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谈判的事,最后有可能搞出一个特别搞笑的结局,欧、英、日、韩、印、越等国都向美国投降了,它们被美国收了高关税,美国从这些国家市场获得大量顺差,赚了。
欧盟作为老牌资本主义集团,愣是被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揍得鼻青脸肿。7 月 27 日,美欧在苏格兰高尔夫球场上达成协议,欧盟同意对美增加 6000 亿美元投资,购买 7500 亿美元能源产品,还得吞下 15% 的关税苦果。
消息一出,法国极右翼领袖勒庞称这是 “工业、能源和军事领域的投降书”。更讽刺的是,欧盟前脚签完协议,后脚就被曝出德国企业偷偷把生产线搬到中国 —— 毕竟美国的高关税下,欧洲车企想保住利润,只能往中国市场钻。
再说说日韩这对 “难兄难弟”。特朗普一封关税函下去,两国瞬间慌了神。日本首相石破茂一边说 “非常遗憾”,一边乖乖提出放宽汽车准入、增加液化天然气进口。
韩国更绝,直接抛出 “制造业复兴伙伴关系”,想帮美国搞产业回流。可即便如此,日韩民众对美的信任度还是跌到了冰点。
日本民调显示,68% 的受访者认为应保持外交独立;韩国民众对美不满率一年内翻倍。这场景,像极了 “交了保护费还得赔笑脸” 的小摊贩。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印度和越南。这俩国家本想借着中美博弈 “两边讨好”,结果被美国直接拿捏。印度被加征 35% 关税后,莫迪政府急得团团转,又是派代表团访美,又是承诺开放农产品市场。
越南更惨,40% 的关税税率直接让其纺织业 “休克”,只能跪求美国 “网开一面”。可美国哪管这些,特朗普直言 “最终报价,但可以调整”—— 说白了,就是 “钱到位啥都好说”。
反观中国,当美国对欧盟、日韩挥舞关税大棒时,咱们这边反制措施精准又克制。5 月日内瓦会谈后,双方取消了 91% 的加征关税,暂停 24% 的对等关税。
不仅如此,中国一边跟美国谈判,一边悄悄扩大朋友圈。德国车企把新能源生产线搬到合肥,越南纺织企业扎堆入驻广西产业园,连美国大豆出口商也偷偷绕过关税壁垒,通过第三国对华出口。
最戏剧性的反转出现在 7 月底。当美国打算统计各国上缴的关税时,突然发现自己掉进了 “顺差陷阱”。
虽然欧盟、日韩的贸易逆差减少了,但中国通过 “一带一路” 和 RCEP,把市场拓展到了全球。更打脸的是,美国企业为了避税,纷纷把生产线迁到东南亚,结果这些地方的原材料和零部件还得从中国进口。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中国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长 27%,其中机械和电子产品占比超 60%。
现在的局面,像极了一场荒诞的马戏表演。美国挥舞着关税大棒,逼着盟友们 “进贡”,却没想到中国早已跳出棋盘,在另一个维度开辟了战场。
而那些曾经唯美国马首是瞻的国家,如今只能在高关税的泥潭里挣扎,眼睁睁看着中国市场的蛋糕越做越大。
这场贸易战的结局,或许正如人民日报所说:“当霸凌者沉醉于权力游戏时,真正的赢家早已在规则之外找到了破局之道。”#MCN微头条伙伴计划#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