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三镇位于长江中游地区,武昌、汉口、汉阳三镇构成了武汉市最为基本的雏形。作为长江中游的重要都城,武汉在中国古代王朝几乎鲜有提及到它的军事地位,这种情况大致延续到近代以来才真正的开始得到改变。 武汉三镇的地理位置 武汉三镇从大的视角来看,可以说被众多的山脉所拱卫,这些山脉几乎彼此相连通,仅在武汉三镇的长江流向处有一个水域通路,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武汉也适合作为都城。 吾知天下之势,且在东南矣。彼武昌者,自守或有余,攻取或不足。且夫阳逻既下,而道出武昌之东门;嘉鱼可来,而敌在武昌之南渚。汉口之重兵,吾虞其未可专恃矣。 只不过,我们将武汉三镇的视角拉近,武汉三镇的外围全部为水系所环绕,这些复杂的水系虽然能够为武汉三镇提供良好的交通条件,毫无山脉依靠的三镇却无法形成一道天险坚城,更多的时候,它常常成为各大势力攻之即破的三座城池。

因此,武汉三镇地区在中国古代王朝中从来没有成为一座真正的都城。 武汉三镇虽然是紧邻的三座城池,却因为长江流域的阻隔作用,无法有效的形成联动作用,更多的时候,这三座城池仅仅是作为三个独立城池防守外来军事力量的入侵。 长江流域的割裂因素让这三个重要的军镇无法发挥重要的军事作用。 武汉三镇两水系 水域往往是一座王城,或者说一座军事要塞得以存在的基石。西安、洛阳、北京、南京,这些地方能够成为都城不仅仅是因为能够以高大的山脉为天然屏障,更为重要的是它们周围往往都有漫长的水系所环绕。 凭借这些水系,不仅能够得到源源不断的水源供给,有时候还能够成为一座王朝的天然屏藩,洛阳、南京曾经两个重要的古代都城,它们的北翼分别有黄河、长江所拱卫。 在武汉三镇的外围同样也具有这样的水系,武汉三镇则分别贯通着两条重要的水系: 长江和汉水。

长江水系自古以来为江南地区的天然军事屏障,它虽然不能成为江南地区绝对的战略屏障,可是凭借其和淮河水系的联动作用,长江水系能够很好的屏藩江南大地,恩泽四方子民。江淮防线更是一度成为北方游牧民族难以逾越的鸿沟,南方的割据政权也得以凭借江淮防线的阻隔阻隔作用安然偏安一隅。 长江这条水系从上游、中游、下游一直都占据着重要的军事作用,沿岸的众多据点更是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汉水,自陕西白河县流入界,经郧阳府城南,又历均州及光化县之北、城县之东,又东至襄阳府城北,折而东南,经宜城县之东,又南经安陆府城西,荆门州之东,复东南出,经潜江县北及景陵县南,又东历沔阳州北及汉川县南,至汉阳府城东北大别山下,会于大江。 汉水不仅贯通北翼重要军事重镇襄阳城,还最终从武汉三镇这里汇入长江。值得注意的是,汉水的入江口恰好为武汉三镇的中心点上,也许这个入江口恰好是一个天大的巧合,可它却成为了一个完美的中心点。 地位的转变 湖广之形胜,在武昌乎?在襄阳乎?抑在荆州乎?曰: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以东南言之,则重在武昌。 武汉在中国古代存在感并不高,各种缘由虽说很复杂,可能短时间内很难理论清楚。但是要从政治因素单方面来阐述,就变得相对简单。这方面原因是早期王朝政治重心集中在长安、洛阳、开封为主的东西轴线上,这种复杂的政治因素导致长江流域人为开发程度并不高,或者说还未有效的进行开发,人口密度也并不稠密,农耕经济大战极为缓慢。

晋朝时期长期的内部战乱,外族入侵,中原大地饱尽战火的摧残,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 曾经的衣冠南渡,让长江流域地区迎来了大量的人口,长江流域得到了大规模的开发,人口的迁移也进一步促进了武汉三镇地区的经济发展,紧邻长江流域的武汉三镇也得到了全新的发展。 只是,因为北翼的襄阳重镇,武汉三镇很少能够在长江流域独占鳌头,占据着重要的军事地位。 武汉在古代是个幸福的城市,更多的军事交锋集中在北翼、东翼两个重要的区域,因为这块区域几乎很少面临大规模的军事入侵,也很少能够受到战争的荼毒。

北翼一带的军事压力由铁城襄阳城所捍卫,自古以来所有的军事交锋都集中于襄阳一带,武汉北翼也得以免受战火所洗礼。 东翼一带的军事压力由南京城完全承担,战事更多时候集中在江淮一带,南京都城这两块重要的区域。 这些复杂的军事因素在一步步的削弱武汉三镇的军事地位,并刺激着武汉三镇转向特殊的经济作用。 武汉三镇外围有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两个重要的经济平原地带。这两块平原地带因为自身水域作用,附近的平原地区得到了有效的灌溉,它们存在的价值不仅能够直接提高武汉三镇的经济作用,让此地成为江南地区重要的经济财源地。

尤其到了近代以来,流域经济渐渐反超陆地经济,武汉三镇得以迎来了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这段时期的武汉三镇一度成为重要的经济重心,乃至是牵动王朝命运的经济重心。 今天,曾经的武汉三镇的称谓早已经不复存在,更多的时候,大家都统称为武汉。这三个曾经见证了太多历史岁月的三镇称谓渐渐彻底淡出人们的视线,也在渐渐淡出人类的记忆。 不过,不管是曾经,还是以后,武汉这座城市在经济方面所做的贡献始终应该被人们所铭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