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巴拉克查伊王朝国家构建主要体现在国家治理的核心问题方面。近代阿富汗国家构建主题主要体现在治理的困境解读即政府与部落社会之间关系方面。二者之间的相对和谐则意味着政府治理相对有效性,相反则说明政府治理出现了极大的困境与危机。
学界对阿富汗国家治理状况的研究大都要追溯到近代阿富汗君主制国家。近代民族国家构建的经验教训仍与当代阿富汗国家发展之间存在极其深刻的关联,对于近代阿富汗国家发展进程主要有三种较为代表性的理论研究。
分离与聚合交替论视角下的阿富汗君主国家治理
研究阿富汗史的知名美国学者杜普雷针对阿富汗的国家治理提出了“分离与聚合交替论”观点。该模式认为阿富汗国家的统治精英们未能找到现代国家的良方的结论,他们更像是在阿富汗建立了一种近似于古代帝国统治与治理模式的政治体制。
阿富汗君主国家的权力格局具有自身的特色。国家的最高权力由王室成员及其有密切关联的官员掌握,与此同时又将对王权构成威胁的各类潜在的对手和挑战者排除出权力格局之外。分离与聚合模式型社会中由一位强有力的魅力型政治人物或领袖首先进行了充分的社会动员并将各类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凝结成一个相对统一团结的单位。
具体而言,这种魅力型领袖在阿富汗的部落型社会崛起。他采取军事征服、联姻或者阴谋诡计等手段将诸个分散的部落结成一个名义上统一的部落联盟。部落联盟构建的过程其实等同于传统帝国政权权力逐渐由核心地区向外发散辐射。“随着政权权力由中心向边缘地区的传播的结束,实际意义上的帝国政权便真正的建立起来。
君主政权建立后,政府与部落宗族社会二者的互动往往在统一与分裂格局的交替出现。部落代表的地方与君主代表的中央政府从本质上是相互矛盾的。阿富汗的君主制是在部落社会和君主制二者相互融合和适应的过程中产生。君主尝试将个人威望及其家族部落的影响力融入国家机构当中。
国家各政府机构中的重要职务均由与王室同一血脉或长期处于友好关系的部落世系垄断。与此同时,地方部族的独立性仍然很突出,始终对于国家的权威构成威胁。一旦强有力的君主统治终结,国家往往处于分裂割据的局面。直至再次出现一位魅力型领袖重复国家统一的历史进程。
这种在统一与分裂之间往复循环的观点直观的展现出了阿富汗君主国家发展历程中的特色。分离与聚合模式视野下反映出阿富汗国家治理的弱化现象。该问题从本质上显示出阿富汗缺乏正常的君主制权力转移及过渡机制。
来自君主家族内部尤其是君主的诸子之间围绕王位继承展开了激烈的权力争夺,同时其他民族和部落利用王权衰微的真空期争取自身的资源和权利。一旦国家发生内乱,民族国家整合的前景必将黯淡,而往往在动乱中会再次涌现出善于利用各种局势的重要政治人物,他们成为国家再次统一的关键因素。
内部殖民主义视野下的阿富汗君主国家治理
上世纪60 年代墨西哥人类学家冈萨雷斯·卡萨诺瓦和鲁道夫·斯坦夫海根提出了内部殖民主义理论 (Interal Colonialism)。内部殖民主义理论是与新殖民主义(Neo-Colonialism)同时兴起的,后者的出现影响了这一理论的提出。
从20 世纪60年代开始以德·弗兰克(Gunder Frank)和沃尔特·罗德尼(Walter Rodney)为代表的世界体系论学者在各自的著作中均强调了在全球范围内新殖民核心地区与其外围依附地区之间存在着经济上的非对称性。这种所谓的世界体系或多重世界体系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剥削和压榨的场所。
发达国家一方面掠夺外围地区的各种资源的同时不断壮大其本土经济基础即本已雄厚的经济实力。这些被掠夺的殖民地区即“外围地区”与位于其本土的“核心区域”二者间形成的鲜明的发展程度的差异。著名非洲史学者罗德尼在其著作《欧洲如何使非洲落后》中系统的提出了经济剥削是造成殖民主义在历史上持续发挥影响的最关键因素。
进入 20 世纪第三波民族主义浪潮之后,殖民主义并未消除而是被称为“新殖民主义”。这种新历史背景下的殖民主义的典型特征依然是控制压迫与剥削。不同国家、一国之内各民族之间、不同地区或者是不同种族、肤色以及文化背景的民族之间的这种关系是 20 世纪新历史背景下出现的最具代表性的现象。
新殖民主义的概念出现以后,很快便被运用到同时兴起的内部殖民主义概念之中。在实行内部殖民主义政策的国家中,中央政府的统治手段类似国家之间或国家对依附的地区实施的旧式“帝国殖民”政策。政府往往扮演了殖民国家的角色,将殖民手段直接复制到一国之内。内部殖民的原理与思路与前者基本一致。
内部殖民主义的对象一般为一国内资源相对丰富、文化形态与主体民族存在鲜明差异的地区。因此内部殖民主义是指具有强大威慑力的中央政权在国家内部经济上或者政治上的强势地区扮演着殖民者的角色,通过吸附被殖民区的资源形成利润,造就新兴的发达阶级和发达地区。
国家内部存在的这种不同地区之间由统治政权人为制造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成为内部殖民主义的鲜明特色。这种关系不能用常规的二元化理论、城乡关系理论和阶级关系理论来解释。
内部殖民主义观点认为阿富汗近代国家的是在强势领袖的宗族集团中构筑了部落联盟。
该组织通过民族清洗、强制安置以及杀戮其他部落领袖的方式将其他民族与部族并入国家当中。与此同时,成立的政府提升具有主导性地位的而部落的地位而打压其他敌对的民族与部落,其常用的手段是大力推广以普什图族为中心的政策。这项政策否认其他非普什图种族语言集团的地位。
妥协平衡论视野下的阿富汗君主国家治理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巴菲尔德关于阿富汗国家构建与治理的症结时认为阿富汗国家像是一块“瑞士奶酪”。奶酪平整的区域相当于政府权力所能辐射的地区,而隆则代表了阿富汗遍布国内的部落与民族。二者之间的和谐共处对于国家的建构与发展至关重要。
只要那些隆区域的部族聚落不挑战政府的权威,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一直生活下去。假如地方各部族敢于挑战中央政府的权威,政府将采取措施惩戒其许逆的行为以表示反抗政府将遭遇极大的代价。君主采取这统治思路的目的在于威慑广大民众及其地方领袖,迫使其遵守现行政治体制的情况下接受君主的统治。
地方部落与各民族及国家呈现出相互妥协与平衡的格局极其微妙。一方面各部族运行的体系与国家政权体系并行,在王权发生更迭时本身受到的冲击较小代表地方的各部族影响了中央权威的推行。部落领袖或长老往往主导着各部落内部事务同时担任若与政府沟通的中介。
另一方面,国家的运行离不开各部族所提供的税收、军队等各种保障。各种资源的分配和协调需要国家的有效运行。国家秩序在初步建立或者在经历了内乱重新稳定后,政府为了树立自身的影响往往需要搭建与各部族之间沟通的网络和平台。这种状况往往在阿富汗君主制时代反复出现。
君主制的历史证明凡是统治政策推行较为成功的君主往往需要和部落首领及宗教领袖进行妥协和合作,从而形成一种相对和谐和稳定的局面。国家需要在涉及税收、军队、宗教等主要领域内部与各部族进行利益的交割和分配。双方利益的达成便意味着政权和社会的稳定。
虽然部族体制往往扮演着王权既笼络同时又成为被打击的对象但其并非王朝更替以及终结的决定性因素。影响君主制变更的往往是普什图部落中的精英分子和领袖。他们是王权极力争取和拉拢的对象。当王权逐渐扩大并处于稳固时,掌握国家权力的除了王室宗族外还有一部分则是是从各部落中脱离出来的上层精英分子。
他们与王室贵族达成了权力共享和分割的共识。由于他们对于王权的认同度远远低于前者,当国家出现动荡时他们往往从权力体系中分离出来并且扮演着王权掘幕人的角色。他们在挑战王权的过程中也会从各部落中构筑关系网络,构筑属于自身的认同和同盟直至夺取国家权力。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