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的哈马乡下,手机信号忽闪忽灭,一条“村子被点着了”的语音刚发出去,屏幕就彻底黑掉。

朱拉尼赴美参加联合国大会,后方传出枪声,阿萨德开始反攻了?

第二天太阳升起,十五具尸体并排放在清真寺门口,三十多人裹着血布排队等救护车,而救护车油箱上还有弹孔——这就是9月24日之后,叙利亚中部最真实的早晨。

朱拉尼赴美参加联合国大会,后方传出枪声,阿萨德开始反攻了?

很多人以为叙利亚的仗早打完了,其实只是把炮火换成了火把。

武装分子这次没碰兵营,专挑民宅、粮仓、拖拉机下手,一把火烧掉刚收下来的小麦,顺手把轮胎卸走。

粮食署事后算账:哈马省三成麦子没了,市场粮价当天蹿高四成。

对靠地吃饭的人来说,这比炮弹更狠——炮弹至少给个痛快,粮荒是钝刀子拉人,一天割一刀。

更微妙的是时间点。

袭击发生那天,临时总统朱拉尼正装笔挺地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拍合影,讲“叙利亚正在走向正常化”。

同一时刻,他家的“后院”正冒黑烟。

画面剪在一起,像给演讲配了黑色背景板,也顺手把“控制力”三个字撕得稀碎。

谁干的?

官方通报里“IS残余”和“前政权余孽”排排坐,听起来像甩锅双保险。

但现场有人听见袭击者用阿勒颇口音骂人——阿萨德的老乡;另一边,IS的宣传频道也跳出来认领,语气像抢红包,先喊了再说。

真假难辨,却透露一条铁律:只要权力真空还在,标签随时能换,枪声永远有人接棒。

俄罗斯人这次反应很快,十天之内把军事警察从拉塔基亚调到哈马,表面是维稳,实则给外界递话:莫斯科可以收缩,也可以瞬间加码,全看棋盘需不需要。

另一边,土耳其10月3日又在北部开新战线,名义上打库尔德,顺便把棋盘边角再犁一遍。

叙利亚就像一张被反复折叠的纸,折痕越多,越容易被撕破。

最扎心的细节是宵禁72小时。

临时政府在主要路口钉了十二个检查站,可村民说,袭击者走的时候压根没走公路,他们沿着灌溉渠钻进了玉米地。

检查站防得住老实人,防不住真想动手的人。

七名嫌疑人被抓,消息传到难民营,难民第一句问的是“谁给他们送饭”——枪杆子后面连着粮袋子,没人相信孤狼能烧掉整座粮仓。

联合国特使呼吁“各方保持克制”,话飘进帐篷像羽毛落进火盆。

对于已经逃离的二百多个家庭,克制意味着今晚继续睡橄榄树下,孩子把塑料袋当枕头。

世界粮食计划署的卡车还在路上,司机手机里存着一张电子通行证,可检查站只认纸质批条,于是卡车原地掉头,通行证变成一张截图,留在司机相册里吃灰。

有人把叙利亚比作打翻的拼图,其实更像摔碎的镜子,每一片都映出不同的脸:有人看见地缘,有人看见油价,有人看见下一波难民船。

而对哈马那十五个再也回不了家的人来说,镜子只剩一个功能——照出空洞。

朱拉尼赴美参加联合国大会,后方传出枪声,阿萨德开始反攻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