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因难产陷入假死,却被直接下葬,200年后开棺景象凄惨 前言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梦微之》 生老病死是人生当中最为重要的事情,因此,在这些事情上,人们都十分具有仪式感,葬礼则作为一个人告别这个世界最后的仪式,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丧葬习俗,如今在我国最受推崇的丧葬方式是火葬,因为不需要占用土地资源,但是在很多地方也依然保存着土葬的习俗,可是无论是土葬还是火葬,下葬之前,人们都会为死去的亲人守灵。
往往将逝去的亲人的尸身保存在家中三天。在这些如今已经被人们习以为常的风俗背后,却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当年有许多人陷入了假死状态,最终在坟墓当中苏醒,却又被活活憋死,而曾经就有这样一位女子,因为难产而陷入昏死状态,家人将其下葬,200年后后人打开棺木,发现一副无比凄惨的状况。 停尸背后的原因 中国人在对待死亡这件事情上,是很庄重的,当逝者寿终正寝之时,家人们会为他穿上早已准备好的寿衣,甚至还有许多地方的老人会早早的给自己准备寿棺,可能在一些人看来,这种做法十分晦气,但是对于他们来说,死亡是一件迟早要到达的事情,根本不需要避讳,反而会精心打造自己的棺材。而在人死之后,还有着一系列纷繁的流程,可能如今许多年轻人不了解这些流程。
不过总会有一些老人在操持葬礼,在家里停尸,让家人守灵,向所有的亲朋好友们报丧,接下来是亲朋好友们纷纷前来吊唁,在这些都完成之后才能入殓下葬。而在古时候,许多妇女的死亡,大部分是因为生产过程当中出现了问题。生孩子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被认为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它象征着一个家族能够传宗接代,开枝散叶,但是往往与新生伴随而来的是死亡。对于一个大家族来说,生孩子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但是对于产妇来说,是一次生与死之间的考验。 一起盗墓案揭开曾经的悲剧 尤其是在古代落后的医疗条件下,生产更加容易出问题。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次女子因难产而陷入假死状态的情况,但是家里人都误以为是真的死亡,往往因为有了新生儿,为了避免晦气,根本不在家中停尸,直接下葬。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那些假死的产妇,最终因为被活埋而真的死亡。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于文物的性质和热情越来越高,盗墓贼也逐渐兴起,其实盗墓贼自古以来就有,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中国有陪葬的习俗,有钱人家过世之后,下葬会将金银珠宝作为陪葬品。
·曾经在中国黑龙江地区,就有一个古墓遭到了盗墓者的盗掘,当地民众发现之后,迅速报告了当地有关部门,考古专家们组建起了一支队伍,来到此处古墓进行实地考察,从考古价值上来说,这个古墓没有太大的价值,距离如今也仅仅过去了200年。 且盗墓贼将这座墓穴里面的陪葬物品全部洗劫一空,偌大的墓穴里,只有正当中摆放着棺椁,专家们垂头丧气,本以为此行根本没有收获。但是当专家们出于研究的目的,小心翼翼的将棺椁打开之后,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全部都傻在了原地。 难产假死,在地底痛苦死去 依照以往的经验判断,摆放在棺材里的尸体,大多都是平躺着,因为在入殓之时,亲属们会将尸体放好,但是在这个棺材当中的女尸却是全身扭曲的,并且最让人触目惊心的是在棺材的盖子上发现了几道抓痕,这些让专家们感到事情并不简单,他们对于棺材当中的女尸进行了检查。 这一次检查,让她们揭开了一个尘封200年的悲惨故事,原来这位女子的死亡原因是窒息,并且再加上棺材板上的抓痕,这两个加在一起很容易,让人得出结论,这个女子是在下葬之后在棺材当中醒来,没有空气,被活活憋死。
她之所以被下葬,就是因为她在生产之时遇上难产,巨大的痛苦让她昏厥了过去,进而陷入了假死的状态,当时的医生经过检查,也没有发现,家人们只好强忍悲痛,将他入殓,下葬。而当假死状态结束之后,她在地底的棺材当中悠悠醒来,无边的黑暗和窒息的痛苦,让她不断的挣扎,手指不断挠着棺材板,想要推开但是深埋地底的她根本无法逃脱,最终氧气消耗殆尽,在绝望当中痛苦死去。 医疗的进步给人们带来福音 半死梧桐老病身,重泉一念一伤神。——《为薛台悼亡》 其实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人体会因为许多外在因素,可能是毒素,也可能是其他原因,都会导致人体陷入假死状态,如果这时就将其下葬,无异于活埋,会造成极大的痛苦和极大的折磨。古代受限于当时的医疗条件,很难检测出人体到底是处于真正死亡还是假死状态,会发生许多如上文提到的悲剧,不过从这个故事当中也可以看到母亲的伟大,为了将自己的孩子生下,用尽了自己的气力,人们应当对于这些在生产过程当中死亡的女性们表示尊重,对于所有女性也应如此。
不过现在的情况已经大为好转,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体如果进入假死状态,能够很快的检测出来,基本上不会再发生历史上的悲剧。医疗技术的确是人类之光,人类在历史上曾经遭受过的许多磨难,都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而得到了改善,就像古代许多女子,只有选择顺产这条路,但是在现在如果身体条件不足,还可以选择剖腹产,这些就是医疗技术带给人类的福音。希望在未来的社会当中,医疗能够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能够让这个世界的悲剧更少一些。
参考文献:
《梦微之》
《为薛台悼亡》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