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6年5月30日,北京城内发生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大爆炸,这场灾难造成超过两万人死亡,且遇难者大多赤身裸体,这一现象令当时的学者和科学家感到困惑不已。

据《天变邸抄》记载,当日天空晴朗,突然间,从东北方向传来巨响,随后京城西南角升起灰烟,房屋开始摇晃。紧接着,一声巨响,天空变得昏暗,如同黑夜降临,众多房屋被夷为平地。爆炸影响范围从顺城门大街到刑部街,从平则门南到西边,长达三四里,波及十三里,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爆炸的声响甚至传到了河西务、通州、密云、昌平等地,连数百里外的遵化、宣化、大同、山西广灵县及天津等地都感受到了震动。京城内,即便是未受伤害的人,房屋也多有震裂,人们惊慌失措,象房倒塌,大象逃逸。天空中出现了各种奇异的云彩,有的如乱丝,有的五色斑斓,有的如黑色灵芝,冲天而起,久久不散。

在这场灾难中,两万多居民或死或伤,断肢残臂随处可见,尸体遍布,空气中弥漫着恶臭,惨状难以言表。爆炸还导致人畜、树木、砖石等物体突然飞升,去向不明。据说,这场“碎尸雨”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木头、石块、人头、断肢以及家禽尸体纷纷从天而降,特别是在德胜门外,落下的人臂、人腿尤为多。

当时,皇帝明熹宗正在乾清宫用餐,突然间宫殿震动,他立刻冲出宫殿,直奔交泰殿。在逃命途中,一名近侍因头部被飞瓦击中而当场死亡。紫禁城内正在修建大殿的工匠,有两千人因震动而从高处坠落,无一生还。

皇贵妃任氏宫中的器物纷纷坠落,而襁褓中的太子朱慈炅也在当天不幸身亡。关于这次大爆炸的情况,在《明实录·熹宗实录》、《国榷》、刘若愚的《酌中志》、《帝京景物略》、《宸垣识略》等史书中都有详细记载。特别是《天变邸抄》,作为当时的官方邸报,对这次灾难的描述尤为详尽。

天启大爆炸之后,明代社会动荡不安,人心惶惶。人们普遍认为这是天谴,是对朱明王朝的惩罚。朱由校无奈之下,颁布了“罪已诏”,自我批评,并亲自前往太庙进行祭祀,要求所有臣子穿着朴素,努力工作,深刻反省,以期国家的长治久安。

在这次大爆炸中,还发生了一些超常现象,如一些未受伤的人衣物被全部脱去,赤身裸体。史书中记载,人们的衣服突然消失,而后来在西山发现了大量衣物、器皿、首饰、金银和鞋袜。

关于这场大爆炸的原因,至今专家们仍意见不一,有地震、陨石、飓风、龙卷风、火药爆炸等多种说法,但没有一种能够全面解释这场灾难。

地震和陨石的说法难以成立,因为史书和民间资料中都没有关于地震和陨石坠落的记录。而且,大爆炸前一年,京城发生了大旱;前一个月,有鸟在观象台哀叫;前半个月,出现了霜冻;前八天,天空东北方出现了旗状云彩,先是白色后变紫红;前两天,空中出现了黑色乌云。这些现象与地震预兆相似,但无法解释爆炸中的火光现象。

有人猜测是阴兵借道,即地府中的鬼差需要借道阳间,如果有人阻拦,就会发生灾难。据说,爆炸前一晚,一位算命的人看到了一辆马车和一行人,车夫脸色苍白,马车上挂着人头,算命人吓得带着母亲逃跑,第二天就发生了大爆炸。但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另一种说法是火药爆炸。据史书描述,当时的破坏力远超3000吨火药的直接爆炸。王恭厂存有大量碳粉、硫磺等原料,可能超过万吨。第一次爆炸可能是地下库房爆炸,现场有两个巨大的深坑,声音低沉,屋宇震荡,这是地下爆炸的特征。爆炸导致大量未燃烧的原料和火药颗粒被抛到空气中,引发了灾难性的粉尘气溶胶爆炸。

还有人认为,这场大爆炸与核爆炸非常相似。记载中提到,有蘑菇、灵芝状的云柱直竖在京城西南角,与核爆炸的蘑菇云非常契合。而且,爆炸中心没有损伤,但周边受损严重;有很大的冲击波并伴随着火光和爆炸声;爆炸范围也非常广,这些现象与核爆炸如出一辙。但这种说法显然缺乏依据。

天启大爆炸中的一些奇异现象,如部分人被脱去衣物,科学家认为可能是由于高真空负压环境引起的。爆炸瞬间产生的高真空负压环境可能导致人们肉体和衣服间的空气猛烈膨胀,衣服鞋帽被膨胀的气体冲掉或撑坏。加之当时天气炎热,人们穿着单薄,更容易受到影响。

这场大爆炸与古印度的“死丘事件”和俄罗斯的“通古斯大爆炸”并称为世界三大自然谜团,至今仍未有合理的解释。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场灾难被视为“天降不详”、“明朝灭亡之兆”,明朝也在大爆炸后的十八年灭亡。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