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网友广西东兴钓上带“有奖回收”蓝标鲷鱼,北部湾增殖放流活动引关注
18
0
相关文章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央广网北京6月9日消息(总台记者任梦岩 郑澍)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近日,有网友发帖称,自己在广西钓鱼时,钓到了带有蓝色椭圆形标牌的海鱼,牌子上写着“有奖回收”,并留有一个手机号码。原来,这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的“标志鱼”,用来评估增殖放流效果,这是水产所正在进行的科学研究。
今年他们投放了超过一亿尾鱼虾蟹苗,并给其中的3万尾黑鲷打上了这样的蓝色标签,希望钓到鱼的朋友能及时与留下的手机号码联系,当前每捕获一条“标志鱼”的奖金为10元,且奖金数额将随鱼类成长而递增。通过“标志鱼”能看出哪些信息?有何作用?
标志鱼(央广网发 受访者提供)
网友关于钓到标签鱼的提问(图片来源:网友春姐)
有网友发帖称,自己在广西东兴钓到了好几条鲷鱼,都带有蓝色标签“有奖回收”,还留了电话号码。这难道是诈骗电话吗?不少网友不理解,为何海里钓的鱼还能带标签?
随后,也有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发帖解释,这是在广西北部湾海域投放的增殖放流活动的苗种,标签都是工作人员一个个打上去的。
工作人员为鱼安装标签(央广网发 受访者提供)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渔业资源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刘岩告诉记者,今年已经是他们第6次举办放流活动,分别投放了300万尾黑鲷、真鲷,1.15亿尾长毛对虾等海洋生物苗种,目的是恢复天然水域的渔业资源数量,同时为水产养殖提供优良种质资源库。
刘岩表示:“增殖放流活动实际上是渔业资源养护的一种手段。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还有对环境的破坏以及资源捕捞的压力,就提出了对北部湾整个海域进行资源养护行动。‘标志鱼’是我们对养护效果进行监测的一种技术手段。”
刘岩介绍,为了鼓励钓到“标志鱼”的人积极向他们反馈信息,就想到了挂牌的这种方式,根据捕获时间、体型大小等,研究人员可以得到很多数据。刘岩建议,捕获“标志鱼”后,可以冷冻起来并联系标签上的电话。
刘岩说:“如果我们能拿回生长信息,比如最基础的体长、体重等,我放的时候多大,被回捕的那一天长多大,这中间可以推算其生长信息。如果鱼被拿回去,我们一般会推荐带回家急冻起来,这样,一些摄食信息,我们也可以拿出来进行一些分析,比如,推测其生活海域的食物是不是比较丰富?食物组成是怎样的?主要就是观察对北部湾渔业资源的恢复和养护的效果。”
对于一些群众反映鱼身上的小蓝牌信息有限,不方便了解情况的问题,刘岩表示,未来会考虑增加二维码等方式,更直观地验证活动的举办方是正规单位。
刘岩介绍:“加标签的只有3万尾。我们通过人工方式,每次要大约20名工作人员过去,人工把标签挂到每一尾,用我们专门的标志工具,在鱼背鳍的基部大概往下0.5厘米的位置,刺穿它的脊背部肌肉,挂在身上。”
自今年5月9日举行放流活动至今,刘岩已记录到140多条标记鱼的回捕信息,每条鱼目前奖励10元,未来随着鱼逐渐长大,奖励还会增加,因为把鱼的信息汇总在一起,就能得出投放的鱼苗在南海的生长趋势。
刘岩表示:“因为现在还属于南海的休渔期。主要回捕的方式就是通过沿海的垂钓,对逐月的体长、生长情况,会有相应的监测,比如,其生长趋势情况。拿到数据,结合标志放流之外,还有大面积跟踪调查,包括环境资源调查等,结合资源调查的数据,到年底根据扩散范围,能大概评估出影响区域,再推算影响区域内资源变动的情况。根据变化就可以知道今年放流活动对渔业生产经济效益的增值,以及对渔业资源产生多大贡献。”(央广网)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