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钰有着“神探”之名,在刑事鉴证界可谓声名远扬,却在84岁高龄的时候,被推到风口浪尖,“神探”之名受到了质疑,同时将等待着法庭的最终审判,为何高高在上的他一夜之间翻车?神探”之名,来之不易,每一步都是自己拼搏而来

李昌钰出生于江苏省如皋,家境富裕,然而,由于战乱和意外事件,他只能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学会了自立自强,他坚持学习,并同时打工来帮助家庭。


后来他进入了海洋大学学习,并选择继续在警官学校深造。


在中央警官学校读书期间,他因其卓越的表现而崭露头角,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并成为台湾省历史上最年轻的警长。他从一开始就展现出了他的才华和潜力。


不过,他的求知欲望并未因此满足,受到母亲的鼓励,带着五十美元远赴美国深造。在异国他乡的艰苦生活中,他不仅坚持学业,还努力从事各种工作以维持生计。


令人惊讶的是,在短短两年半的时间里,他竟然完成了四年的大学课程,并获得了纽约大学的硕士和博士双学位。

此后,李昌钰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并致力于与刑事犯罪的斗智斗勇,他的教育背景和专业知识使他在解决犯罪案件中展现出了卓越的能力和专业性。


因此,他快速成长、升职,1978年成为美国纽海文大学的终身教授,并担任刑事科学系主任,1998年,他担任康乃狄克州警政厅厅长。


他调查和破解了许多复杂的刑事案件,这些案件成为国际法庭科学界和警务界的教学范例,他也因此获得了八百多个相关领域的奖项。


他成为了美国乃至全球非常著名的华人法医和刑事案件鉴定专家。在国内他也是很受欢迎的,常常被邀请到各大高校进行演讲,分享他成功的心路历程和职业心得。带血渍的毛巾,犯罪的证据or伪造的证据

然而,就是这位在全球都享有盛名的“神探”,最近却被曝出了“作伪证”的丑闻。


在美国,他深陷一场法律纠纷,起因于他在1985年鉴定的一起凶杀案,如今被揭发是一起“冤假错案”。更令人震惊的是,类似的旧案,据传不止一例。


根据21日康涅狄格州一位联邦法官的裁决,现年84岁的李昌钰被认为必须对上世纪80年代一桩谋杀案中伪造证据负责。


这一消息得到了美联社和《哈特福德日报》的证实,足以说明此事件的严重性。


这桩案件发生在康州新密尔福镇,案发时间是1985年12月1日。当时,一位65岁的居民在其住所被发现身亡,身上被砍了27刀,案发现场十分惨烈。

附近的青年人博奇和汉宁很快被列为犯罪嫌疑人,因为他们两个是问题青年,有过吸毒史,警方认为他们有涉案动机。


博奇和汉宁是在附近的一个公园被捕的,当时他们似乎试图焚烧一些物品,警方还在博奇的衣服的口袋里发现了一把手锯,上面有血迹。但是,两人一直声称自己是无辜的,并试图证明他们的清白。


警方经过深入调查案发现场的毛发及超过40枚指纹也与两人不符,他们的衣物和车辆上均没有发现血迹。但最后两位年轻人还是被判刑入狱了,是什么证明他们有罪呢?


事实上,最终定罪的主要证据是由检方的李昌钰提供的证据,即死者卡尔家中一条带有血迹的白色毛巾。据他在后来的作证中所述,这条毛巾是在浴室发现的,离凶案现场不远。


他怀疑凶手在作案后清理现场时触摸到了这条毛巾,并且毛巾上的污渍与血迹相符。正是凭借这条带有血迹的毛巾,他最终说服了法庭,使两名年轻人被判入狱——尽管两人始终坚持自己的无辜。神探”之名遭到质疑,司法公正却不容质疑


两位“问题”青年入狱后,一直都在喊冤,一直在上诉,终于,在两人被关押了20年之后,这个案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转折。


据报道,在2008年的最后一次上诉中,两人成功地利用了1985年尚不存在的基因检测技术,以证明那条被认为沾有血迹的毛巾实际上并没有血迹。


同时,当地州政府的法医实验室也发现了一份文件,显示他并没有真正检测过那块他声称沾有“血迹”的毛巾。所以他被指控在证据上做了手脚,从而让这两名年轻人被定罪。


这个消息一经发布,就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地关注和讨论,李昌钰一直是人们心中的刑事鉴证专家,他的“神探”之名甚至成为了刑事鉴证领域的代名词。


然而,如今他却被指控在证据上做手脚,这无疑是对他一生声名的巨大打击,如果这一指控成立,他可能会面临数千万美元的赔偿。他的证据和证词真的是伪造的吗?是故意还是失误?


根据报道,法院在判决中明确指出李昌钰应该清楚那块毛巾没有进行检测,他不应该在未进行检测的情况下作证,提供不准确的证词,这是在制造虚假的案件,如果他当时尽到了他的责任,这种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神探”之名真的名不符实吗?司法的公正需要规范

人们关心的是,一个能在全球范围内被认可的“神探”,是否真的会为了达成目的而不择手段,甚至伪造证据。


这样的行为不仅有悖于职业道德,更有可能对司法公正产生严重影响。


他的证词无论是源于蓄意作假还是只是判断出错,亦或是有更大的隐情,对于这个案件来说并不重要。


对于李昌钰来说,最后的裁决会使人们重新评估他的信誉,同时也引发了对其参与过的其他案件的重新审视,对司法体系和社会来说是一次严苛的考验。

无论结果如何,这个事件都提醒我们,司法公正和公平是需要所有人共同维护无论是鉴定专家还是普通公民,都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


同时,我们也需要对司法体系保持足够的尊重和信任,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这起案件最终会如何收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