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又一次针对女性的污名化,

还是我们反应过激?

周扬青只是在直播上浅浅说一句:我不是名媛,对名媛班不了解,竟一石激起千层浪。

因为一个公众人物在交涉平台上对“名媛”两个字表现出的敬而远之(甚至说唯恐避之不及和立刻划清界限),让我们意识到,如今的语境里,名媛竟是这样一个贬义的称呼。

于是这个话题的热度逐步攀升,一些人愤慨地说:继“小姐”之后又一个形容女性的称呼被污名化,为什么这种贬低总是针对女性?

每年的11月,著名的巴黎 克利翁舞会

是一次公认的顶级名媛踏上成人世界的亮相舞台 ▐

这股声讨的浪潮中,也有人怯怯地发声:名媛算被污化吗?它曾经也不是什么好词 啊!

“名媛”一词曾出现在我们古代的典籍中,但并不泛用,尤其是社会形态不同了,古人关于女性的褒贬对当下意义并不大(比如三从四德,比如贞节牌坊)。而西方的来源是大约19世纪末、20世纪初,活跃在社交场的新晋资产阶级女性,她们并非传统有封号的贵族女性, 所以用“名媛”归类。这个概念与我们当下谈及的更类似,但是看遍能做“名媛”翻译的单词,都只是强调了有名,或者社交能力。那在当下,当谈论“名媛”,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

被鞭打的肖像——名妓赛金花▐

在旧时的中国社会, 同时把社交性和名门

放在一个女人身上本就是矛盾的。

而即便她同时拥有美貌和社会贡献,也未必得到尊重。

两个字拆开,“媛”是好解释的——美丽的女性。只是有人觉得这个美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外貌,也可以是气质,甚至心灵。

“名”字争议略大,有人坚持是名门,必须是显赫的世家出身,还得历经几代,即使家道中落了,也是受过累世熏陶的。但这个说法似乎还是在走“三代才出一个贵族”的老路,仅仅是为了区别暴发户和老钱。于是有人青睐它应该是指名声、名望,一个人通过才情,或者社会贡献,声名远扬应当也在此例。

这种标准的多样化看似是把越来越多优秀的女性吸纳为名媛之列,但我们依此理直气壮地赞一句“张桂梅老师真是当代名媛呀!”(“燃灯”山区、帮助1600名贫困女孩圆梦大学,心灵美丽当之无愧;事迹接连改编成电影《我本是高山》、电视剧《山花烂漫时》名声家喻户晓),人家能高兴吗?

显然这是荒唐的。因为当我们无限地扩大一个称呼的外延,它可以形容太多人,就等同不能形容任何人。于是这里我们狭义一点地抛出对于名媛的理解,跟读者朋友们探讨:

当下的名媛,是指物质层面上,跻身并活跃在精英阶层,精神层面上,外在形象和生活方式受人模仿和追捧的女性。

压缩一下就是:上流社会的风尚女性。

硬核名媛帕里斯希尔顿非常出名,不少是恶名。

有人觉得她并不是真的美丽,

但不能否认,她每次亮相都会搅动潮流▐

所以这个“名”是大量的财富推积出来的,之所以更容易联想为豪门是因为几代人的努力总比个人奋斗更容易达到这个尺度。而“媛”纵然不需倾国倾城的美,允许个性绽放,但必须是带动潮流才具备意义,一朵独自绽放的空谷幽兰,就不用来跟名媛凑热闹了。

所以前段时间,大家群嘲“假名媛”,正是因为她们拼单的包、打卡的酒店只存在 于P过的照片里,本人无法生活在财富充盈的世界,更不要提社交和人脉的渗透,是虚“名”。她们do了几百遍的脸,每日殚精竭虑的穿搭,不过是乏味迟钝的跟风,纵美也俗,既不独立也无创意,是伪“媛”。

在我们尝试的定义下,“名媛”看起来是个相对中性的群体。固然能生存在金字塔上层以及一举一动带动潮流,证明了她们的能力和地位,但并不表示她们的行为举止和思想一定都是正面和积极的。

经典美剧《绯闻女孩》里

几位出身豪门、时尚火辣的女孩,

符合你心中的名媛标准吗? 她们聪明自信,敢爱敢恨,

但也时常自私冷酷,如何简单用好坏评断?▐

尤其“名媛”其实在强调一个圈层,一个门槛。圈里的符合条件,但未必在乎,甚至希望脱颖而出、更胜一筹,门槛外有些削尖脑袋想挤进去,另一些不愿或者不能挤的,就容易滋生对立情绪。“你所骄傲的,我作践着用,你高不可攀,我偏要踩在脚下”污名化的原因大抵如此。

但这里好像我们劝大家不要扩大概念的同时,自己不置褒贬地和起稀泥了。回到热搜里讨论的问题,这个时代里,名媛的称呼如此让人警惕,到底有没有针对女性的歧视?

有,非常有。

纵向来说,名媛两字拆开组词。“名流”“名仕”都是好词,但不久前互联网上新造词“茶媛”“佛媛”可就一言难尽了。被冠以这样称呼的,全是在说一些假装琴棋书画、诗与远方,做高洁之姿、行卖弄之实,甚至涉嫌诈骗的女性。一个正面例子都没有。

仿佛名媛之所以是中性,都怪特指女性的“媛”字在拖后腿。

横向比较,我们看一下很接近于“名媛”的男性版称呼“绅士”。这个同样曾经用来凸显阶级门槛的词,也没有逃过被污化的命运:“绅士电影”“绅士手办”……很多场景里“绅士”成了“好色男性”的别称。但奇怪的是,这些产品本就针对男性客户,而“污化”并不让他们觉得有任何冒犯,反而乐呵呵地接受着、互相揶揄着。

男人好色点怎么了?不是本能吗,不叫风流吗?女人美点可就麻烦了,小则红杏出墙、大则祸国殃民。

再看 克利翁舞会 ,除了豪门、美丽、社交之外,

还有一个重要的潜台词 ——“提前相亲”▐

可见纠结词源词义不重要了,只要“性别凝视”存在,对男性的冒犯也是幽默的恭维,对女性的夸奖也是无形中的物化。褒义还是贬义,已经不是文字能够承载。

该反击回去吗?批量污名化“少爷”“男模”“直男”“爹味”等专指男性的称呼?且不说这是一场让中文同归于尽的战斗,即便最终阴阳颠倒了,反转的暴力依旧是暴力。

毕竟性别平权是整个世界需要长久努力的目标,在女性地位颇高的中国还有如此多针对女性的贬低,更不要提还有那些女性必须永远遮面、公交车上也频发强奸的地方,迫切需要解决的远不是歧视和偏见,而是 赤裸裸的伤害。

但面对一众对于女性的“用词霸凌”,也不是看不到转好的亮色。比如“公主”这个词,封建社会贵族阶层、拥有特权、专指女性……妥妥地符合所有被污名化的条件,它也确实曾经在一段时间里,被用来称呼夜总会里工作的女性服务人员。而如今我们提起它,通常联想到的是美丽、骄傲、可爱,甚至原本和公主没什么绑定关 系的自信、勇敢……并且我们能清晰地明白,“公主病”的问题在于“病”不在于“公主”。

如今我们统称迪士尼动画女主角为公主,

但有些和贵族并没有关系 ▐

词汇是个符号,词义的走向永远取决于使用的方式。既然没有一成不变的褒,也就不存在板上钉钉的贬。可能对于“污名化”,我们当前能做到的最好反抗就是,多去使用它正面的定义,没有场景、不被认可的污名是无法流传的,更至少我们(尤其是女性自己)不做性别歧视的帮凶。

图片来源:豆瓣 / INS / IC Photo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