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地球没有进入“震动模式”

专家:地球没有进入“震动模式”

地震到底能不能有效提前预报,一直是大家非常关注的话题。最近,缅甸,汤加和中国云南等地频发地震,不少网友直呼,难道地震是被地球激活了吗,今天我们从专业角度来说说通过专业仪器进行地球物理观测所发现的地震震前异常现象。这些异常可是科学家们研究地震、试图预测地震的重要依据。

地应力,这是地壳内部的一种 “隐形力量”,就像是给地壳岩石施加压力的 “幕后推手”。在地震孕育的过程中,地下岩石所承受的应力会不断积累、调整。科学家们通过在地下不同深度钻孔,安装上高精度的地应力监测仪器,来实时追踪这种力量的变化。正常情况下,地应力的变化是比较平稳、有规律的,但要是临近地震了,仪器就会捕捉到应力值在短时间内迅速攀升,而且应力的方向也可能变得紊乱,不再遵循以往的变化路径。比如说在某地震活跃区,长期监测数据显示地应力突然在一周内急剧上升,超出了正常波动范围,这就预示着地下岩石的受力状态已经极度不稳定,地震发生的风险大大增加。

地形变观测也是关键一环。地面可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地下岩石的变形而发生改变。一方面,我们会看到地面隆起或沉降现象,专业人员利用精密水准测量,能发现一些区域像被充了气一样慢慢鼓起来,而另一些地方则像泄了气的皮球往下陷。例如在 1964 年日本新泻地震前,就监测到了明显的地面形变,部分地区地面上升了几十厘米,为地震预测提供了重要线索。另一方面,山体倾斜也不容忽视,在山区,通过安装在山体基岩上的倾斜仪,一旦检测到山体倾斜角度持续增大,并且这个区域恰好处于地震地质条件复杂的地段,那就得高度关注了,这很可能是地震即将爆发的前奏。

地磁异常同样引人注目。地球本身有一个稳定的磁场,然而地震的孕育却会干扰它。地磁监测站遍布各地,时刻记录着地磁场的变化。在震区附近,地磁场强度会毫无规律地波动,一会儿变强,一会儿变弱,完全脱离了正常的日变、年变规律。磁偏角-- 也就是地球表面某点的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的夹角,也会跟着 “捣乱”,原本稳定在一个小范围的它,突然出现持续的、超出测量误差的增大或减小。就好比在某次地震前几个月,地磁监测数据显示磁偏角偏离正常值达到了好几度,这背后反映的是地下电磁环境被地震活动搅得一团糟。

地电异常也是地震前的一个重要信号。地壳内的岩石、孔隙流体等发生变化时,会改变地下电场的分布。地震前,在一些沿着断裂带分布的观测点,地电测量仪器能够测到自然电场的电位差出现异常升高或降低,而且这种变化可不是因为气象、地表水体流动等常规因素引起的。例如,强震前数周,沿某活动断裂走向布置的地电观测剖面,各个测点间的电位差会出现同步的、大幅度的跳动,这意味着深部的电导率发生了异常变化,预示着地震可能即将来临。

还有地下水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异常。水位上,一些水井的水位会在地震前毫无预兆地大幅上升,井水甚至溢出井口,或者水位急剧下降,快要干涸。这是因为地壳应力改变了地下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影响了地下水的储存和运移。化学性质方面,地下水中的氡、汞等微量元素含量会增加,酸碱度、电导率等物理化学指标也会出现异常。比如,对某地区地下水的长期监测发现,地震前水中氡气含量比平常高出好几倍,这是由于地震活动使得地下岩石中的放射性物质氡更容易释放到地下水中。

这些地球物理观测到的异常现象,每一个都像是地壳深处传递出来的 “密码”,虽然目前还无法仅凭它们就精准预测地震,但科学家们正夜以继日地研究,通过综合分析这些数据,希望有一天能攻克地震预测这一难题,保障大家的生命财产安全。

#地震#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