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东南亚、南亚问题学者 | 金之刚
据美Defense News网站近日报道,由于担忧中国日益增长的弹道导弹库存,印度计划成立一支“联合火箭军”(Integrated Rocket Force,IRF),以掌控并扩充国内的非核导弹力量。
印度政府在国防规划中多次提及“联合火箭军”,早在2021年9月,印国防参谋长比平·拉瓦特就提出相关概念,宣称“由陆海空三军组成联合作战单位,建成应对中国常规导弹优势的非核威慑力量”。四年过去了,印火箭军建设计划仍为纸上谈兵,但朱唇未启笑已闻,我务必高度重视。
一、目的:提升常规威慑能力
着眼新军事变革,谋求“非接触”制胜。印度依靠“核三位一体”维系威慑,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2017年以来展开新一轮军事改革,谋求建立专门的导弹部队。对此,印度国防学者曼达尔·兰辛解读,“在当前核风险上升、地区冲突频发的背景下,必须提升常规打击能力弥补核威慑力下降。”印战略界也普遍推崇建立“联合火箭军”与无人作战系统的结合,以增强“非接触”战争能力。
缩小与我常规导弹力量的差距。印度智库观察家研究基金会研究员卡蒂克·博马坎蒂撰文,称中国大部分经济和工业中心位于中东部,印度需要发展射程更远的导弹才能达成攻击。美国丹佛大学和平与安全教授达斯分析,“建立一支执行常规军事行动的火箭部队,可能让印度在遵循不首先使用核武的情况下对解放军采取对等军事行动。”
巴基斯坦因素。巴基斯坦政府声明可以在常规冲突中“有限先行使用核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今年8月13日宣布成立“火箭军”,客观上进一步略扼制印度常规军力行动空间,成为印军发展联合火箭军的内在动因之一。
“烈火-5”(Agni-V)中程弹道导弹
二、进展:朱唇未启笑先闻
自提出建立火箭军设想已过去四年,至今仍然停留在论证阶段。但印度政府、军队为实现目标不断积蓄势力。
一是践行新兴空间计划致力太空军事化。2019年“沙克蒂”任务期间成功试射首枚反卫星武器,随即展开定向能武器、电磁脉冲和用于反卫星武器的共轨武器研究,印度军方声称“有能力摧毁太空中高度约1000千米的任何目标”。2024年11月,进行首次太空军事演习,重点演练新兴空间技术、空间态势感知和印度空间计划。2025年4月,印国防参谋长宣布,“计划发射数颗用于情报和监视的专用卫星,在三个月内完成军事太空理论的制定”。
二是启动“妙见神轮任务”国家导弹防御系统计划。莫迪在2025年8月15日独立日庆典上宣布启动“妙见神轮任务”国家导弹防御系统计划,主要依托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主导的“库沙计划”“弹道导弹防御计划”等多个在研项目,对过去二十余年弹道导弹防御计划进行整合、扩展与升级,计划在2035年前为所有战略区域,以及医院、铁路和宗教中心等民间要地提供“彻底的安全保障”。
三是制定未来15年重点装备发展规划。印国防部《2025年技术展望与能力路线图》确定了印度海陆空三军未来15年重点装备发展计划,包括:制造500枚高超声速导弹,均采用超燃冲压发动机,最大飞行速度达8马赫,射程超过1500千米,核常兼备,可集成至陆海空多域平台,预计于2030年后部署;重点投资无人机、核动力军舰、新一代舰载战斗机和人工智能驱动的武器系统等项目。2024年11月16日,在奥里萨邦海岸的阿卜杜勒-卡拉姆岛成功试射首枚国产远程高超音速导弹。专家预测,一旦MANIK小型涡扇发动机技术成熟,印度亚音速巡航导弹将实现完全国产化。
布拉莫斯(BrahMos)-II高超音速导弹
三、困境:生拉硬拽强上弓
《防务新闻》披露,印“联合火箭军”计划面临推进迟缓、技术差距、组织乏力等多重挑战。当前主要困境:
一是军种权力分配僵化在装备与作战权限上存在竞争。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指出:印联合火箭军初期武器资产多来自陆军和空军,印度防务人士担心火箭军是否只控制导弹本身,而发射、通讯及情报系统被其他军种掌控。海军放出风声,称“不会将舰载陆地攻击巡航导弹控制权让人”;空军也不愿放弃对多用途战斗机作战控制权。
二是指挥控制体系复杂难以有效协调。印度的洲际弹道导弹和中程弹道导弹等核导弹由战略部队司令部负责,常规导弹归属陆军火箭炮旅,在短期内在隶属及指挥关系上存在“灰区”;新一轮军改提出建立“战区司令部”,但实际进程缓慢。但对于印度政府和军方,克服上述困难并非易事。
三是建立本土化防空反导网络前景不容乐观。一方面,印度国防技术面临雷达预警、高速计算、跟踪与精准拦截等诸多技术困难;存在技术整合能力偏弱、官僚主义严重等问题。另一方面,国防工业长期面临资金保障不确定性压力,“光辉”战斗机、“阿琼”坦克等大型国产武器项目均经历了数十年研发和成本数倍于初始预算的窘境,等等。
“无畏”攻地巡航导弹
四、导弹研发:以我为标杆图自强
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主席萨蒂什·雷迪近称,“在导弹技术上完全有能力自力更生”。未来的“联合火箭军”可能装备以下导弹:
布拉莫斯(BrahMos)-II高超音速导弹。射程1500 千米,速度8马赫,预计2030 年后服役。印方评估,如果以克钦邦为基地,打击范围覆盖我成都、贵阳、西安及昆明都市圈、成渝经济圈等;若部署在西北部喜马偕尔邦,将威胁新疆,涵盖我2/3国土面积。正在升级新型800千米增程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预计在未来两年列装。
普拉雷(Pralay)战术短程弹道导弹。将逐步取代陆军使用的Prithvi导弹。该导弹射程500千米,速度1.6马赫,精度低于10米,具有全天候作战能力。陆军共订购370枚,计划部署在临近印度的中国和巴基斯坦边界地区。
“烈火”中程弹道导弹。8月20日成功试射“烈火-5”(Agni-V)中程弹道导弹,射程超5000千米可携1吨以上核常弹头,可覆盖我大部地区。6月,成功试射“烈火”-P弹道导弹,射程1000-2000千米,被誉为印度版“东风-21导弹”。钻地型“烈火”导弹研发工作也正有序推进。
“无畏”远程巡航导弹。射程超1000千米,导弹长6米,宽0.52米,翼展2.7米,重约1.5吨,飞行速度达0.7马赫;采用惯性导航和航点导航,可实现低空“掠海”飞行和在目标区域附近盘旋待机攻击;可在陆地移动发射器、舰船和飞机上发射。
普拉雷(Pralay)战术短程弹道导弹
但是,印军现役主力导弹多为短程战术系统,中远程常规打击尤其是弹道导弹系统尚不成熟。火箭发射部队平均配备四个“布拉莫斯团”,各列装约一百枚导弹,库存量有限。在高超音速巡航导弹领域,滑翔飞行器、超燃冲压发动机驱动等方面存在技术短板和瓶颈,布拉莫斯导弹控制和推进系统仍然依赖从俄罗斯进口。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