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ST板块持续大跌,截至发稿,*ST巴安、*ST银江、ST迪马、ST航高等50余只成分股跌停,*ST开元、ST聆达等跌超10%。

多家公司锁定强制退市

5月6日晚间,*ST左江、*ST三盛、*ST太安、*ST中期及*ST越博等多家公司发布公告称收到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同样收到终止上市的事先告知书,但是退市的原因却不大相同。

*ST左江公告,4月29日,公司披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的首个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显示公司2023年度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的净利润为-22,268.75万元,且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为5,217.27万元;同时公司2023年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触及深交所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深交所拟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ST三盛公告显示,2022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股票交易自2023年5月4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截至2024年4月30日,*ST三盛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公司最终被深交所决定终止股票上市交易。

*ST太安公告,公司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的首个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触及深交所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深交所拟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ST中期公告,公司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的首个年度报告显示,公司2023年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触及深交所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深交所拟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退市力度再升级,交易所严格退市标准

4月12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退市意见》通过严格退市标准,加大对“僵尸空壳”和“害群之马”出清力度,削减“壳”资源价值;同时,拓宽多元退出渠道,加强退市公司投资者保护。

具体来看,《退市意见》包括严格强制退市标准、削减“壳”资源价值、进一步畅通多元退市渠道以及强化退市监管四个方面。其中包括,调低2年财务造假触发重大违法退市的门槛,新增1年严重造假、多年连续造假退市情形;将资金占用长期不解决导致资产被“掏空”、多年连续内控非标意见、控制权无序争夺导致投资者无法获取上市公司有效信息等纳入规范类退市情形等。

4月30日,沪深北三大交易所正式发布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等配套业务规则。其中,严格退市标准,加快形成应退尽退、及时出清的常态化退市格局,是本次规则修订的主要目的之一。

上交所称,本次退市规则修订,重点打击财务造假和资金占用等恶性违法违规行为。对于重大违法退市,目前已经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式的退市情形。另外,本次对于内控失效、存在控股股东资金占用的公司也将严格实施退市。特别是多次占用拒不整改、整改后再次占用的,将予以坚决出清。下一步,上交所将对“壳”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进行精细化监管,从严监管因缺乏持续经营能力进而触及收入利润指标被“退市风险警示”(*ST)的公司、濒临交易类退市指标的公司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严防违规“保壳”“炒壳”;对其他*ST、ST等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提高现场检查覆盖面,切实把好标的资产质量关。

深交所表示,本次退市规则修订,坚决贯彻新“国九条”关于“加大退市监管力度”的要求。主板财务类退市情形收紧营业收入指标,主板A股(含A+B股)交易类情形提高市值指标已综合考虑市场情况、板块定位和上市公司发展情况。规范类、重大违法类退市情形修改体现了科学设置、严监严管导向。从总体影响评估来看,本次退市规则靶向精准,瞄准“空壳僵尸”和“害群之马”,从严打击连续多年造假和存在控股股东资金占用不予整改的公司,突出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不针对“小盘股”公司。

机构称市场有望迎来加速出清

华泰证券表示,退市制度改革或进入新阶段,退市新规在2020年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对财务造假、公司治理乱象的威慑力度,强制退市标准更严、维度更广;多措并举降低壳价值、鼓励主动退市;优化过渡期,加强投资者保护力度。A股因财务造假、财务指标而强制退市的比例或大幅提升,市场有望迎来加速出清。

银河证券指出,退市新规着眼于提升存量上市公司整体质量,通过严格退市标准,加大对“僵尸空壳”、“害群之马”出清力度削减“壳”资源价值,可谓“良币驱逐劣币”;同时,拓宽多元退出渠道,加强退市公司投资者保护。长期视角,“良币驱逐劣币”势在必行,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不会改变,外部环境仍在等待欧美国家集中释放流动性,仍将维持A股市场震荡向上格局。

见习编辑:李文玉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