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女生35天穷游7国!花1万出头,青春真没售价

2025年夏天,湖南女大学生“芝欧粥”的旅行日记刷爆社交网络:35天横跨中亚、高加索、西亚与北非7国,足迹从哈萨克斯坦的草原延伸到埃及的金字塔,总花费才10514.68元,日均开销最低不到300块。

这事儿让不少人惊呼:“原来环球梦真的不用等有钱才实现!”

湖南女生35天穷游7国!花1万出头,青春真没售价

1、

这场旅行的启动资金,是她四个月里打四份工攒下的1.3万元。

每天清晨6点起床,凌晨1点才睡,在奶茶店摇杯、快递站分拣、培训机构代课、夜市摆摊,连轴转的日子里,她没买过一件新衣服,却把每笔收入都记在账本上。

“青春就一次,现在不出发,以后可能真没勇气了。”出发前她在朋友圈写道。

她的行程像精密设计的钟表:50小时火车硬座从湖南到新疆,300多块的票价比机票省了近千元;跨国交通全靠“过夜大巴”和“红眼航班”,哈萨克斯坦到乌兹别克斯坦的10小时大巴,既省了住宿费又省了时间,4次国际航班全选凌晨起飞的班次,票价低至500元。

住宿要么选20-50元一晚的青旅多人间,实在赶行程就在埃及机场长椅对付一夜,用外套当被子。

吃饭更“抠门”,早餐是超市面包牛奶,午餐啃街边小摊,晚餐就在青旅厨房煮泡面煎鸡蛋,全程最奢侈的一顿,是在格鲁吉亚花70元吃的红酒配烤肉。

但穷游没穷体验,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她跟着当地妇女学做手抓饭;在埃及卢克索,花20元雇马车夫听神庙历史;在阿联酋迪拜,被巴基斯坦大叔收留吃咖喱饭,对方说着“中巴友谊万岁”的中文,让她眼眶发热,这些温暖的瞬间,成了比风景更珍贵的记忆。

湖南女生35天穷游7国!花1万出头,青春真没售价

2、

要是觉得跨国穷游太折腾,国内年轻人的玩法更接地气,2025年国庆,武汉东湖、黄山脚下出现了奇特的“后备箱营地”,年轻人把汽车后备箱改造成临时卧室,铺个睡袋、支起折叠桌,晚上看星星,早上被鸟鸣叫醒,住宿成本直接砍到零。

这届年轻人的穷游早就不是“苦行僧式”打卡了。

数据显示,00后游客里62%都在玩高性价比套路:住早市旁边的老旅馆,早上出门就能吃现做的热干面、小笼包;避开网红餐厅,专找本地人扎堆的苍蝇馆子,15块钱就能吃撑;连路线都靠AI定制,输入“3天1500元重庆游”,立马弹出“免费步道+小众老街+平价火锅”的精准方案。

湖南女生35天穷游7国!花1万出头,青春真没售价

“反向旅游”更是成了新潮流,大家不再挤着去三亚、丽江,转而盯上广西崇左、福建平潭岛这样的小众地方。

崇左的明仕田园,200多块就能住能看山水的民宿,早上沿着河边散步,几乎见不到其他游客,妥妥的“包场体验”;平潭岛更划算,错峰去看“蓝眼泪”奇观,骑行环岛一天消费才500块,比挤热门景区舒服多了。

青岛的年轻人更会找乐子,八大关的海风免费吹,小麦岛的草坪随便躺,找个长椅晒晒太阳、拍拍照,配个10块钱的青岛啤酒,一下午的快乐就有了。

南京的梧桐大道、成都的浣花溪公园,这些不要门票的地方,反倒成了年轻人的打卡圣地,“自然馈赠的风景,比花钱买的门票值多了”,大学生小吴的话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湖南女生35天穷游7国!花1万出头,青春真没售价

3、

千万别以为穷游就是“委屈自己”,这背后藏着年轻人的消费智慧,他们深谙“性价比”之道,精于算计,每一分钱都花在关键之处,对于非必要消费,坚决做到一毫不费,展现出对资金的理性把控。

攒钱有门道,不再靠父母给“旅游基金”,像“芝欧粥”那样兼职攒钱的年轻人比比皆是:大学生在校园里做家教、帮商家拍短视频;刚工作的年轻人下班送外卖、周末摆地摊,把碎片化时间换成旅行经费。

95后白领小张说:“每个月少喝10杯奶茶,少点5次外卖,半年就能攒出3000块,够去云南玩一周了。”

湖南女生35天穷游7国!花1万出头,青春真没售价

交通住宿玩“组合拳”,火车硬座、过夜大巴、红眼航班是长途出行的“老三样”,市内交通全靠共享单车和公交,实在赶时间才拼车。

住宿除了青旅,还流行“换宿”,帮民宿老板看店、打扫卫生,就能免费住,既能省房租,还能跟老板打听本地隐秘玩法。

国庆期间在黄山“后备箱露营”的小李算了笔账:“住酒店一晚要800,改睡后备箱,省下的钱能多吃两顿徽菜,太值了!”

餐饮主打“本地化+自炊”,去一个地方先找菜市场和超市,买点当地特产当零食,晚上在青旅厨房自己做饭,成本比下馆子低一半。

在大理,有人买块乳扇、几个饵块,路边找个石凳就吃起来;在西安,蹲在城墙根啃肉夹馍、喝冰峰,比网红餐厅的“改良陕菜”正宗多了,还便宜。

更聪明的是薅羊毛技巧:学生证、教师资格证能享门票半价,甚至免费;很多博物馆、美术馆提前预约就能进,完全不用花钱;关注航空公司的“会员日”,机票能抢到一折的;用信用卡积分换酒店住宿,积分多的话甚至能换国际航班,这些“小操作”加起来,一趟旅行能省好几千。

湖南女生35天穷游7国!花1万出头,青春真没售价

4、

有人质疑:“花这么多时间省钱,旅行还有意义吗?”但对年轻人来说,穷游早超出了“看风景”的范畴,成了一种成长方式和生活态度。

这无疑是对“无效消费”的决然摒弃,在消费浪潮中,此举似一股清流,展现出理性与克制,拒绝无谓的支出,回归消费本真。

他们不想为网红餐厅的溢价买单,不愿花冤枉钱住噱头大于体验的酒店,更反感“打卡式旅游”的跟风攀比。

在他们眼里,旅行的核心是“体验”而非“炫耀”:在格鲁吉亚徒步6小时看到的冰川,比朋友圈的定位更珍贵;在埃及跟中学生用翻译软件聊天的快乐,不是花钱能买到的。

湖南女生35天穷游7国!花1万出头,青春真没售价

美团旅行的数据也印证了这点,年轻人愿意为边境线的独特视角、老矿车的沉浸体验花钱,却对高价门票的传统景区不感冒。

这何止是一场普通征程,分明是一场自我突破的修行,于这修行中,挣脱旧日枷锁,重塑全新自我,于心灵幽微处探寻生命真谛,于精神高地间收获成长馈赠。

“芝欧粥”曾在格鲁吉亚地铁里因为语言不通急哭,最后靠翻译软件和手势买到票;有人独自旅行时学会了换轮胎、修帐篷,遇到问题不再慌慌张张。

90后旅行博主“阿泽”说:“以前我连问路都不敢,现在能在异国他乡跟陌生人聊天,这种成长比任何礼物都宝贵。”

在旅行的天地中,有人选择穷游这一独特方式,于漫漫旅途里,他们邂逅志同道合之人,在一路的风餐露宿与谈笑风生间,寻觅到同频共振的挚友。

在青旅的公共客厅,来自不同城市的年轻人分享攻略、吐槽趣事,说不定就约着一起拼车、拼饭;社交平台上的“穷游社群”更热闹,有人分享省钱技巧,有人组队出发,这种“为梦想集结”的氛围,让旅行不再孤单。

湖南女生35天穷游7国!花1万出头,青春真没售价

5、

不过话说回来,穷游虽香,安全和体验可不能丢,不少人只顾着省钱,最后闹得不愉快,这些“避坑指南”得记牢:

首先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独自出行别住太偏僻的地方,青旅要选评分高、安保好的;女生尽量结伴,晚上别去没人的小巷子;重要证件复印几份分开放,钱也分几个地方藏,别一股脑装在钱包里。

像“芝欧粥”出发前做了3个月攻略,把每个国家的安全须知、紧急电话都记在本子上,这才是聪明的做法。

其次别为了省钱委屈身体,连续坐几十个小时硬座、顿顿吃泡面,身体扛不住反而扫了兴,可以选“硬座+卧铺”交替,偶尔吃顿好的补充能量,毕竟旅行是为了放松,不是跟自己较劲。

最后攻略要做但别太死,提前查好路线和开销没错,但别把行程排太满,留点灵活时间,说不定能发现意外的惊喜。

比如本来计划去网红景点,结果路上遇到本地人的市集,进去逛逛反而更有意思。

说到底,年轻人爱穷游,不是因为没钱,而是因为他们明白:旅行的价值不在于花了多少钱,而在于看到了多少风景、遇到了多少人、收获了多少成长。

湖南女生35天穷游7国!花1万出头,青春真没售价

正如“芝欧粥”在旅行日记里写的:“青春没有售价,硬座直达梦想。”

趁年轻,用脚步去丈量世界,这种快乐,花钱也买不来。

如果你也有想去的地方,不如从现在开始攒钱做攻略,说不定下一个出发的就是你!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