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中学时代,读到历史教科书时,你是否曾感到一个奇怪的现象?不论是在初中还是高中,当我们看到历史人物插图时,总会发现他们被描绘得如出一辙,有时服装、发型略有变化,但整体轮廓却几乎没有多大区别。也就是说,如果你翻阅几本历史教科书,会惊讶地发现秦始皇竟然和汉武帝、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等人长得几乎一模一样。即便是死敌关公和曹操,两人也神似得像是孪生兄弟一般。这种相似的描绘方式是否是教科书编者懒惰、不用心的结果呢?实际上并非如此,反而是一种对历史的尊重。

历史教科书在插图选取上面临相当大的困难。最理想的情况是使用当时的画像,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除了清朝皇帝的画像是当时制作并保存下来的,其他帝王的画像由于年代久远、战乱频发而遗失。于是,为了弥补这个缺陷,历史教科书往往选用后来著名画家的作品,比如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然而,这些画家的作品也是基于史料的想象,非亲眼所见。

另一个问题是,这些画像通常是四色全彩的,而由于年代久远,很多画像已经残损、模糊。将它们印在当年的白纸黑字的教科书上,难度极大,容易使得图像难以辨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选择是使用单色白描范本。这种范本简洁明了,没有多余的颜色,非常适合作为插图,简单表达每一个人物的形象。

然而,历史教科书的插图选择并不是自由裁量的,就像编写历史教科书需要从正史中选取资料一样,插图也需要有相关的资料支持。在缺乏当时画像的情况下,历史编纂者们只能退而求其次,选用最有名气的《三才图会》。

《三才图会》的作者王圻,是明朝中后期的一位进士。他非常有才华,却因为恃才傲物的毛病在官场上险些丧命。在辞官后,他放弃了追逐官场名利的生活,回乡著书立说。在他65岁开始编辑书籍的时候,他意识到文字单纯的记载难以在历史上留下深刻的印记。于是,他决定创作一本图册,能够生动地展现历史人物的形象,这便有了《三才图会》。

"三才"指的是"人"和人化的"天"和"地"。王圻完成了天文、地理、人物的绘制。他去世后,他的儿子王思义进一步扩展了图册的内容,包括时令、宫室、器用、身体、衣服、人事、仪制、珍宝、文史、鸟兽、草木等十一门科目,共十四门。这部图册获得了很高的赞誉,并被纪晓岚选入了《四库全书》。

然而,正如本文前面提到的问题,纪晓岚在对该书进行正面评价的同时,也指出了人物画像的问题。他认为,图册的人物绘画过于繁琐,过多地包含了不必要的细节。他指出:“其人物一门,绘画古来名人形像,某甲某乙,宛如目睹,殊非征信之道。”纪晓岚的批评引发了对历史插图的思考。 或许,对于历史插图的要求并非只是形象的还原,更应该是在真实性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艺术加工。画家应该能够通过合理的表达,使观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人物。这需要一种巧妙的平衡,既要尊重历史事实,又要满足读者对于形象生动的需求。 在选择插图时,历史编纂者们需要更加审慎,不仅要考虑图像的真实性,还要考虑其在教科书上的呈现效果。或许可以借鉴王圻的创意,尝试使用简洁而生动的白描范本,避免过多的细节,使得插图更具辨识度。 总的来说,历史插图的问题并非简单的描绘技术或图像选择问题,更涉及到对历史的理解和表达方式的探讨。通过对历史人物形象的适度艺术加工,或许可以在保持真实性的同时,使得历史教科书更富有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