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往往会因为一个人,而爱上一座城,因为一句诗,而铭记一个时代。就例如当我们提到了唐朝,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名字便就是李白,余光中曾说:“李白这个人,酒入豪肠,七分化作了月光,三分啸成了剑气,秀口一吐便就了半个盛唐。”在我们的印象中,李白与唐朝似乎不可分割,也早已融为一体。 而提到了民国,我们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便就是那一批文人,而这批文人的先锋和领袖便就是鲁迅先生。 炮火连飞的时代里,文人以笔为刀,以纸为盾,批判敌人汉奸,杀伐果断,所以当时的时代便流行起犀利果断的文字风格,而鲁迅先生也就是其中的翘楚。
他一生行得端,做得直,开创中国近代白话小说的先河,更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沉睡的人们,对于当时的人们而言,他便是学界泰斗,百年巨匠,只是他脾气刚烈,喜好骂人。 而在同时期的学术文豪中,却也存在着那么一个喜欢较真并且脾气火爆的文学青年,他便是郭沫若先生。 这二人之间甚至还爆发过经典的论战,一时间在文学界以及民间也都闹得如火如荼,人们总将他俩的学术造诣以及文学作品进行精细的比较,他们都好奇这两人,究竟谁的水平更高,而谁又更略逊一筹。 直到两首叫《无题》的七言律诗出现,他们二人之间水平高低才得以窥见。
千夫所指,文学新芽 第一次认识鲁迅,是听过他的那句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或许很好地概括了鲁迅先生的一生,他将自己的一辈子投身于新文化事业中。 其实鲁迅先生的原生家庭并不差,他出生于浙江绍兴的周氏大族,母亲也十分的温柔贤淑,将他养育长大,可是当他从日本学医归来,父亲的死和家族的封建蒙蔽,让这个受到新思想教育的青年,倍感不适以及愤懑。 于是他毅然弃医从文,以笔为刀,以纸为盾,开始了自己漫长的文字征途岁月,而在这段期间,他也一直都在遵循自己“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座右铭。
他用自己的大义凛然,面对着被封建思想所束缚的千夫所指,他用自己的文字躯干书写着每一个平民百姓的悲痛与苦难。 而对于郭沫若,或许世人皆知他的《女神》、他的《登高》,却没有人知道他也曾经是一个崭露头角的文艺青年。 郭沫若本叫郭开贞,但因为自己喝着沫水和若水两河长大,于是改了这个文艺的名字。而郭沫若一炮而红的原因便是因为他的戏剧,当时中国的戏剧都偏于孱弱或是封建的古本戏,而郭沫若的戏剧却另辟蹊径,充满着阳刚并且自由的理念,像棵茁壮萌发的新芽,让人耳目一新。 这让郭沫若在文学界拥有了一席之地,让他成为了新文化思想开拓者的先锋, 这为他和日后鲁迅之间的唇枪舌战埋下了隐患。
思想交锋,口舌之战 前文说到鲁迅是一个为民请命的作家,所以他必须要伟岸而且杀伐果断,他练就了一张骂人的嘴、一支会伤人的笔。面对他看不惯的事与人,他都要发表自己犀利的言论以及严格的批判,在文学家辛丑的笔下是这样谈论文人互讽的:“文人互讽,身上有两股气,一股酸气、一股腐气。” 这句话的意思是指文人互讽,多半是因为文人自视清高而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文风以及文采,所作出的讽刺以及嘲弄。 而在笔者看来,鲁迅先生其实并不屑于攀比或者是艳羡别人的成就以及文采,他只是纯属看不惯,或者是想要发表自己的愤懑以及感慨,于是性子直爽,并且天不怕地不怕的鲁迅便成了当时骂人的楷模。
民国文人众多,而被鲁迅骂的人却又是数不胜数。他骂过叶圣陶的文笔与文风不精,骂过徐志摩的诗是无痛而呻吟,甚至还骂过梁启超的学问毫不严谨、不可钻研,戏谑胡适只是一个只会考究的书呆子。而在众多被鲁迅所骂的文人中,郭沫若或许是那个与他结怨最根深蒂固的文人。 故事发生在1928年初,创造社与太阳社发起了文章革命运动,他们的主题是“破四旧、除封建”,他们想找寻一个自带流量,有残余封建性质的名人,是他们把苗头定到了鲁迅身上。 鲁迅可谓是当时红极一时的批判大师,也是新思想最早的传播者之一,可是他身上有个污点,始终洗脱不掉,便是他有一个裹着小脚的封建妻子——朱安。
于是报社便借着这一由头,对鲁迅的做派大肆评论。他们说鲁迅披着一张新思想的外表,却包含着一颗封建腐朽的内心,鲁迅作为著名的骂将,又怎么会甘愿做砧板上的鱼肉?所以他立刻就写下《醉眼中的朦胧》、《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等文章进行反击。 而郭沫若作为反潮流战线的中流砥柱,当他看见鲁迅的犀利文笔以及不屑一顾时,他便就立刻写下《文艺战线上的封建余孽——批评鲁迅的<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一文,对鲁迅的言行和思想作出了严厉的批判与否定。 在这一文中,若给鲁迅扣上了三顶帽子:“封建残余”、“反潮流革命”、“法西斯思想”。这三顶帽子,无疑都像是重重的山压在鲁迅的身上,而他甚至也不择手段地挖出鲁迅作品中的蛛丝马迹,来证明鲁迅的封建残余。 至此鲁迅和郭沫若之间的梁子与恩怨就结下了, 鲁迅喊郭沫若叫东洋狗,而郭沫若称鲁迅则为封建残余。 可好笑的是, 二人素未谋面,却因这次口舌之争,老死不相往来。
见七言诗,判二人才 鲁迅与郭沫若之间的骂战,硝烟弥漫,无数的报社以及小道消息都在谈论鲁迅与郭沫若之间的恩恩怨怨,以及他们的才华与作品。 当时的人没有一个人不知道鲁迅,因为鲁迅是为百姓写文章的,所以他们都称这个为民请命的作家叫鲁迅先生,而每个人也都或多或少看过郭沫若的戏剧,他的戏剧在当时可谓是石破天惊,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也有着自己对新世界的追求。 所以两个文豪之间的口舌之争,便会让世人不禁进行比较,但有的人支持鲁迅,有的人爱好郭沫若,一时间吵得不可开交。
直到1931年2月初,为了悼念“左联”五烈士,也为了纪念自己的好友石柔, 鲁迅写下了一篇叫《无题》的七言律诗,在诗里面表达了对清政府腐朽的失落与愤懑,以及对国民政府黑暗统治的讽刺。 他作为一柄犀利的剑,去剖开所有人敢怒而不敢言的压迫与黑暗,他一腔孤勇,为无数人去奋斗,去争取;却也作为一个喇叭,去呼喊百姓所经受的苦难与革命烈士的心酸。
而后, 郭沫若却仿照鲁迅的《无题》,同样写下一篇七言诗《归国杂吟》, 他借这首诗表达出自己自南昌起义到日本流亡后的心路过程,表明自己这么多年来寄人篱下,幡然醒悟的拳拳爱国之情。可以说一字一句都是他的人生经历,一字一句都是他用生命所换来的教训。 就是这两首七言诗,让所读的百姓们一眼区别出哪一个才是他们更喜欢的文人。他们从鲁迅的诗里读出了自己的苦难,就更读出了家国大义的壮志情怀。
而在郭沫若的诗里,他们或许读到的是洗尽铅华后的反哺归真,或许是字字见血的家国情怀,可是与鲁迅犀利粗犷的言语相比, 他的这首诗显得十分单薄而又沧桑虚假。 百姓们更喜欢鲁迅,更喜欢他笔下的家国情怀以及波澜壮阔,而他们喜爱到什么程度? 在鲁迅死的那一天,百姓们纷纷出来,为他们的先生默哀, 甚至形成了十里送行的壮阔场景,作为最后的告别。
小结:
文人用笔表达自己的情绪,用笔作为自己的武器,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永远是读者和百姓本身,只有当他们的文字说出民众心里的故事,他们的文字掀得起波澜壮阔与家国情怀的涟漪时,他们才算得上一个称职的文豪。
米兰昆德拉曾在书中写道:“人世间有许多不朽,有大的不朽,也有小的不朽。大的不朽是你死后依然有人会记得你,而小的不朽是你在生命之余,帮助并改变过一些人的生活。”而这说的便就是文字的力量,而这同时也是评判一个作家自身价值的方式。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