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一个大将打了胜仗,不一定升官,打了败仗,也不一定被降职。三国时期,蜀汉有一名大将,他每打一次败仗,升一次官,他是谁呢?
       第一次败仗:汉中之战
       王平,原本是巴西宕渠人,属于益州人,但是在公元215年的时候,王平这一支被魏国大将张郃强行迁往洛阳。王平参军,成为曹操帐下一名代理校尉,成为一名正式军人。在公元219年夏侯渊被黄忠阵斩后,王平跟随曹操驰援前线,伺机夺回汉中。然而,曹操在汉中之战中,却被刘备军击败,后退回邺城,将汉中拱手让给了刘备。王平在曹操战败后,“弃曹归刘”,投降了刘备。关于这件事情,三国演义中有很详细的描述。


       演义中,徐晃是先锋,王平是副先锋,两人带领军队到达汉水后,两人因是否渡过汉水安营扎寨,起了争执。徐晃下令大军渡过汉水,与刘备军队“背水一战”,而副先锋王平却极力反对,他认为过了汉水,万一失败,很难全身而退。但是徐晃不听,一意孤行,最后不出王平所料,遭到惨败。他不但不自我检讨,还埋怨王平见死不救,想杀了王平。
       王平为保命,于是当天晚上带着本部人马,在徐晃大营中放了一把火,就趁乱逃走,归顺了刘备。刘备见王平归顺后,非常高兴,道:“孤得王子均,取汉中无疑矣。”
       正史上,王平在曹操那边,只是一个小小的代理校尉,但是他在投降刘备后,被刘备任命为牙门将、裨将军。


       第二次败仗:街亭之战
       蜀汉丞相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王平作为一名普通战将,跟随诸葛亮北伐。由于诸葛亮出其不意,打了魏国一个措手不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收割了天水、南安、安定三郡。魏国反应过来后,魏明帝曹叡派出曹真和张郃出征,抵御诸葛亮大军的进攻。
       诸葛亮于是派出马谡和王平带领先锋部队,扼守街亭咽喉要道,阻挡魏军,为诸葛亮彻底收割陇右诸郡争取时间。
       先锋马谡带着副将王平来到街亭之后,查看地形之后,舍弃当道路口,而是到山上安营扎寨。这时,副将王平提出异议,认为先锋马谡在山上驻扎,不太妥当,万一被魏军断绝水源,蜀军大乱,该怎么办?马谡不听,大声反驳道:“我自幼熟读兵书,在山上居高临下,如果魏军来了,可以一鼓作气打败魏军,打得魏军屁滚尿流,甚至消灭魏军,因此应该在山上安营扎寨。”


       官大一级压死人,马谡是正职,而王平只是副职,马谡一言九鼎,王平没有反驳的份。对于马谡的一意孤行,王平无计可施,于是带着本部人马一千多人(演义中是五千士兵)在山下驻扎。
       后来魏军大将张郃来到街亭后,看到蜀军竟然舍弃当道路口,在山上安营扎寨,大笑不已,笑蜀军主将是一个“白痴”。他于是断了蜀军的水源,蜀军果然大乱。马谡面对惨败,束手无策,只能丢弃街亭,逃回蜀军大营。只有王平指挥有方,抵御魏军,最后将蜀军完整带回。
       马谡和王平等人回到益州后,诸葛亮开始处罚马谡等人,将马谡及将军张休、李盛等人诛杀,并夺取了黄袭等人的兵权。但是有一个人却因为表现突出,被诸葛亮升了官,升为参军。诸葛亮感觉王平能力很强,于是让其统领无当飞军,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


       结语
       三国时期,蜀国大将王平大字不识一个,但是他的实战经验非常丰富,面对复杂战况,他都能提出正确见解。然而王平只是一个副将,两任主将张郃、马谡却刚愎自用,遭到失败。第一场败仗,王平害怕徐晃恶人先告状,害怕徐晃杀了自己,于是愤而归顺刘备,从代理校尉升为牙门将、裨将军。第二场败仗是街亭之战,这一战王平没有责任,诸葛亮善罚分明,不但没有责罚王平,反而给王平升了官。
       王平的两任上司徐晃和马谡,何其相似,都是死搬硬套兵书,效仿韩信背水一战,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使自己成为天大的笑话。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