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母亲河,为什么黄河上没有船只,而长江却一年运输货物40多亿吨?虽然黄河被称为母亲河,但它的脾气暴躁,以至于五千多年来,古代中原的所有皇帝都有两门必修课,一是分田,二是治黄。

同样是母亲河的恒河,能够自动清理孩子们的废水。尼罗河发脾气时,埃及法老通过祭祀就能使其平息。

黄河则不同,它饥饿时会自行寻找食物,频繁改道和泛滥,轻则决堤,重则夺淮入海,吞噬沿岸上千万人口和农田。

因此古代河道总督这一职位应运而生,这是从一品的封疆大吏,相当于现代国家水利部长的高级官员,其主要任务就是治理黄河。

这位老母亲脾气暴躁也就罢了,在航运这件民生大事上也不愿意给予子孙便利。

同样是母亲河,为啥黄河上面没船,长江却一年运货40多亿吨?

从卫星图上看,长江上货轮密集,一年能运输40多亿吨货物。而黄河呢,别说大船,河面上连正规货轮的影子都见不到,货物吞吐量仅几十万吨,最多时也不过几百万吨。

与巨轮穿梭、40亿吨级的长江相比,黄河就像孤家寡人,明明沿岸有众多城市,如兰州、包头、太原、西安、郑州、济南,全是交通枢纽,可惜航运能力薄弱。

为什么黄河如此冷清?要知道,内河航运的运费只是铁路的一半,公路的五分之一,难道沿岸城市不想节省成本吗?不是他们不想,而是做不到。

同样是母亲河,为啥黄河上面没船,长江却一年运货40多亿吨?

黄河的暴躁脾气让船只难以承受,尤其是上游流经青藏高原、祁连山脉直至内蒙古高原的河段,落差超过三千米,船只行驶时极易被激流冲散。而且这段气候寒冷,冬季常常封冻上百天,船只根本无法通行,航运价值大打折扣。

中游情况更为严峻,壶口瀑布和三门峡这两大障碍直接将黄河切成三段。壶口瀑布是旧版50元人民币上的景点,船只到达这里只能望而却步,无法继续前行。

至于三门峡,几块大石头将河道堵得极窄,大船无法通过,古代运粮至此必须卸货改用驴车,效率低下到唐朝皇帝都嫌麻烦,干脆将首都迁到洛阳以避开水运难题。

从地图上看,洛阳位于三门峡东边,水运可直达。

同样是母亲河,为啥黄河上面没船,长江却一年运货40多亿吨?

下游问题更加严重,每年有16亿吨泥沙被冲刷下来,相当于上游每天向下倾倒400万辆渣土车的土方,导致河床被抬高,形成地上悬河。

最夸张的河段,水面高出地面10米,仿佛河流飘在空中,且水位极不稳定。

雨季来临水位暴涨,支流无法汇入,洪水泛滥冲垮堤坝,任何人都畏惧。旱季则直接断流。

船只刚装满货物,河水却干涸了,这如何能通行?有人可能会问,古代黄河不是有漕运吗?还曾很繁荣,为什么现在不能运行?

同样是母亲河,为啥黄河上面没船,长江却一年运货40多亿吨?

历史上黄河漕运确实兴盛过,春秋时期就有泛舟运输,秦国给晋国运粮的船队绵延数百里。

到了唐朝,每年通过黄河运输400到600万担粮食到长安,洛阳的粮仓能囤积21万吨粮食,堪称国家粮食的压舱石。但那时全靠自然条件,遇到大旱或大涝,漕运立即瘫痪。

即便在壶口天险,勉强能旱地行船,也得先将船拉上岸,由人力拖行几公里再下水,效率低到令人发指。

好不容易到了现代,铁路和公路开通,谁还会选择船运?

从山西运煤到山东,火车一天跑几趟,卡车直接送到工厂门口,运费比水运还便宜。

而且三门峡大坝的船闸未能完善,原本预留了位置,后来改为排沙洞,船只根本无法通过。

同样是母亲河,为啥黄河上面没船,长江却一年运货40多亿吨?

只能说,时代变了,黄河的使命也变了。

母亲河现在的任务不是运输,而是保命。它要保护下游1.8亿人口不被淹没,要确保华北平原不枯竭,要让黄土高原的水土不过度流失,这些任务极其艰巨。

中华上下五千年,出了那么多皇帝,每一任都在治理黄河,却未能完全驯服它。

即使到了新中国,国家花费五十多年在中上游的高原和山坡上植树,植被覆盖率从不到10%提升到现在的60%以上,生态环境改善不少,输沙量也大幅减少。

同样是母亲河,为啥黄河上面没船,长江却一年运货40多亿吨?

可即便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黄河依旧野性难驯。

小浪底工程每年调水调沙,制造人造洪峰,将河床冲深2米多,但一场暴雨下来,泥沙又填满了。

而且黄河沿岸城市都盯着有限的水资源,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都不足,哪还有多余的水供给航运?因此黄河没有船只,不是因为沿岸城市不想省钱,而是需要考虑优先级。

就像家里有人生病,你会先考虑买豪车吗?肯定先治病。与保命保水土相比,航运只能靠边站。那母亲河未来还能像长江那样通航吗?

同样是母亲河,为啥黄河上面没船,长江却一年运货40多亿吨?

国家其实也在努力,自从生态改善后,下游已开始复航。

从郑州到东营段进行清淤、建港口、加宽河道,目标是2030年让货船通行,仅山东和河南两省每年就能节省600万辆卡车的运费,还能减少150万吨碳排放。

不过中上游通航难度太大,壶口瀑布不能拆除,三门峡修船闸成本高昂,只能先分段解锁黄河。不是不想跑船,而是先天条件太差,后天又因国情不得不做出取舍。

问题总要一步步解决,母亲河喜欢默默做大事。说不定未来某天,人们就能在网络上看到黄河上出现大货轮的景象。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