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名号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周游列国、著书立说,人生经历相当丰富多彩。在很多人的心目当中,孔子的形象一直是光鲜亮丽的,殊不知,关于他的身世存在很多谜团。甚至还有人议论说,孔子根本就不是"婚生子",更不配受到世人的推崇。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传言流出,主要是因为司马迁的《史记》一书。那么,孔子的身世究竟如何呢? 大图模式
孔子画像 古今文化差异大,"野合"并非未成婚 按照现代人的理解方式,"野合"这个词确实不太雅观,更不符合人们的道德礼法标准。但是,古代人叙述的方式跟现在有很多不同之处,不可妄加揣测。孔子出生在春秋时期,那个时代的人们格外讲究周礼,只有符合礼仪规定的事情,才能称之为"文"。而与之相对应的,便是"野",意思是不符合礼仪规定的行为。再来说男女成婚这件事,古代人讲究三媒六聘合卺良缘。这样一看便非常清楚了,司马迁所说的"野合",是指孔子父母的婚姻不符合礼法,并非是没有成婚便生子的意思。 大图模式
司马迁剧照 首先来了解一下孔子父亲的家事。叔梁纥年轻的时候娶施氏为妻,但几十年过去了,他的妻子只给他生了九个女儿。古代人是非常重男轻女的,因为女人既不能继承家业,更不能像男子那样主持宗族祭祀,他的急迫心情可想而知。为了生下儿子,叔梁纥便纳了一门妾室,没想到却得了一个跛脚儿子。身体有严重残缺的儿子跟女儿一样,不能承家业祭祀祖宗。最后,那个妾侍带着儿子离开了孔家,当时的叔梁纥已经是高龄老人,面对此种情形只能无可奈何地接受。施氏去世后,叔梁纥便娶了颜徵在做续弦,而孔子便是他们婚后生下的儿子。从这个角度来说,孔子的出生名正言顺,为何司马迁会那样评价呢? 大图模式
孔子剧照 原来,古代虽然没有较为明确的婚姻法,但结婚年龄还是有相关要求的。男子的结婚年龄为16岁到64岁,女子则是14岁到49岁,如果成婚的两个人不在这个年龄段,那么就是不符合礼仪规定的婚事,是不被世俗所认可的。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规定,主要还是为了延续香火,不在这个年龄段的人婚后不易有孕,自然就没有成婚的必要。颜徵在嫁过去的时候尚且未满二十岁,但叔梁纥的年龄却超过了64岁,这就是孔子"野合而生"的由来。 总而言之,孔子父母的婚事虽然不符合礼法,但确确实实已经成婚,所以不存在"私生子"之说。况且,颜徵在的家境非常普通,叔梁纥家却是个贵族家庭,年龄差很大也可以理解。 大图模式
孔子剧照 孔子颇受尊敬,《孔子家语》难免矫言粉饰 在记录历史的时候,司马迁这个人向来严谨一丝不苟,更不会畏惧权势不敢说真话。所以,《史记》当中的记载可信度非常高。除了这本著作以外,《孔子家语》中也曾经提到过孔子的母亲,还说她是明媒正娶的续弦夫人。只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孔子家语》的编写者乃是孔子的门生,他们究竟会不会如实记载,那便不得而知了。 大图模式
孔子家语 《史记》中写到"丘生而叔梁纥死",意思就是,孔子刚刚出生父亲便去世了。还有一种说法是,孔子三岁的时候父亲才去世。但无论如何,都说明孔子对父亲的印象并不深刻,甚至有可能根本没有见过面。为了将父母进行合葬,孔子甚至作出过"当街停棺寻找父亲"的举动,最后才终于获得了同乡人的帮助。针对这一点,可以有多重解读: 第一,孔子的父母并没有婚配,所以对方家族不愿意承认他的身份。直到孔子的母亲去世,才不得不碍于颜面将他认回。 第二,孔子的父母的确已经成婚,但族中的其他人意图谋夺家产,所以才利用"成婚年龄不符礼法"这个理由,妄图抹去他的身份。 大图模式
史记
总结:
对于古人来说,认祖归宗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孔子没有合理的身世,绝对不能招揽到那么多的学生。除此以外,外室女子没有与夫君合葬的资格。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母亲,孔子都不得不回归家族。
对于自己的年少生活,孔子常常说"吾少也贱",因此,他收学生的标准非常低,只要对方有好学之心,便可以拜他为师。很多人都将孔子评为"至圣先师",正是因为他的不拘一格。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