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一粒微笑尘,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大山。

每个人都希望拨开迷雾,走上通途。

可总有人,生不逢时,不管多努力折腾,仍旧看不到黎明的曙光。

明朝的唐伯虎,从小努力读书,十几岁就是秀才,二十几岁就是解元,却因为一场莫须有的科考舞弊案,毁掉了前程。

困境之中,唐伯虎自暴自弃过,也慢慢熬过。

如果你感觉熬不住了,就读一读唐伯虎的话,换一种活法。

01

“鸡虫得失心尤悸,笔砚飘零业已荒”:熬不住,是你才华不够。

人生的得失,看起来很重要,其实是微乎其微的。只要你坚持住,失去之后,反而是厚积薄发的征兆。

诗人杜甫也说过:“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

一群小鸡,被主人送到了市场,浑然不知自己变成了商品,还互相争斗一粒米。

当你陷入了低谷,那就看淡得失,坚持拿起笔,写点什么。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一边读书一边记录,把感悟写好,久而久之,你的智慧就超人了。

也许你不再去参加各种考试,但是你的文采,会让自己放光。这是你的气质,也是你谋生的手段在变好。

熬,真的不是死缠烂打,是有技巧的。你可以选择一个人慢慢读书,深度思考,文章 本身就是力量;你可以选择去学技能,在某个行业出彩。

02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熬不住,是你乐观不够。

落魄之中的唐伯虎,才华仍旧被人仰视。

有一天,一个财主请他去写对联。他随手就写下“这个女人不是人;养个儿子会做贼”。

众人看了,惊呆了,财主也马上就掉脸色了。

唐伯虎不慌不忙,往后写——这个女人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养个儿子会做贼,偷得蟠桃供母亲。

一时间,屋里掌声雷动,财主一高兴,就给了赏金。

据说,唐伯虎还给厕所写对联,虽然有辱斯文,但是生活是妥妥帖帖地改善了。

现如今,很多人在熬不住的时候,选择了做卑微的事情,被人嘲讽也没有关系。

有本科生去送外卖,不觉得丢人,而是体验了生活,也为家庭带来了收入;年轻人就做保安,虽然工资不高,但是可以成为人生的起点;男人去城里清理化粪池,脏兮兮的,收入是不错的。

带着干净的眼神看人生,你会发现到处都有转机。那些碍于面子,什么都不愿意做的人,才活得真苦。

幸福是内心的感悟,真的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把快乐请到生命里来,熬的过程,也是风轻云淡的。

03

“风情多少愁多少,百结愁肠说与谁”:熬不住,是你朋友不够。

唐伯虎写了很多的“落花诗”,借助风花雪月来情愫情感。

人这一生,怎么能够没有情感呢?不要以为,落魄的人,就一个朋友都没有,亲人也会离开。

事实上,低谷最能看清感情。离开的人,恕不远送;来帮你的人,也不要拒绝。

唐伯虎在文征明等朋友的帮助下,也有了落脚的地方。也有人爱他,愿意陪同他一起吃苦,建立小家庭。

他还和渔夫做朋友,因此画下了《花溪渔隐图》。

看看我们,是不是有爱人相伴?有没有家人在背后托举你?也有一个朋友,问候你,甚至借钱给你。

没有谁给你钱,也不要怨恨。有人安慰你几句,给你勇气,也是很好的。

不亏待每一份友善,你就能更快熬出头。

只是,我们熬出一点名堂了,不要忘记了回报身边的人。特别是夫妻,一起走过风雨,后来还要一起看夕阳。

04

“人生七十古来稀,前除年幼后除老”:熬不住,是你坚持不够。

岁月蹉跎,在熬的过程中,我们就变老了。

别担心,这个时代,属于你,属于我,最终属于那些寿命长的人,身体好的人。

不管多难,你都不要忘记好好锻炼身体,不要用健康去换取金钱。

你可以这样想,五十岁没有混出名堂,那就等一等,也许六十岁的时候,还有大器晚成的机会。

七八十岁的时候,才取得成绩,不奇怪。有的人,退休之后,才开始做生意;写书。在某个赛道上,混得风生水起。

按照人生的历程,真正能够推动人生的,是从十岁到七十岁,时间足够长了。

如果我们不能“十年磨一剑”,那就相信“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消耗比别人多两倍的时间,熬出去就概率大增。

姜子牙、蒲松龄、刘备等,上半生都没有起色,是下半场才找到方向,一举成名的。你羡慕他们的时候,更要看到他们上半生在积累智慧和人脉、金钱等。

就是人要走狗屎运,起码要去积累狗屎吧?哪有空穴来风的道理。

积累的力量够了、时间够长了,那就能熬过冬天,破壳而出。

05

电视不好看,我们会切换频道;人生不好过,同样可以。

每个人都不会绝对一帆风顺,都有一些时光,是要逆行的。

你要么对着风,使劲往前走。只要你挺住了,那么风过了,你就是赢家。

你要么避开风,在屋里待着。风过了,你就走出去,开始下一次出发。

你还可以借助风,去另一个地方。虽然偏离了方向,但是人生可以变好,也是不错的选择。比方说,在农村熬不住,就顺着村里的打工之风,去城里。

若是你真的不知道如何是好,停下来,能止损,也是好事。

唐伯虎想做官,失败了,却成了画家、书法家、诗人。

你我失败了,又会成为什么呢?熬过去,就知道了。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