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做事风格从来不让人失望,谁能想到印巴冲突中印度的“首战胜利”是如此的滑稽搞笑,本以为击落的敌机,定睛一看居然是自家的民航。

印度可能也是咽不下一直被打退的这口气,所以小花招用个不停,网友评价就印度这个军事实力,以后还是少挑事吧。

印度传来捷报!终于打中目标,没想到是自家民航,机上人全部死亡

所以说印度的军事水平真的如此不堪吗?居然狠起来可以“自己打自己”

对“自己”下狠手的印度军队

这场"我杀我自己"的闹剧,发生在印巴爆发"本世纪最大规模空战"后的第40小时——彼时印度空军刚被巴基斯坦歼-10C战机打出5:0的惨烈比分,3架(目前4架)价值2.5亿美元的"阵风"战机残骸尚在克什米尔山谷冒烟,戏剧性的一幕就发生了:一架印度民用直升机在北阿坎德邦山区突然爆炸坠毁,机上6人全部遇难。当地居民拍摄的显示,直升机在半空中就燃起了火球。

尽管印度官方尚未公布调查结果,但多个消息源直指这是印度防空部队的“手笔”,毕竟这支部队有着“自己人打自己人”的“光荣传统”。

印度传来捷报!终于打中目标,没想到是自家民航,机上人全部死亡

现场目击者拍摄的导弹尾迹与地面部队无线电通讯记录显示,此次惨剧极可能系印军防空单位误判所致,此次误击事件与印度空军近年来频发的“友军火力”事故如出一辙。

印度传来捷报!终于打中目标,没想到是自家民航,机上人全部死亡

这并非印度军队首次自摆乌龙。2019年救援被俘飞行员的米-17直升机遭己方导弹击落、2024年飞行员误射50枚火箭弹炸毁自家机场,这些黑色幽默般的战例至今仍然历历在目,而这次印巴大战的“搞笑名场面”,更是毫不留情地扯下了印度空军装备体系的遮羞布,恰似印度军事体系漏洞的定期体检报告。

“琳琅满目”的军事装备

印度军购,向来是“联合国军火展”的代名词:俄制苏-30MKI、法制“阵风”、美制“阿帕奇”,还有以色列的无人机和导弹,英国的雷达,琳琅满目是真,隐患丛生也是真。不

同国家的东西,数据链、通信协议、加密方式甚至操作界面,那叫一个鸡同鸭讲。关键时刻,敌我识别系统基本就是个摆设,前线部队搞混编作战,信息共享?不存在的,或者至少是延迟、失灵的。

印度传来捷报!终于打中目标,没想到是自家民航,机上人全部死亡

更别提维修保养了,一份苏-30的维修手册,居然得俄、法、希伯来三种语言来回翻,国产的LCA“光辉”想跟进口“阵风”的航电系统对个话,项目也拖拖拉拉。这种技术上的七零八落,整合起来的成本,比买装备本身贵多了。

指挥链条漏洞百出

如果说装备的“万国造”是硬件上的娘胎病,那指挥管制系统的瘫痪,就是软件上的致命伤,这次误击,民航飞机的航线本该清清楚楚,备案在册,也正如新德里防务研究所报告指出:"我们的士兵在训练中学会开火,但没学会何时停止开火"。

但为什么印度会出现这种乌龙,大概率是印度空域管制中心正手忙脚乱地应付“紧急模式”北阿坎德邦的误击发生时,印度防空雷达操作员在持续48小时的高度戒备中,将民航班机的应答器信号误判为"可疑目标"。民航机就这么成了系统崩溃的替罪羊,而这套指挥系统,不少基地还在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平台,老掉牙的程度可想而知。

印度传来捷报!终于打中目标,没想到是自家民航,机上人全部死亡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2019年那次误击,最后甩锅给了五个军官“操作失误”,可五年后,同样的跟头栽两次,这恐怕就不是几个人操作不当能解释的了,而是整个印军在事故整改上的制度性短路。

虽说2019年也搞了什么“误击事件调查委员会”,但装备标准化这些要命的改革,始终停在纸上,没有标准化的危机处理流程,从上到下,从指挥到操作,都透着一股子不确定性。

雷达屏幕上同时冒出15个不明目标时,让印度连哪个是自己家的无人机都分不清!这种乱糟糟的局面,还指望什么精准高效的战场决策?

硬件一团糟,指挥又不给力,前线官兵的心理压力能不大吗?尤其是在号称“本世纪最大规模空战”中,印度空军刚被巴基斯坦的歼-10C打了个灰头土脸,几架先进的“阵风”还在克什米尔的山沟里冒黑烟呢。这种节骨眼上,印军前线部队,特别是那些防空雷达操作员,早就成了惊弓之鸟。

印度传来捷报!终于打中目标,没想到是自家民航,机上人全部死亡

“人比人气死人”

反观巴铁,这两个国家对比的不要太明显,由中国技术支撑的ZDK-03预警机,将战场态势以0.8秒延迟同步至歼-10C座舱和红旗-9P防空系统,形成"发现即摧毁"的杀伤链闭环。这种行云流水的配合,使巴方在5月7日的空战中,用单价4500万美元的歼-10CE,完成了对三倍造价"阵风"战机的战场逆袭。

真正的战斗力,不是看谁的种类多,表面看着精致,其实上都是绣花枕头,用不到实处,而是要看从数据链到维修保障,再到人员训练和指挥流程,这些所有要素能不能真正融为一体。

美国情报官员曾开玩笑说,印度空军的作战网络,就像用胶水粘起来的乐高积木。这话听着刺耳,却一次又一次被现实无情地打了脸。

印度传来捷报!终于打中目标,没想到是自家民航,机上人全部死亡

这场误击的悲剧,也是在真切的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信息化时代,再牛的装备,如果融不进作战网络,最终也只能是个孤零零的摆设,甚至会成为整个系统的拖油瓶。印度用上百亿美元的装备残骸和六条无辜的生命换来的教训,给所有追求军事现代化的国家都敲响了警钟。

印度传来捷报!终于打中目标,没想到是自家民航,机上人全部死亡

北阿坎德邦山谷的硝烟尚未散尽,新德里战略家们或许该重新审视其军事现代化路径。当马克龙为"阵风"未被击落松口气时,中国军工体系已展示出"可生长性"的恐怖潜力。这场误击事件不应只是茶余饭后的笑谈,而是给所有追求军事现代化的国家敲响的警钟:体系化建设,才是打开未来战争之门的唯一密钥。

信息来源:网易新闻 2025-05-10


印度传来捷报!终于打中目标,没想到是自家民航,机上人全部死亡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