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金扫帚奖新鲜出炉,导演陆川拿奖拿到手软,狂揽最令人失望影片、最令人失望导演、最令人失望编剧三项大奖。

不知道他会不会像王宝强一样亲临现场。

我算是被陆川的《749局》弄出了应激反应,看到他的名字本能地就想躲。

比如最近播出的悬疑剧《借命而生》,我就一直犹豫要不要看。最终出于职业习惯,我还是看了这部剧。

看过之后我得承认,可能因为之前的期待值太低,所以这部剧的观感居然不错。

对于陆川来说,拍悬疑剧,不是挑战,而是回到了舒适区。

导演的青春记忆

YIQIYINGCHUANG

《借命而生》会让人想起很多电视剧,故事背景让人想起《漫长的季节》,秦昊和史彭元让人想起《隐秘的角落》,千里追凶又让人想起《三大队》。

但说实话,悬疑剧拍到今天,已经形成了某种经典叙事,比如把故事放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地点最好是东北。再比如把故事设计成一场跨越年代的悬案。

《借命而生》也不能免俗,国产悬疑剧的这些经典套路这部剧全都有。如果说陆川拍出了什么差异化,那就是九十年代那部分很写实。

对于陆川来说,那个年代的故事也属于他的舒适区,他和剧中的徐文国、姚斌彬兄弟俩年龄相仿,他的青春刚好经历了当年发生的一切。

这可能就是很多观众觉得这部剧前半部分比后半部分更好看的原因。陆川拍九十年代那段故事,是在怀旧。

比如刘芬芳肉联厂职工的身份,在那个年代很吃香。当杜湘东请徐文国和姚斌彬持猪耳朵和猪蹄儿时,徐文国就羡慕地说你家肯定有人在肉联厂工作。

在食物匮乏尤其是凭票供应的年代,人们日常不可能购买猪耳朵、猪蹄这类“奢侈品”。除非肉联厂有人。

再比那个年代国营工厂的一个特色部门保卫科,那是一个权力很大的部门,他们甚至一度拥有持枪权。

当然随着国企改制,他们也是被时代淘汰的一群人。祖峰的《老枪》和段奕宏的《暴雪将至》讲述的都是这样的故事。

还有孙永红一家的居住环境,并非夸张,而是四十年前很多家庭的真实写照。那时候一居室两家住的情况比比皆是。

在商品房市场开启之前,唐尧鑫父亲所掌握的房子分配权就是孙永红一家改善生活唯一的出路。

还有那份让人闻之色变的下岗名单。前一刻,你还是人人羡慕的国营工厂职工;后一刻,你可能就会生活无着,前途渺茫。

而这一切,就构成了那个看上去粗粝、残酷却又充满机遇的年代。陆川是那个年代的经历者,他把这一切很自然地融入电视剧,成为故事的底色。

老男人的白月光

YIQIYINGCHUANG

很多观众看过电视剧之后,都会对刘芬芳这个人物感到困惑, 她偏离主线之外,好像是导演硬要加进去的爱情戏。

但如果你把这部剧看作是导演的怀旧之旅,那故事里就一定会有承载那个年代美好的人和事,而这个人就是刘芬芳,这个事就是她和杜湘东的爱情,纯真,唯美。

导演应该很怀念那个年代为了爱不顾一切的女性,故事里的刘芬芳和孙永红都是这样的形象。

只不过孙永红迫于现实困境选择了妥协,而刘芬芳则从始至终,成为了剧中唯一的那朵白莲花。

刘芬芳一登场便是先声夺人,导演先安排了一个胖胖的女工,让杜湘东先误以为她就是刘芬芳。

正当杜湘东转身要走的时候,镜头转向了刘芬芳的脸,巨大的反差让杜湘东一见钟情。

紧接着,导演又展现了刘芬芳的强悍,手起刀落将一头猪一劈两半,然后扛着半扇猪肉放在了案板上。

这也反映了刘芬芳的性格,直接,干脆,不拐弯抹角。所以当她看上了杜湘东,直接就展开追求,有误会就解释,被拒绝就反复找。

下决心结婚也是一往无前。她说“我要跟杜湘东提结婚”,女同事笑她“怎么能你提?”,刘芬芳一脸认真:我为什么不能提?

最后刘芬芳主动帮杜湘东要了结婚申请表,一个人包办了结婚的所有流程。

看出来了吗?刘芬芳就是老男人们的一个迷梦。就像高晓松口中的大飒妹,你打仗她给你递板砖,你残废了她照顾你一辈子。

这样的女性形象,是一众老男人导演绕不过去的情结,冯小刚的电影里有,管虎的电影里有,姜文的电影里也有。

这恐怕也就是导演执意要刻画刘芬芳这么一个与案件关联不大的人物的原因,他同样想要把他心心念念的女性形象塑造出来。那是一个粉红色的回忆。

只不过这样形象,恐怕不会被如今的女观众们接受:主动追求就算了,还牺牲那么大,还为了怀孕丢了命,凭什么啊?意淫呢吧?你们配吗?

杜湘东自然是不配,所以他为刘芬芳守一辈子活寡。

因为有那个年代和“美好”的刘芬芳,至少成就了《借命而生》半部好剧。而没了怀旧滤镜和导演亲身经历的加成,这部剧的后半部分乏善可陈。

但必须承认,这已经是陆川近年来所提交的最好的作品了。

双双走进舒适区

YIQIYINGCHUANG

很多人说这一把陆川把秦昊给坑了,其实不然,陆川反而帮助秦昊返回了舒适区。

看过秦昊太多电视剧之后,我们几乎快忘了他文艺片小生的最初身份。甚至对他的表演有些审美疲劳。

实际上在很多快节奏电视剧里,你能够感受到秦昊表演时的尴尬,他的气质和演技始终在被浪费(《漫长的季节》是个例外)。

同样放不下文艺范儿的陆川则给了秦昊发挥的空间。大多数悬疑剧里不可能存在的慢节奏、大特写在这部剧里比比皆是,这就让秦昊那张文艺的面孔有了安放的地方。

当然,他们俩舒服了,观众却未必舒服。看个电视剧,你搞这么慢的节奏,搞那么多无效的镜头干什么玩意?我们又不是文艺青年。

然而这就是陆川的风格,比较zhuangbility。你就想,有几个电视剧导演会在片头打上“xx导演作品”?这是有多敝帚自珍?

话说回来,《借命而生》也的确给了陆川证明自己实力的机会。尽管拍出了《749局》这样的超级大烂片,但这并不意味着陆川一无是处。

至少悬疑剧这条赛道,曾经正是陆川杀进娱乐圈的初舞台。那部豆瓣评分8.5分的《黑洞》,就是陆川编剧。

《黑洞》剧照

还有那部让他一战成名的《寻枪》,无论是悬疑性、文学性还是艺术性,都达到了不俗的水准,真的是出道即巅峰。

当然,由于后期作品的拉胯,也让人开始质疑陆川的早期作品是否出自他手?《黑洞》的剧本有没有他父亲的帮助?《寻枪》的拍摄是不是被姜文“抢班夺权”?

《寻枪》剧照

这样的质疑陈凯歌也曾经遭遇过,但我还是相信他们二位的才华。

他们只是被商业的浪潮冲昏了头脑,去尝试那些高投资、高风险但他们却并不擅长的题材,以期获得超高的票房回报。结果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749局》海报

当尝试接连失败,陆川便只好回归成本更小,他也更擅长的悬疑剧领域,来一次电影导演的“降维打击”。

《借命而生》至少证明,在自己的舒适区里,陆川还是能够拿出完成度不错的作品。

而要想彻底扭转口碑,除了作品之外,陆川恐怕还需消除网友对他过往言行的反感。我觉得,金扫帚颁奖礼是个不错的机会。

作者 | 牛角

永远的新文化报评论员

排版丨阿塔

「注: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

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

益起映创的新老朋友们:

我们专注影视教育12年,提供300+门课程覆盖电影全产业链,助力超100万爱好者与从业者成长。现在发起"学电影"用户调研,填写问卷即赠100元课程券。您的意见将帮助我们更好陪伴电影人"一起硬闯"!

扫码填写问卷(1分,领取福利>>

益 起 推 荐

关 注【 益 起 映 创 学 堂 】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