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艺术加工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120万的拆迁款让叔侄大打出手!北京一女子在大伯家白吃白喝3年整,这边正上演着叔侄情深的戏码,却突然传来大伯家要拆迁的消息。
侄女突然狮子大开口,要分拆迁款!大伯又是怎么应对的?亲情是不是真的在金钱面前不堪一击?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场叔侄大战是怎么解决的?
2017年,魏女士的父亲给自家大哥打电话,“哥,咱们家纪华马上就要高考了,你也知道老家这种小破地方根本没有什么出路,我想着能不能让她先上你家住一段时间。”
魏大伯一脸茫然,高考和住在哪儿有关系吗?
很快,魏纪华的父亲就给他解释了,“我听说北京这边高考分数线低,我想着就让纪华先把户口落到你名下,怎么说先让孩子考个好大学啊,以后也好有出路。”
魏大伯没第一时间答应下来,自己虽然在北京生活,但也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人家。
他只是个很普通的建筑工人,光靠这份工资养活自己一家四口就已经很困难了,再多个侄女过来那不就是多张嘴嘛。
可是弟弟这辈子都没有开口求过他,自己也是当父亲的,为儿女考虑也没有什么不行,“行!你让纪华过来吧,我这边儿虽然不能让她大鱼大肉的吃着,但绝对不会苦了孩子。”
“哥!弟弟一辈子记得你的情分!”
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侄女魏纪华搬过来当天魏大伯和自家老婆还特地请了一天假,就是为了给侄女落户。
以后啊,老魏家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从来都没有差过魏纪华,比起侄女,魏大伯更是把她当成了亲生女儿来看待。
“大伯,你就放心吧,以后我考上了好,大学毕业了之后有好工作一定会孝顺您的!”
魏纪华知道大伯对自己好,所以经常开口说这样的话,不过大伯似乎并没有太在意,“我跟你爸爸是亲兄弟,你就把这儿当自己家吧。”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魏纪华还真的就这样心安理得的在大伯家里住下了,这一住就是住了三年。
她在北京念大学的这段期间,除了生活费是家里给,剩下所有开销都由大伯负担,一整个就算是白吃白住。
魏大伯也因为和自己的弟弟是亲兄弟,所以一直都没好意思开口管弟弟要伙食费。
后来魏纪华读完书可以工作了,就搬出去住了,他们家的经济压力也减轻不少。
结果没过多久,魏大伯家要拆迁,这消息肯定是高兴的,因为魏纪华的户口落在了魏大伯的名下,所以当时拆迁的时候就多分了45平,不仅如此,还有个购房指标。
魏大伯这下子高兴的不成样子,立刻给自己弟弟打电话,“我们家要拆迁了,你知道吗!纪华的户口落在我这儿,不仅多给了45平,还有指标可以买房子呢!”
“北京这边是大城市,而且以后发展肯定好,不如你就趁着这个机会,拿这45平的钱,自己再凑一点儿,给纪华买个房子也好在这儿安家落户。”
魏大伯真的是站在一个长辈的角度,为自己的侄女考虑。
结果弟弟却拒绝了,“这几年纪华在你们家白吃白住,而且当时你要是不答应让她落户,她别说留在北京工作了,连能不能考上大学都是个问题。这钱我们不能要。”
魏大伯看起来好像还要说什么,但是却被弟弟给打断。
“咱俩不用亲兄弟明算账,可当时你们家也不算富裕,哪怕是拆迁了,变有钱了,我也不能白白的占自己大哥便宜!这钱不用给纪华,就当对你的感谢费了!”
魏大伯听到这句话实在是不好拒绝什么,就只能点头答应了,因为这件事情兄弟俩已经决定好了,所以就没有特地去通知魏纪华。
魏大伯把多出来这45平给的拆迁款就分给了自己的孩子。
又过了很久,魏大伯的弟弟去世了,魏纪华在给父亲处理后事的时候,偶然得知了当年大伯家拆迁居然还有自己一份儿。
她心里那叫一个委屈,“爸爸凭什么替我做决定!我也想要在北京有房子,而且当时我户口落在那儿,这45平的拆迁补偿就应该给我。”
魏纪华打听完之后发现这45平一共给了120万,她坐不住了,风风火火的就去了大伯家要钱。
魏大伯看着来势汹汹的侄女吓了一跳,他当时早就把钱分给了自己的孩子,而且现在孩子早就拿这笔钱有的买了房子,有的买了车子,还有的花了,根本凑不出120万。
“当年这件事情我是给你爸爸打过电话的,你爸爸说了,这些钱就当你在我们家住三年还有让你落户考大学的补偿了。”
魏大伯磕磕巴巴的解释,生怕侄女一不小心误会了什么,或者觉得自己别有用心,要侵吞这部分拆迁款。
“我爸说不要就是不要吗?他没有能力为我做决定,而且这笔钱本来就应该是我的,你们现在必须还给我,不然的话我要去法庭!”
魏大伯听到这句话,只觉得自己全身上下的毛孔都被冷水灌满了,他这些年来把侄女当成亲生女儿来对待,没想到侄女居然为了120万说出这样伤人的话。
“如果你真的要告上法庭的话,我们也没有什么办法。”
从法律上来看,《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在拆迁补偿款上特地标明了这种补偿款是针对房屋所有权人。
魏纪华当时虽然成功的落户到了魏大伯家,但并不是房屋的产权人,在法律基础上本来就不占优势。
而且当时魏纪华的父亲已经说过要让魏大伯自己处理拆迁补偿款,也明确的表明了这45平的补偿款不要。
《民法典》里就有关于赠与合同做出了规定,赠与人可以将财产无偿的给受赠人,只要对方点头同意,这合同就算是生效。
而且当时魏纪华落户的时候未成年,魏纪华他父亲有权去处理这件事情,而且从魏纪华当父亲说要放弃这笔钱的时候,120万就是魏大伯的。
而且从情分上来看,魏纪华在自家大伯家里白吃白住了三年整,魏大伯不可能只给她提供了食物和住宿,偶尔还会塞一些零花钱,也会给予亲情上的关怀。
从始至终,魏纪华没有给魏大伯任何回报,如果只是按照情分上来看,她也不应该拿这笔钱。
魏纪华风风火火的就把自家大伯给告上了法庭,法庭上的她早已被金钱迷失了双眼,根本没有之前那个重视亲情的样子。
“如果不是因为我的户口,他们家根本不可能多拿120万的补偿款,这些钱本来就应该是我的!他们在侵吞我的钱!”
面对自家侄女这副丑恶的嘴脸,魏大伯也是几次三番差一点气的晕过去,“当年为了能把你的户口办下来,是我亲自掏的钱走的关系!你在我家白吃白住的这些时间我没有要过你1分钱,反而贴了你不少钱,你爸都说不要那120万了,现在你居然恩将仇报!”
法官被这对叔侄吵的头疼,根据之前所提到的补偿条例,还有民法典中有关于赠与内容来判决,魏纪华无权索赔120万,这笔钱应归魏大伯一家所有。
至于魏大伯如何支配这120万,无论是要分魏纪华一些,还是全部都给自己的儿女,都是魏大伯的自由。
其实像这样的判决还有很多,大多都是家庭拆迁纠纷的相关案例。
就像是安徽的王亮曾经和叔父因为拆迁房子还有补偿协议,一直闹了整整8年,直到法官进行多方调解,二人才算是冰释前嫌;杭州的一对姓石的父子,这两父子因为补偿拆迁款怎么分配,甚至都闹到了拿农药来威胁对方性命,幸好最后通过街道调委会联合司法所几次三番的来家里沟通这台勉强达成了和解。
而魏纪华这件事,魏大伯最后也不愿意和侄女闹得太糟,主动分给了侄女10万元,魏纪华也知道自己继续闹下去根本讨不得什么好,只能不甘不愿的收下这10万元。
魏纪华拉着伯父大闹公堂的这件事情总算是画下了句号,但法官审判结果也给魏纪华上了一课,做人要严格遵守法律底线,也不能忘记亲情有多重要。
如果真的因为财产纠纷就和身边的亲人大吵大闹,最后走上了对簿公堂的路,在某种意义上不仅会给当事人带来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还会让原本心情变了味道。
就像魏纪华和自家大伯对簿公堂之后,哪怕法官给出了公正的判决,哪怕魏大伯决定自掏腰包拿出10万块,但魏纪华和大伯一家以后的关系到底会如何发展也是可想而知了。
所以为了更好的避免拆迁纠纷,家庭成员其实应该在知道拆迁消息的时候就明确财产应该如何归属和划分,最好再签上协议。
如果真的遇到了什么分歧,也要互相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避免为了钱财连亲情和脸面都不要了。
信息源:
北京一女子在大伯家白吃白住3年,房子拆迁后,她把大伯告上法院,索赔120万--大象微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