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燕公子

太可怕了,我们医保卡里的救命钱,正在被一群贪婪的蛀虫疯狂吞噬!

你也许见过这样的场面——医院围墙贴着各式各样的小卡片,上面要么写着“医保取现”,要么写着“高价收药”。

到底怎么回事呢?近日,有记者揭开药贩子、药店、互联网医院三方勾结内幕。实际上,这不是街头牛皮癣广告,而是一场针对14亿人救命钱的集体抢劫。

记者暗访发现,在武汉市第三医院门口,药贩子张某掏出一张手写“武生球蛋白820x9”的纸条,指挥参保人进入药房,购买9盒免疫球蛋白。

参保人走进马应龙大药房,不到十分钟就用医保卡刷出7380元的药品,当场从药贩子手里换回4428元现金。

免疫球蛋白是处方药,而国家有明文规定,处方药必须凭医生处方购买,很显然,参保人根本没有医生处方。

可药店销售员却仿佛有什么默契似的,在看见参保人手上那张毫无医学依据的纸条后,开始熟练地在互联网医院上伪造电子处方,连患者名字都懒得核对,1分钟不要就能出处方。

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武汉多家三甲医院门口上演,药贩子们像嗅到血腥味的鲨鱼,围堵着每一个路过的参保人。

讲到这里,大家应该都明白这帮人在干什么了,在这条黑色产业链上,所有人齐心协作,把手一同伸进了医保口袋。

药贩子是“掏口袋的手”。他们用六折价格回收药品,转头以市场价九折卖给地下药商。一支820元的免疫球蛋白,过一道手就能净赚200元。

更可怕的是,这些药往往被篡改有效期、批号,甚至用真药盒装假药。2023年湖南就发生过患者注射篡改批号的免疫球蛋白后器官衰竭的案例——这不是生意,是谋杀。

药店是“递刀子的帮凶”。药房销售业有KPI考核,完成20万月销售额,奖金2000元,完不成,倒扣工资。于是销售员们主动联系药贩子,殷殷叮嘱“有人要套现就带过来。”

为了躲避监管,店员不仅会教参保人把12盒药分三次刷:1盒、5盒、6盒,还回贴心提醒“别在同一家店刷太多”。

互联网医院是“伪造通行证的骗子”。成都成华东升医院富顿互联网医院,承包了这条黑链的“技术环节”,药店每年交600元,就能在他们的网页上无限量开具电子处方。

记者亲眼看见:店员在APP上随便勾选“重症肌无力”,1分钟后就拿到合法处方。面对质问,负责人李某毫不遮掩:“怎么可能经得起查?大家都是混口饭吃。”

这场肮脏交易带来的恶果,最终要由全体老百姓买单。正所谓蚂蚁啃堤,五年必溃,武汉某药店单月套现50万元,全市上千家药店若集体效仿,一年就能掏空6亿医保基金。

被药贩子收走的药品,篡改批号后会重新流入市场。糖尿病患者可能买到失效的胰岛素,癌症患者可能注射假靶向药,这些要命的假药,最终都流进了最无助的患者手里。

而那些为解燃眉之急选择套现的人,等真患上重病时,只能对着空荡荡的医保账户悔恨痛哭,深刻体会什么叫“今天占的便宜,明天要用命来还”。

救命钱,必须回到救命的位置。要治理乱象,不能只靠抓几个药贩子。药店把销售指标凌驾于医德之上,互联网医院把处方权当成摇钱树,监管部门各管一摊难以形成合力,这些才是病灶所在。

必须给药店套上“紧箍咒”,谁敢配合套现直接吊销执照;要把卖处方的医院连根拔起,院长医生统统追责;更要打通医保、公安、药监的数据壁垒,让异常购药记录无处遁形。

要知道,今天纵容一个小广告,明天就可能有一个家庭因医保而破碎。当药贩子嚣张地在医院门口数钱时,我们不能再沉默——

因为下一个被掏空救命钱的,可能就是我们的父母、孩子,或是躺在病床上的自己。

14亿人的保命钱,绝不允许成为黑心人的ATM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