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 | 昕昕
●—≺ 前 言 ≻—●
美国大选一直都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巴结美国的关心民主党和共和党谁执政,毕竟“关系”代表“走后门”。
但对咱们中国来说,谁执政都无所谓,因为不管是哪个党派上台,对中国的态度都是一样差,所以不管谁执政,中国都不会掉以轻心。
不过大家都知道,美国选举是看选举票的,美国有3亿左右的人口,一人一票就是3亿票,然而总统最后只需要270张票,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 选举人票:一场数学游戏 ≻—●
美国总统大选,不是简单的“一人一票”,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数学游戏”,它的核心,就是选举人团制度。
这个制度,从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美国大选的复杂性和独特性。
开国元勋们在费城制宪会议上,为了平衡各州利益和民意诉求,煞费苦心,设计出选举人团制度,这一制度并非简单的“一人一票”直选总统,而是由各州选出的选举人,间接选举产生总统。
这种设计,既照顾了各州的利益诉求,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意。
具体来说,每个州的选举人数量,与其在国会中的议员数量挂钩,每个州拥有两名参议员,众议员数量则根据各州人口比例确定。
美国50个州加上华盛顿特区的3张选举人票,总计538张选举人票。
270,是这场数学游戏中的“魔力数字”,538张选举人票的一半多二,即270票,就是当选总统的门槛。
参与竞选的总统候选人只要在这些州总共获得了270张或者270张以上的选票,那就代表选举成功了,他或她成为了美国下一任总统。
不过选举人团制度的诞生,并非一帆风顺,它自诞生之日起,就饱受争议。
但制宪者们认为,选举人团制度是一种权衡利弊后的最佳选择,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总统的独立性,防止其过度依赖某一特定的州或利益集团。
但随着选举人团制度不断演变和完善,选举从最开始的选举人可以自主决定投票给谁,到后来选举人必须按照该州普选结果投票,说白了就是民众选谁,那么选举人就必须选谁,其实这样就比较人性化了,起码民众手里的选举票不是摆设。
同时选举人团的规模也随着新州的加入而不断扩大,从最初的69人发展到现在的538人。
而“胜者通吃”是美国大选中的另一条重要规则,在绝大多数州,总统选举采取“胜者通吃”的规则,即在一个州的普选中,得票率高的候选人,将赢得该州全部的选举人票,而不是按比例分配。
这条规则,使得一些选举人票总数并不占优的州,反而成为了候选人必争之地,这些州被称为“摇摆州”,因为它们的选民倾向不像某些州那样明显,胜负往往难以预料。
摇摆州手中握有的选举人票,足以左右整个选举的走向,成为候选人争夺的战略高地。
就像2016年大选时,特朗普和希拉里都把摇摆州当做自己制胜的法宝,为了获得摇摆州的选票他们两人前后脚的演讲,不过最后是特朗普胜利了,然后也有了“川建国”这个外号。
不过“胜者通吃”规则,也带来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民意悖论”。
一位候选人虽然在全国普选中获得了更多选民的支持,但由于在关键州的得票率不够高,最终反而输掉了选举人票,与总统宝座失之交臂。
美国历史上已经出现过五次“民意悖论”,2000年戈尔在普选票数上领先布什,却因为在佛罗里达州以微弱劣势落败,最终输掉了大选。
还有2016年的大选,希拉里在全国普选中以将近300万张选票的优势领先特朗普,但最终也因为选举人票的劣势而败北。
所以“民意悖论”的出现,再次引发了人们对选举人团制度的质疑和反思,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一人一票”的原则。
由于各州选举人票的分配并不完全与其人口成正比,一些人口较少的州的选民在选举中的影响力被过度放大了。
同时选举人团制度也可能削弱选民的参与热情,在一些非摇摆州,由于选举结果往往早已注定,许多选民可能感到自己的投票行为并无实质意义,从而降低了投票积极性。
面对选举人团制度和“胜者通吃”规则,候选人必须制定相应的选举策略,传统的策略是巩固基本盘,扩大优势州的胜果。
但随着摇摆州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候选人也开始更加关注和迎合摇摆州选民的诉求,在关键时刻进行“奇兵突袭”。
众所周知,美国大选不仅仅是一场选举人票的数学游戏,更是一场价值观的较量。
●—≺ 价值观的较量:美国社会的深层矛盾 ≻—●
候选人背后,代表着不同的利益集团和价值观,这场较量深刻反映了美国社会存在的深层矛盾。
美国经济的繁荣,并非均匀分布,以华尔街为代表的金融资本,聚集了巨大的财富和权力,而曾经辉煌的“铁锈地带”(美国中部传统工业区),却日渐衰落。
这种经济上的不平衡,导致了社会的分裂和对立。
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公开打出复兴石油、钢铁等传统制造业的旗号,正是为了争取中部内陆地区工业和工人的支持。
他承诺增加关税,促使制造业回流,试图重振这些地区的经济活力。
而民主党则更倾向于支持华尔街的金融资本,认为这是美国经济的引擎。
这种经济分野,反映了美国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华尔街的金融精英们,追求利润最大化,而“铁锈地带”的蓝领工人,则渴望稳定的工作和收入。
美国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但也充满了各种矛盾和冲突,种族、性别、移民等议题,一直是美国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大选中的重要议题。
民主党通常被认为更关注少数族裔、LGBTQ+群体以及新移民的权益,主张多元化和包容性,共和党则更强调传统的价值观,对这些议题的态度相对保守。
在民主党执政期间,出现了一些引发争议的社会现象,例如让黑人演员扮演白雪公主、支持性别自我认同等,这些现象,加剧了美国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对立和冲突。
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其外交政策对全球格局有着深远的影响,不同候选人对外交政策的不同态度,也成为大选中的一大看点。
民主党通常被认为更倾向于国际合作和多边主义,主张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国际争端,共和党则更强调单边主义和军事实力,主张采取强硬的对外政策。
在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等热点问题上,民主党和共和党也持有不同的立场,民主党倾向于全力援助乌克兰抗俄,在中东问题上则相对温和,愿意与伊朗妥协。
共和党则反之,在中东问题上全力支持以色列,对伊朗态度强硬,而在俄乌问题上则相对温和,更愿意通过谈判解决问题。
2024年美国大选悬念重重,无论是特朗普还是哈里斯,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最终谁能胜出,不仅取决于选举人票的数学游戏,更取决于谁能更好地回应美国社会面临的深层矛盾和挑战。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美国大选|得选民票少也能当总统?美国选举人团制度解析
国际在线——美国大选·从基础到精通丨一场少数人把控的政治进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