩原本以为林徽因只是一个安静地给客人端茶倒水的贤惠姑娘,没想到林徽因小小年纪竟然能开口谈论各国的政治,让徐志摩大为震惊。徐志摩拜访林家的频率越来越高,因为他对林徽因充满好奇,他想和这个思想深沉的女子进行更多的交往。

林父为了工作,不得不把林徽因独自留在伦敦生活。林徽因每天待在家里,没有人和她说话,让她感到悲伤。林徽因渴望被爱,徐志摩走进林徽因音的内心,他不辞辛劳,每天跑来陪伴这个孤独的少女。徐志摩发现他无可救药地爱上了林徽因,林徽因也对徐志摩产生了好感。 徐志摩一厢情愿地要娶林徽因,他迫不及待地和已经怀上二胎的妻子离婚。然而林徽因已经看清了自己的需求,她渴望平静的生活。做事不计后果的徐志摩不是林徽因想要的伴侣,反而性格沉稳、处世圆融的梁思成才是林徽因的良配。

1926年,徐志摩收到林徽因的电报,误以为林徽因放不下他,激动万分地去给林徽因回电,从电报员口中得知同一天内好几个人都给林徽因发了相同内容的报平安电报。徐志摩这才反应过来,是他自作多情,还没有放下林徽因。 徐志摩终于明白,林徽因只是把他当作朋友看待,徐志摩如遭雷击,不再对林徽因抱有期望。几个月后,徐志摩举办了第二次婚礼,虽然心里放不下林徽因,但是他总要开启新生活。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