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的ChatGPT到今年的文生视频生成应用Sora,智能化内容生产技术迅速迭代,在金爵论坛、电影市场和银星大堂的咖啡厅,这几天耳边总会闪过“AI”的声音。

那么,进入充满想象的人工智能时代,电影创作会有怎样的变化?昨天上午,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科幻电影周在松江开幕,在主题论坛上众嘉宾带着问题,也带着思考而来。

技术更新 向前迈了一大步


“2019年我监制了一部电影(《决胜时刻》),最后的片段是1949年开国大典的彩色影像,当时修复团队告诉我们,人工智能修复跟传统的CG修复不同,它是数字化充分抓取、重新编码,可能产生一个极大的变化。”知名导演、编剧、监制黄建新回忆说,他看到修复版的那一天非常吃惊,“确实完全变了。后来电影首映,观众也为了这一段鼓掌,称赞从来没看到过这么清楚的开国大典。那次经历让我觉得人工智能在电影的影像表现力上已经向前迈了一大步。”

未来已来,科幻作家王晋康坦言:“我在20世纪九十年代创作《生命之歌》时写的AI,它还是以孩子的目光仰视人类社会。我现在写的小说中,AI已经是俯视人类了。”从实际操作层面,动画导演、机甲设计师河森正治毫不讳言技术带来的改变:“在动画创作上,之前都是用人工手绘。现在我们可以用AI技术让它呈现很多选择,给出很多独特的设计,我们再在这个基础上做调整和修改。”

集成智慧 暂时缺乏创造力


“我们在创作中很多有特点的、个性化的东西,未必符合我们总结出来的创作规律、艺术规律,甚至有的时候,按照传统的观念没有做对的地方,结果反而成了新的艺术上的探索形式,这是现在我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不太容易得到的。”尽管科技带来了高效,但导演、编剧董润年也指出了AI的不尽如人意处,“人工智能在生成一个画面的时候,我希望能生成超出人类想象的东西。最初还有可能出现,但现在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少了,它越来越像一个平均创造力的人类所创造出来的东西。”他说,现在的AI是整体性的智慧,它是通过互联网,把所有的智能单元结合在一起,它没有作为个体的、在生活中的很鲜活的经历。“尤其程序员、工程师又大多并不理解艺术和视听方面的语言,在设计时只能抓取网上能够找到的所有视觉素材进行分析总结,而我们做艺术创作的人又不了解设计程序时的逻辑思维。这就需要双方沟通,互相能够理解对象的思维,才能够使得这种通用人工智能,至少在某一部分更能够理解我们对视觉、视频或艺术的需求,才可能达成一致。”

边做边试 AI终要服务于人


“我们做技术的,有时候缺乏艺术创作的经验,有点纸上谈兵、闭门造车的感觉。”作为AIGC数字化内容生成领域专家,人工智能青年科学家戴勃也来到了现场,“科技+电影,要真的结合在一起,就好像40年前的计算机动画制作系统,其实也是一边做,一边尝试着用,一边升级,一直到最后找到大家都觉得很好的状态。”他说,希望AI能够做交互,做数字世界的模拟,“这就是大家之前常说的‘元宇宙’的概念。或者,AI要最终服务于人,服务于人如何与人更好地交流、跟世界交流、跟以前的人交流或是跟不同情绪下自己的交流,我们希望AI能够做到这些。”

中国电影家协会科幻电影工作委员会会长王红卫表示,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技术更新,结合现在所有的受众对娱乐方式的新需求,很可能会催生一些全新的叙事艺术、叙事体验、场景体验的艺术,“它可能跟既往经验有关,也可能完全不一样”。对于未来,黄建新说:“我认为新一轮的AI(发展),一定会对人类的生活水平提高产生重要作用,但它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困惑,一种很复杂的感受。面对它的时候,我们充满了好奇和求知欲望。因为我们有好奇,我们就想知道;我们知道了,我们就想使用;我们使用,就跟它产生了很多关系。所以人工智能对电影来讲,它是我们最好的朋友。”(新民晚报记者 孙佳音)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