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为了鉴定故宫中的文物,民国政府专门成立了古物陈列所文物鉴定委员会。在数十位委员会成员中,还有一位特别的成员:他名气不算最大,年纪又最轻,却被民国内务部聘请为古物陈列所文物鉴定委员会的委员。他究竟是何方神圣呢?

这位专家名叫容庚,1926年他加入古物陈列所文物鉴定委员会时,他年仅30岁。在成为古物陈列所文物鉴定委员会的成员之前,他已经通过自身的努力,在金文领域占领了一席之地。说起他和金文的缘分,还要从十几年前开始说起。

十几年前,当时的容庚还只是个正在上学的孩子。当时中国正处于战乱中,容庚的母亲为了让孩子们接受更好的教育,决定举家搬到广州。在这里,容庚兄弟在这里念小学之外,还受到了舅舅邓尔雅的教育。容庚在舅舅邓尔雅的影响下,开始阅读金石方面的书籍,并观看到一些青铜器拓本,从此开启了研究金文的历程。

19岁那年,容庚开始研读吴大澂的《说文古籀补》和桂馥的《缪篆分韵》,读完之后,他还有些意犹未尽,并决心续写一部金文的研究书籍。此时的他只有中学文化水平,换做一般人肯定无法完成这样一部鸿篇巨制,但容庚也绝非等闲之辈。他在学校教学之余,利用一切业余时间撰写这本书籍。

八年后,容庚带着自己写完的《金文编》初稿北上求学时,专程去拜访了金石大师罗振玉。罗振玉看完《金文编》,十分欣赏容庚的才华,于是就推荐他去北大研究所国学门(后改为北京大学研究院文史部)攻读研究生。

从北大毕业后,容庚更是参加了1924年的故宫文物清理。此后,由于他在整理文物中表现出色,而被聘请为古物陈列所文物鉴定委员会的委员之一,由此他得以近距离接触故宫收藏的精品青铜器,并和各位文化界的前辈相互切磋,从中获得更多的青铜器鉴定知识。

六年后,容庚听闻一位山西的收藏家收藏的青铜器即将出售,于是立即赶往山西,将自己身上仅存的五千大洋都给了对方做定金,中途还因为不得不将几件青铜器卖掉,以还清山西卖家的欠款。即使如此,他依然是当时青铜器的最大卖家。自1928年容庚开始收藏青铜器起,直到1949年,时年五十岁的容庚已收藏了200多件青铜器。容庚开始深入研究青铜器时,他还只有初中文化水准,却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代青铜器大家。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一件事情:如果想要做好一件事,学历、物质等都不是限制条件。只要你愿意努力钻研,自然就会就会成为一位真正的专家。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