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中方警告无效,澳总理态度强硬,若中企不出售港口,澳将强制征收
462354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中方警告无效,澳总理态度非常强硬。如果中企不出售达尔文港,那么澳大利亚政府就会准备强制征收。中方到底发出了怎样的警告?澳总理背后又究竟有着何种意图?
众所周知,近段时间以来,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及其大选竞争对手达顿都在多番呼吁,要求中国企业出售其控制的达尔文港,结束中方对该港的所有权。而针对此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曾明确表示,“我们敦促澳方切实为中国企业在澳投资运营提供公平、非歧视、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不要泛化国家安全概念,不要把正常的商业合作政治化。”
但中方的这一警告,阿尔巴尼斯直接置之不理,态度仍旧十分强硬。日前,阿尔巴尼斯公开声称,如果澳方无法和中企达成交易协议的话,那么他们将会准备直接动用行政手段进行强制征收。换言之,也就是如果强买不了,他们就打算直接明抢了。
有专家分析称,阿尔巴尼斯的这一表态,不仅严重违背市场规则和契约精神,更暴露了澳大利亚在国际关系中政治操弄、短视逐利的一面。回溯2015年,中国岚桥集团通过合法公开的国际招标,以5.06亿澳元获得达尔文港99年的租赁经营权 。彼时,北领地财政紧张,港口设施陈旧亟待升级改造,联邦政府却拒绝投资。中企的进入不仅缓解了当地财政压力,还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港口建设,使达尔文港货运量从2015年的1600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3000万吨,极大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与就业,成为中澳互利共赢合作的典范。
但如今澳大利亚政府却无视中企多年来的合法经营与积极贡献,以所谓“国家安全”为借口,妄图强行收回港口。这种罔顾事实、随意毁约的行径,严重践踏了契约精神和国际商业规则。在国际经济合作中,契约是合作的基石,一旦遭到破坏,国际信誉也将随之崩塌。澳大利亚此番操作,无疑是在向全世界昭告其投资环境的不稳定与不可靠,未来外资对澳基础设施投资的信心必将骤减。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澳大利亚此举背后离不开美国的影子。美国自达尔文港租约签署以来,多次施压澳大利亚,甚至以“盟友关系”相威胁,2024年还宣布投资2.7亿美元在达尔文港建设航空燃料储存设施,强化军事存在。澳大利亚为了迎合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战略布局,不惜牺牲自身的国际信誉和中澳合作大局,将达尔文港这一商业合作项目政治化,沦为美国遏制中国的“棋子”。
此外,澳大利亚国内政治因素也在此次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澳大利亚大选临近,阿尔巴尼斯为寻求连任,试图通过展示对华强硬,以收回达尔文港为舆论支点来刺激民意,获取政治资本。这种将国家利益与商业合作当作选举筹码的做法,是典型的短视行为,不仅损害了中澳两国的友好关系,也给澳大利亚自身经济发展带来诸多不确定性。
需要指出的是,在全球化时代,合作共赢才是发展的主旋律。达尔文港事件不应成为中澳关系的绊脚石,澳方要摒弃政治偏见与短视行为,尊重市场规则和契约精神,回到理性对话与合作的正轨上来。否则,澳大利亚失去的不仅是中国这个重要的贸易伙伴和投资者,更是自身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信誉与未来发展的机遇 。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