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丹麦外长拉斯穆森不远万里跑到北京来谈台湾问题,说希望台海维持现状,谁知道王毅外长直接提到格陵兰岛,回应得那叫一个有底气。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你要说丹麦外交大臣拉斯穆森5月19日突然现身北京,只是为了庆祝中丹建交75周年,咱们也不是不讲理的人,大可以拍拍手欢迎一下,毕竟老朋友来访嘛。但是你要真信他就是为了“友好”来的,那可真有点太天真了。时机卡得那么准,偏偏赶在台湾前领导人蔡英文刚结束访丹、参加完那个“哥本哈根民主峰会”之后,怎么看都不像是巧合。
说白了,这波操作就像是外交版的“碰瓷”。蔡英文参加的那个所谓民主峰会,说好听点是交流平台,说直白点,它就是个干涉中国内政的秀场。背后主办方“民主联盟基金会”早被中方制裁了,台海问题在这个会场上被频频炒作,目的就是给中国添堵。
丹麦呢?嘴上说奉行一个中国政策,结果转头就请蔡英文去喝咖啡、上节目,还给她这么大个舞台。这脸打得啪啪响。然后呢,拉斯穆森装作无辜跑来北京,摆出一副“我很中立”的样子,说希望“台海维持现状”。看着温和,其实是在继续搞“战略模糊”那一套,说白了就是不想得罪任何一方,两边通吃。
不过,咱们外交部长王毅一出手,这场表演立马变得不好演了。王毅没有直接发火,但说话可够狠的。他不紧不慢地回应,说希望丹麦也尊重别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然后话锋一转——“比如你们的格陵兰岛。”哎哟,这下就有意思了。
格陵兰岛可是丹麦最敏感的地方之一,地缘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美国、欧盟都曾盯上过,还传出过特朗普“要买”的笑话。王毅这话等于把镜子照回去:你丹麦人最清楚什么叫“领土问题不能碰”,那台湾问题你最好也别瞎掺和。
这手“绵里藏针”使得漂亮,既没把场面撕破,又狠狠敲打了对方,还给其他蠢蠢欲动的国家敲了个警钟。你想玩两面派?可以啊,但别怪中国翻脸比翻书快。
其实说起来,丹麦和中国过去关系还不错。冷战时期,北欧几个国家包括丹麦,算是较早一批承认中国的西方国家,历史情谊是有的。但问题也来了,现在的关系越来越功利。北欧企业在中国做生意挺多的,但合作基本就是“你有市场我有货”,讲的是生意经,不是信任。
丹麦这种行为就很典型——一方面想靠中国撑经济,另一方面在政治上又想讨好美国那边,台海问题上偷偷站队美西方。这种“小算盘”,中国怎么可能看不出来?
咱也知道,小国家在中美之间的确不好当。两边都得罪不起,只能小心翼翼走钢丝。但你要真以为中国好欺负,就大错特错了。这次拉斯穆森访华虽然是礼节性的,但王毅的回击很明显就是在立规矩:你要谈合作,欢迎;你要借题发挥、对我主权问题指指点点,那我们也不是吃素的。
而且最关键的是,中国这波操作一点都不冲动。没有喊口号、没有敲桌子,而是冷静、点到即止。用格陵兰这个“镜子”让丹麦照照自己,有没有立场双标、有没有心口不一。这种应对方式,不仅把问题讲清楚了,还留下了外交空间,不封死后路,但也让对方明白:咱是有底线的。
说到底,台湾问题就是中国的核心利益,谁都别想拿来炒作、夹带私货。你丹麦可以说你“担心台海局势”,但你也得看看你自己国家有没有立场上的漏洞。中国一向讲道理,但该硬的时候绝不手软。尤其是这种打着交流旗号、实际上是暗戳戳试探底线的行为,中国已经看得太多太熟。
这事也给很多中小国家提了个醒:大国博弈,你不是主角的时候,就别上蹿下跳,以为能在夹缝里捞到好处。现实往往是,踩了红线,就别怪别人“敲山震虎”。
这场拉斯穆森北京行,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涌动。台海问题早已不是某一方的“地缘议题”,而是国际秩序的“压力测试”。丹麦这个小插曲,也许只是个开端,真正的大戏,还在后头呢。
参考资料:王毅同丹麦外交大臣拉斯穆森会谈——北晚在线#MCN微头条伙伴计划#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