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晓博
正当大家认为亢龙有悔,股市将全面回调的时候,今天出现了令人意外的局面:
人形机器人大爆发,带动市场整体向上,基本上收复了昨天的失地。

这张图是机器人板块的整体走势,今天大涨了超过8%,这一波累计已经涨了超过50%。
大家可以看两支股票,感受一下市场的热烈。上图是在A股上市的,下图是在港股里上市的优必选。


为什么人形机器人爆了,跟最近的几件大事有关。
首先是在那场高规格座谈会上,杭州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引人注目,他不仅是会上最年轻的企业家,还坐在第一排,是6个发言者之一。
宇树就是研发人形机器人的,上了今年春晚,是最近刷屏的杭州六小龙科技公司之一。他受重视,说明国家高度关注这个赛道。
其次,最近几家世界级龙头企业,也都高度重视人形机器人。老板黄仁勋1月7日的时候,带着14个人形机器人亮相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并表示,机器人的ChatGPT时刻即将到来,这个行业未来空间广阔。
这14个机器人,分别来自14个跟英伟达合作的公司,其中6家是中国企业,他们分别是宇树科技、智元、星动纪元、银河通用、傅利叶、小鹏汽车。
这场机器人大秀影响非常大,直接改变了很多企业的形象。
比如小鹏之前是挣扎在汽车过剩产能红海里的企业,现在突然变成了先进的人工智能企业。
马斯克也在为人形机器人背书,特斯拉的擎天柱(Optimus)机器人也非常先进,目标是在今年生产数千个,并在未来几年内实现大规模量产。
马斯克甚至认为,人形机器人将是历史上最大的产品,每个人都可能需要一个,甚至多个。
如果一切顺利,特斯拉计划把人形机器人的产量在2026年增加10倍,并在随后的一年再增加10倍,达到年产50万到100万个。
Meta老板扎克伯格也在人形机器人上押了重注,高调宣布进入这个领域。
今天更是传来一个戏剧性的消息,搞金融的蚂蚁集团,也要搞人形机器人了。可见这个赛道有多重要。

将来所有单调、危险,需要加班的工作,都可能被机器人取代,冲锋陷阵的士兵将主要是机器人。未来的战士,可能是会飞的机器人,也就是无人机和机器人的综合体。
人形机器人领域,很有可能是中国再次逆袭的重要领域。
摩根士丹利最近发布了研报,公布了全球最有竞争力的100家相关企业,中国有35家上榜企业,位居全球第一。
研报把人形机器人产业分成“大脑”“身体”“集成商”三大板块,上榜的中国企业名单,见这张图,大家可以仔细研究一下,这就是一张藏宝图,其中很大几率将诞生新的千亿市值,甚至万亿市值企业。

当然,这个领域风险也比较大,很多企业处于持续投入和烧钱的阶段。
但这个领域,注定是2025年全年的热点。
未来真正能在市场上获得巨大成功的人形机器人企业,除了极少新冒出的网红企业外,很大几率是成功的“新一代汽车生产商”,比如小米、比亚迪,以及搞汽车神经系统的华为。因为这些企业有庞大的研发队伍,有烧钱的底气(其他行业盈利,可以弥补机器人前期巨大投入),有先进的制造业生产线。
人形机器人跟工业机器人最大的区别,是人工智能,这才是机器人的灵魂。未来鹿死谁手,还很难说。
由于这个领域太重要,关系到国运,关系到战争胜负、地缘政治,国家一定会拿出一切资源来支持它,允许它享受最有力度的政策优惠,甚至允许它泡沫化一段时间,让人才、热钱涌入这个领域。
其实这就是在中国投资的重要逻辑——凡是关系到国运的新风口,机会都是无限的,一路绿灯的。凡是被认定为产能过剩的行业,你就尽量不要在里面卷了,亏钱的机会将非常高。
明天是2月20日,本月公布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时间窗口。会降息吗?
应该不会。
为什么降息、降准看起来都被推迟了?主要是两个原因:
第一,美联储暂停降息,中国不愿意看到中美利率加大,给人民币汇率带来贬值压力。在中美关税议题悬而未决的时候,人民币汇率贬值可能让问题复杂化。
第二,最近中国科技股的价值被全面发掘,股市整体走势不错,在这种时候,降息、降息的必要性不高,可以把利好留给未来。
最近银行股表现也不错,可能跟“注资六大行”快官宣有关。估计国家会增发上万亿的特别国债,给工农中建交邮储银行补充资本金。这个消息去年宣布过,但一直没有落地。估计今年上半年应该可以兑现。
六大行被注资,不仅是六大行的利好,银行板块的利好,还是实体经济的利好。被注资后,六大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底气会更足,通过股市再融资的压力减轻。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