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外国总理,来中国干什么?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访华,刚到上海,就发表了如下言论:澳大利亚不支持任何一方对台采取单方面行动,也不支持台岛现状发生任何变化…   直白点说就是,澳大利亚不支持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好家伙,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哪里轮得到你一个外人指手画脚!然而实际上,这也是澳大利亚在中美夹缝中求生的无奈之举。   先说说最直接的经济账。中国连续15年是澳大利亚最大贸易伙伴,2023年双边贸易额近2300亿美元,澳大利亚每三块钱出口就有一块钱进了中国腰包。前几年莫里森政府跟着美国瞎折腾,又是炒作“中国威胁”又是限制中资,结果中国反手对澳大利亚大麦、葡萄酒、煤炭等产品加征关税,澳大利亚农民和矿主直接叫苦连天。   阿尔巴尼斯上台后,第一件事就是派外长黄英贤来北京“破冰”,这两年中国逐步解除了对澳大利亚肉制品、龙虾等产品的进口限制,这次访华双方又签了自贸协定审议、旅游合作备忘录等一堆文件,力拓、必和必拓这些矿业巨头的高管跟着跑断腿,就是想把被耽误的生意抢回来。   但经济账好算,政治账难算。澳大利亚毕竟是美国的铁杆盟友,美澳同盟从二战延续至今,美国在澳大利亚有军事基地,双方还搞了AUKUS核潜艇项目。最近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科尔比到处煽风点火,逼着日本和澳大利亚表态“台海有事怎么办”,说白了就是想把盟友绑上美国的战车。   阿尔巴尼斯要是真跟着美国喊“挺台”,中国分分钟能让澳大利亚的贸易顺差缩水一半;可要是完全不理美国,又怕被踢出“小圈子”,以后在亚太安全事务中没话语权。所以他在上海的表态特别讲究:既重申“一个中国政策”,又强调“不支持单方面行动”,这种“各打五十大板”的话术,其实是在给美国看——我没完全倒向中国;同时也是给中国听——我没公开支持“台独”。   以前澳大利亚觉得“安全靠美国,经济靠中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可这两年美国的表现让他们寒了心。特朗普政府对澳大利亚加征钢铁关税,拜登政府在核潜艇协议上反复扯皮,最近又施压澳大利亚增加军费,甚至想让澳大利亚为美国的“印太战略”当炮灰。   反观中国,虽然在南海、台海问题上态度强硬,但始终强调“合作共赢”,这次访华期间,中国不仅和澳大利亚续签了旅游合作协议,还同意在绿色经济、气候变化等领域开展对话,这些都是澳大利亚未来经济转型的关键领域。   更有意思的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研究显示,中国对澳大利亚的技术投资能降低当地生活成本,而美国却在关键矿产加工环节依赖中国技术。这种现实落差,让澳大利亚越来越清楚:跟着美国喊口号换不来真金白银,和中国合作才能实实在在赚到钱。   不过,阿尔巴尼斯心里也有本难念的经。澳大利亚国内亲美势力不少,反对党天天盯着他的一举一动,生怕他“卖澳媚中”。这次访华前,美国媒体就炒作“阿尔巴尼斯还没见特朗普就先访华”,暗示他“对华软弱”。所以他在台湾问题上的表态,既是给国内鹰派一个交代,也是在试探中国的底线。中国当然不吃这一套,王毅外长会见黄英贤时明确指出,“台湾问题是中澳关系的政治基础”,言外之意就是:想和中国做生意,就得先把立场站稳。阿尔巴尼斯这次访华,虽然没拿到中国对澳大利亚龙虾全面解禁的承诺,但至少让中澳关系回到了“斗而不破”的轨道上,这对双方来说都是阶段性胜利。   说到底,阿尔巴尼斯访华,是澳大利亚在中美战略博弈中“走钢丝”的一次尝试。他既要在经济上抱紧中国的“大腿”,又要在安全上不惹美国生气;既要安抚国内工商界的诉求,又要应付反对党的攻击。而中国的应对策略也很清晰:以经贸合作拉拢务实派,以战略定力震慑投机者,用“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方式,让那些想在中美之间两头吃的国家明白,中国的核心利益不容侵犯,而真正的合作,永远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 #MCN微头条伙伴计划#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