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考编热一年比一年火。打开新闻就知道,一个基层岗位能引来几千人报名,有的热门职位竞争比甚至超过1000:1。不少孩子抱着"进体制"的目标埋头苦读,可这"独木桥"挤得有多难,只有真正备考过的人才懂。作为父母,看着孩子熬红的眼、堆成山的资料,想帮忙却不知道从哪儿下手——其实,你们的支持,比任何复习技巧都重要。


先说说孩子备考有多不容易。考编不是临时抱佛脚就能成的事,少则三五个月,多则一两年,每天的生活几乎围着"学习"转。早上六点爬起来背时政,白天刷行测题刷到手指发麻,晚上对着申论范文一遍遍修改写作思路,深夜的台灯常常亮到后半夜。


更难的是自律。同龄人在朋友圈晒旅行、聚餐时,他们得咬着牙关掉手机;周末朋友约着打球、看电影,他们只能在书桌前一遍遍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这种日复一日的单调和克制,对年轻人来说,比身体累更磨人。


作为父母,帮孩子顺利上岸,不用懂行测申论,做好这几件事就够了。


先给足精神支持。别总把"考不上就没出路"挂在嘴边,也别天天追问"今天学了多少"。孩子心里比谁都急,你们可以换种方式:早起时递杯热牛奶,说句"别熬太晚,身体要紧";他学累了发脾气,笑着说"出去买个菜,要不要一起透透气"。这种"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支持你"的态度,比任何鼓励都让他安心。


物质上多搭把手。备考时,孩子可能没收入,别让他为钱发愁。悄悄往他钱包塞点现金,说"买几本习题,别舍不得";他总吃外卖,抽时间做顿他爱吃的,哪怕只是简单的家常菜。这些小事,能让他少点顾虑,专心复习。



孩子考编想上岸?父母做好这几点,比催他刷题更管用

。弦绷太紧容易断,每周挑个傍晚,拽他去公园散散步,聊聊小区里的事,或者周末去商场逛一圈,买杯奶茶。别觉得这是耽误时间,适当放松,反而能让他回来后学得更高效。


万一真的没上岸,父母的态度更重要。


别叹气,别指责,更别说"早知道当初不考了"。孩子此刻最需要的不是道理,而是安慰。可以抱抱他,说"这段时间你够拼了,爸妈都看在眼里";等他情绪缓过来,再陪他聊聊下一步:"是再试一次,还是找份工作?不管选什么,我们都帮你。"


失败最怕的不是重来,而是被最亲的人否定。你们的接纳,能让他最快重新站起来。


其实说到底,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上岸助力",是让他知道:编制很重要,但他这个人,比编制更重要。


你们的相信,会让他不管考没考上,都有底气面对生活——考上了,带着这份支持好好工作;没考上,也敢去尝试别的可能,因为他知道,背后永远有家撑腰。


这样的孩子,无论走哪条路,都能走得踏实、走得更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