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没挣着,还搭进去700万。”

9月27日,讲述张桂梅事迹的电视剧《山花烂漫时》迎来大结局。

与此同时,宋佳在创作座谈会上向女高所在的华坪县捐赠100万元。

所在剧组也紧随其后,慷慨地捐出600万元巨款。

在完美收官时,让观众对电视剧和主创们的好感度拉爆,也让张桂梅的名字更加广为人知。

不得不说,宋佳真是娱乐圈的一股清流,总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抛开捐款不谈,单从电视剧质量来说,绝对是精品中的精品。

豆瓣开画9分,收官后正赶上国庆假期,看得人越来越多。

分数不降反升,一路冲到9.3分,含金量拉满。

用一部电视剧的投资,做到了电影想做却没做到的事……

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其实从一开始,对于张桂梅事迹的影视化就决定拍摄电视剧和电影两个版本。

这也是时下比较流行的一种对热点事件或人物的影视化方法。

从市场的回报率来讲,电影往往会得到资方更多的投资,从而拥有更好的资源。

比如去年上映的两个版本的《三大队》,影版几乎全方位碾压剧版。

所以更早上映的《我本是高山》理所当然地更受人们的期待。

这原型人物,这演员阵容,这么高的投资,稳啦!都稳啦!

可是到了上映的那一天,大家都沉默了……

当初把海清拉来演张桂梅,可谓是噱头拉满。

海清是什么人?

用“毁容”式的演技诠释了《隐入尘烟》里曹贵英这一角色。

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上大放异彩,让多少人刮目相看。

《我本是高山》海报一打出来,人们都觉得:这扮相太像了。

直到走进电影院,才发现海清版的张桂梅根本没有想象中的好。

讲道理,这倒也怪不到海清的头上,毕竟她只是演员,要按剧本走。

剧本才是电影版扑街的根本问题——胡思乱想太多,尊重事实太少。

套用豆瓣热评的一句话就是:

“张老师离人民很近,影视圈离人民很远。”

说到底张桂梅的故事已经足够精彩和伟大,稍加修饰甚至不用任何改编搬上荧幕观众都买账。

可是偏偏导演组就要反其道而行之,就要与事实做对抗,就要在真实事件上添油加醋。

硬生生地将张老师塑造成了一个整天苦大仇深,又PUA老师的偏执老太太。

这样的改编,与事实可以说是相去甚远。

除此之外,混乱的剪辑、潦草的配乐以及泛滥的空镜头,都让电影的观感变得更差。

这样的质量,如何让观众买单?

相比之下,电视剧《山花烂漫时》的“大智若愚”就显得高明太多了。

甚至引发热议的主角和剧组的捐款,在剧版的硬质量面前也只是锦上添花……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什么是大智若愚?那就是不自作聪明。

电视剧《山花烂漫时》对于原型人物的态度是:一比一呈现,百分百还原。

制作组从纪录片、专题访谈和采访中提取素材。

尽可能地在环境、服饰还有道具上下足功夫,让观众有代入感。

几年前爆火的《山海情》,就给此类电视剧树立了良好典范,尤其是在环境塑造方面。

土,土的掉渣,就是宁夏农村的真实写照,放在云南同样有参考意义。

其实,我们从《山花》导演费振翔的履历上就能看出蛛丝马迹。

他师从管虎,虽然之前没有执导过正剧的经验,但是在拍摄小说改编的网剧时就以尊重原著闻名。

2019年,导演的《鬼吹灯之怒晴湘西》成为当年的爆款。

一年后又带来了续作《龙岭迷窟》,比起前作有过之而无不及,豆瓣评分8.1分,成为小说改编剧的佼佼者。

尊重原著的好习惯被带到了《山花》里,只是尊重的内容变成了事实、访谈和纪录片。

和很多人想象的不太一样,其实张桂梅老师在生活中并非一个一板一眼,十分严肃的人。

宋佳也是在拍摄时多次和张桂梅老师进行过深入地交流,才一点一点把握住了角色的性格特征。

她对张桂梅的评价是:

“她也会愁,也会烦,也会急躁,甚至会急得转圈儿,但这些都是为了工作。这些愁、烦和急躁,对于张老师这样一位心中有信仰的人来说那都不是事儿。她的身上没有愁苦,所以,她的眼睛总是明亮的,在她身上始终会有乐观和昂扬的一面。”

所以相较影版,宋佳虽然形象略逊一筹,但是演出了张桂梅身上独特的“乐观劲儿”。

正是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支撑着她克服重重阻力,从零开始办女校。

拉学生回去上学时,遇见家暴的学生家长一点不惯着,直接上前一顿输出。

手上“指指点点”,嘴上“念念叨叨”,今天必须把人拿下了。

对学生则是另一个面孔,点人数时忘了“小机灵鬼”谷雨,冲着学生傻乐。

高考后,面对学生们的“蜡烛攻势”,一点不带煽情地,散了散了,注意防火。

千人千面,对待领导她更是阴阳大师,让领导不要“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把人噎了回去。

对自己的评价是经典中的经典,损起自己来是一点不含糊:

“副业老师,主业化缘。”

“张桂梅,一天到晚你跟打个鸡血似的,你拿个破喇叭,叭叭的显着你了是吧?吃个饭上个厕所你还在这掐个表,你说你是人吗?”

宋佳是“神似”,再加上合理且精彩的剧本,质感一下就有了质的飞跃。

其实宋佳的细致和体贴,在戏外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退一步的格局

海清跟随《高山》剧组来到女高参观时,刚见面就紧紧抱住张桂梅老师。

要知道,张桂梅本来身体就不好,病痛缠身,这样的动作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后来电影宣发活动时,主持人还提议让张老师和学生拥抱,以达到煽情的效果。

直接忽视张老师和随行男老师的一再拒绝,导演和剧组人员没有一个出面阻止。

而宋佳和《山花》剧组 的“敬而远之”,让海清的动作显得非常矫揉造作。

刚到女高采风的时候,她最多只是挽着张桂梅的胳膊。

更多时候,则是跟在张桂梅的后面,用心观察动作和性格。

演完之后,甚至都“不敢”和张桂梅并排走了,直言自己是“越演越惭愧”。

面对宋佳的赞赏,张桂梅对着镜头也表现的非常高兴和感动。

这与她在被海清拥抱时表现出的“面无表情”,形成鲜明对比。

其实,张桂梅的助理一直在说:不要让张老师过度劳累,真正听进去的只有宋佳。

宋佳向来这样,从不炒作,只是默默做自己。

天生的主角

说来也巧,宋佳和张桂梅算是老乡,都是黑龙江人。

1980年生于哈尔滨的宋佳,20岁出头就开始在荧幕上崭露头角。

在流量为王的娱乐圈,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女演员普遍都有年龄焦虑。

毕竟“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年龄往往和容貌挂钩。

可是有些人恰恰就是天生的主角,没有容貌焦虑,不为岁月摧折。

我一直认为宋佳和汤唯属于同一类型:不惊艳但耐看,表演有张力又有悟性。

从开始当演员起,就没演过“傻白甜”,从来不知道“舒适区”为何物。

2006年,宋佳出演了《好奇害死猫》,在剧中饰演一个“洗头妹”。

这是一个个性十足的角色,而且有很多非常大胆的镜头。

凭借着这个角色,她被金鸡奖提名为最佳女配角。

仅仅一年后,转头又在国民大剧《闯关东》里饰演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角色——鲜儿。

而生活中的宋佳,就像是一个现实版的“鲜儿”,大大咧咧,敢爱敢恨。

和大导演张黎的绯闻让很多人骂她“知三当三”,她倒也大大方方承认。

这段感情持续不到5年结束后,宋佳“立正挨打”,错了就错了,向前看。

2014到2015年陆续出演了电影《爷们儿》和《师父》,事业迎来了又一高峰期。

从这开始“小宋佳”消失了,变成了著名演员——宋佳。

从《师父》里的赵国卉,到《少帅》里的于志凤,她总能让人感觉这个角色非她莫属。

甚至是《建军大业》里的宋庆龄,再到如今的张桂梅,都演的无可挑剔。

只能说,当舆论挑刺都只能挑私生活的时候,其实是对她演技的认可。

结语

宋佳用实际行动告诉同行:

年龄从来不是什么限制,脸蛋也不是什么资本。

当你有了精湛的演技和真诚的心,永远能在舞台中央闪耀!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