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随着一夫一妻制的颁布,侯宝林召开家庭会议 ,看着泪流满面的三个老婆,最终选择让最小的老婆陪在身边。 侯宝林1917年出生在天津穷人家,四岁被舅舅带到北京,过继给侯姓满族家庭。养父在涛贝勒府当厨师,他小时候日子苦,常在街头捡煤渣过活。十一岁开始学艺,先学京剧几年,后转说相声。十二岁加入北京天桥艺人堆,在茶馆撂地卖艺,靠竹板和口才聚拢观众。1930年代在北京曲艺圈站稳脚跟,前门大街茶馆演出频繁。最风光时,北京有三处宅子,出门黄包车带铃。他1940年与郭启儒合作对口相声,名声大噪。 侯宝林一生三段婚姻。第一任连秀贞是卖粥老汉女儿,1939年结婚,茶馆掌柜见证摆酒席。1942年生儿子侯双安,孩子不久夭折。1944年初两人离婚。第二任刘淑芳是天津厨师女儿,同居生儿子侯耀中和女儿侯耀茹。第三任王雅兰出身文艺家庭,1947年结合,生儿子侯耀华、侯耀文、女儿侯珍和侯咪咪,侯咪咪七岁肾炎去世。侯宝林从街头卖艺到舞台,推动相声发展,整理传统段子。 侯宝林早年在北京天桥卖艺,穷小子靠嘴皮子混出名堂。那时候相声界竞争激烈,他跟郭启儒搭档后,表演风格独特,观众爱听。婚姻上,他三房太太各有背景,第一房唱大鼓,第二房在八大胡同当清倌人,第三房是京戏花旦。旧社会婚姻简单,摆酒就算事。侯宝林风光时,三处宅子轮流住,生活热闹。他艺术生涯影响大,参与曲艺整理,推动相声正规化。 1950年5月1日,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颁布,废除多妻制,实行一夫一妻。街道干部上门通知侯宝林,只能留一个妻子,其他离婚。他听完后独自抽烟到深夜。第二天把三位妻子叫到正屋,桌上摆三串钥匙。侯宝林说政府新规定,必须散伙,只能留一个。三位妻子抹泪,他环视三人后,决定留三太太王雅兰,因为她身体弱,帮忙做饭过日子。 侯宝林把金条分成三份,分给三位妻子。大太太连秀贞得一份,二太太刘淑芳得一份,三太太留一份。她们收拾东西,侯宝林帮忙安置。用金条帮大太太在东四牌楼买四合院,二太太在西单胡同盘绸缎庄。两人各自安顿新生活。侯宝林这样处理,街坊说他仁义,离婚还给安家费。旧社会多妻常见,新法一出,许多家庭面临类似抉择。侯宝林选择王雅兰,考虑她年轻和身体状况。 这个家庭会议反映时代转变。侯宝林作为艺人,生活本就热闹,三房太太一台戏。婚姻法颁布后,他快速响应,把钥匙分给她们,象征财产分割。金条分成三份,确保每个人有经济保障。大太太和二太太离开后,自立门户。侯宝林留王雅兰,继续过日子。这事在曲艺圈传开,有人说比现在明星离婚强多了。处理方式接地气,体现旧艺人适应新社会的态度。 离婚后,侯宝林与王雅兰生活,家里安静下来。他有时去东四十条看大太太,听她唱探清水河,那是早年曲子。王雅兰照顾日常,给他熨大褂泡茶。两人育子女,侯耀华和侯耀文后来说相声。侯宝林继续艺术创作,整理相声段子。晚年住过不同地方,包括木樨地楼房,但他喜欢旧式院子,把八仙桌摆客厅中间。 侯宝林晚年住院,对窗户练贯口。化疗掉头发,他跟护士开玩笑。枕头下压醒木,说那边还说相声。1993年2月4日,北京逝世,享年76岁。徒弟轮流陪床。侯宝林一生推动相声,从街头到舞台,影响几代人。子女中侯耀文也成名相声演员。旧宅现在改茶馆,周末票友聚会。 侯宝林逝世后,曲艺圈缅怀他贡献。他整理传统段子,让相声更规范。家庭上,三房太太处理后,他与王雅兰稳定生活。子女继承衣钵,侯耀华侯耀文在相声界活跃。侯宝林住处变化多,最阔气时东四三条大宅门,后来木樨地楼房。老友探望,他保持茶馆感觉。住院时比划段子,体现对艺术热爱。 侯宝林艺术生涯长,影响深。他参与曲协活动,推动曲艺发展。晚年住院,徒弟陪护。逝世时76岁,留下相声道具。旧宅成故居,没住半年。曲艺圈传闻后院说笑声,那是传说。侯宝林一生接地气,从穷小子到大师,婚姻处理反映时代。子女中侯耀中侯耀茹低调生活。 侯宝林推动相声正规化,整理段子传后人。家庭稳定后,他专注创作。晚年住院练贯口,掉头发开玩笑。逝世前醒木在手。1993年2月4日离世,享年76岁。徒弟守床。影响持续,子女继承事业。旧宅改茶馆,票友聚会缅怀。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