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蛰伏5年,一朝登顶!作为今年春节档最热的电影,已经破了80亿票房的《哪吒2》着实惊掉了不少人的下巴,预估票房更是将突破110亿票房,不要说将排名第二第三的《长津湖》和《战狼2》遥遥甩在身后,如今更是登陆北美市场,让一众好莱坞大片瑟瑟发抖。
估计就连吴京自己也不会想到,好不容易凭借硬汉形象和爱国情怀牢牢占据国内影史票房的前两位,最终却被一部动画片给拉下神坛,而且大众观影后更是清一水给出了好评,素以严苛著称的豆瓣也是给出了8.5分的高分。
无论是从过程还是结果来看,《哪吒2》的爆火已经无法改变,口碑也是一路长虹,可就在所有人期待影片最终能达到怎样的票房高度,一道极为刺耳的声音突然传来,没有表扬,没有赞誉,反而是非常直白地表达了对影片的“厌恶”。
“脑子和屁股都有问题,没想到比当年的‘李焕英’还烂。”一句话将两部票房奇迹归结到“烂片”的行列,发出这种言论的是一个名叫“国家智库”的社交账号,这个账号到底是何来历?如今已经删除相关文章的它,究竟是无法承受舆论的压力,还是说原本就是一场博人眼球的“炒作”?
一骑绝尘的《哪吒2》
纵观整个2024年的电影行业,票房对比前一年缩水超过100亿元,因此到了年底,业内将重振市场信心的希望寄托于即将到来的春节档,先后六部电影宣布将参与春节档电影票房的竞争,除了延续前作的《封神第二部》和《唐探1900》之外,还有打着徐克旗号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以及号称花费10亿重金打造的《蛟龙行动》,最后就是两部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和《熊出没·重启未来》。
从期待值来看,每部影片都有亮点,但谁能拔得头筹,还得等观众观影后给出结果,结果真的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唐探1900》虽然延续了唐探的势头,但和2021年的《唐探3》相比还有不少的差距,《封神二》的导演更是被现场观众“贴脸开大”,徐克的《射雕》同样令人大失所望,而号称投资10亿的《蛟龙行动》,更是连回本都成了难题。
反观两部动画电影的成绩却十分不错,豆瓣评分达到7.0的《熊出没》在票房上和《射雕》打的有来有往,更不要说春节档唯一一部评分破8的《哪吒2》已经打破中国影视票房纪录,而且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估计这个记录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被打破。
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自然是和作品本身的质量有关,这就不得不提导演“饺子”这个人,作为业内有名的“严格咖”,为了将《哪吒2》完美地呈现到大众的面前,他可是整整花费了5年的光景,因此观众看到的一些简单的特效,可能就需要涉及多个团队参与,一个几秒钟精致的场景,可能团队就要付出几个月的时间打磨。
其实一开始“饺子”也想过找国际制作团队进行合作,也就是业内口中的“外包”,但后来想到国际顶级视效团队难免带着傲慢与偏见,而且他们的团队也可能用三流人员来完成项目,所以最终还是决定自己来做,尤其是剧本、故事和角色这样的重要环节,更是严格杜绝外包。
事实上《哪吒2》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确实与以往国人心中哪吒的形象大相径庭,而这个“丑哪吒”的一些夸张表情其实取自“饺子”本人,电影的台词更是让观众记忆犹新,有些小朋友看到字幕播完还不愿离开,而为哪吒配音的老师更是配到出现失声,正是因为拥有这样的前提,《哪吒2》才能最终取得这样的成绩。
线上线下一片叫好,可总有一些不合时宜的声音出现,“国家智库”的一篇文章,更是将《哪吒2》批的一文不值,只不过后来看到这个账号的变化,以及账号将文章删除之后,才发现这背后的玄机似乎不简单。
有理有据?
“《哪吒2》,脑子和屁股都有问题”,刚看到这样的标题,就明白这是一篇批评的文章,在《哪吒2》势头不减,正准备进军北美市场的前夕发出这样一篇文章,“国家智库”这个账号也是被吹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纵观文章内容,开篇就将《哪吒2》打上了“俗”的标签,说是为了让电影有笑点,于是就在短时间内聚齐了恶俗又老套的屎屁尿,不光如此,还在结尾强行煽情,至于母子情,则被文章说成是生物本能,甚至没有作为高等生物,尤其是中国人孝文化的拔高。
这不由得让人想到了当年郭德纲面临的处境,所谓的“三俗”指的到底是什么,所谓的没有教育意义指的又是什么,孝道有没有体现,只要看完电影的观众自然有各自的见解,至于要不要被教育,郭德纲早就说过,指望看一场相声有什么教育意义就有点太搞笑了,而这一点于电影同理,本身就是一种娱乐方式,娱乐的途中还要被教育,活的也太累了。
除了将电影的笑点和煽情说成是“尿点”之外,文章的作者对电影的审美也表达了不同意见,觉得电影中哪吒的形象有点过于“丑”,与之前影视剧中的哪吒形象差异太大,甚至将男二号太乙真人也批为“丑角”,还名言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观感,根本就是电影本质上处处透露着“文化自卑”。
关于这一点,不知道文章的作者是从哪里感受出来的,其实电影中的哪吒形象确实与传统印象差异不小,但电影如果不创新,还是走老路,想要取得现在的成绩恐怕也没那么简单,可电影中同样有好看的角色,比如敖丙和他爹,这样与主角的反差,反而更能体现哪吒身上的鲜明特点。
然而该作者却将这些好看的角色定义为“抄袭”,抄的还是国外科幻大片《魔界》,甚至在哪吒变身后的形象,他还直言简直是“倭风满满”,不知道他这样的理论究竟是怎么得来的,总之就是美也不行,丑也不行,反正总能找到角度攻击你。
拍摄一部以中国传统神话人物为基准的电影被批“文化自卑”,而那些创新的剧情在作者的眼中却“传达不出任何美好的特质”,说起来,他应该也是认认真真看了这部作品,只不过或许是价值观不同,导致这部优秀的作品在他的眼中是如此的不堪,下笔自然也是毫不留情。
结果自然是招来一片质疑的声音,甚至有人觉得这是“国家智库”这个账号在故意蹭热度,而之后账号的一系列行为,更是让人愈加难以看懂。
这到底是个什么账号?
网友为何在意这篇文章,除了最近电影大热之外,还有一个运原因,“国家智库”这个账号在发这篇文章时拥有“蓝V”认证,一般人可能见过“蓝V”和“黄V”,但具体代表着什么却没有那么了解,只是感觉上应该具有一定的公信力。
事实上拥有“蓝V”的账号一般情况下确实是一些有权威的公众账号,而且一旦拥有“蓝V”,将面临更加严格的审核标准,所以我们在看到一些官方媒体的账号时,大多会有“蓝V”认证,而“国家智库”这个账号,乍一看,确实有点像官媒。
然而这篇文章发出之后,越来越多质疑的声音在网上传开,很快,大家发现“国家智库”的“蓝V”变成了“黄V”,然而如今的账号更是连“黄V”也没有了,那篇关于《哪吒2》的文章不知是被删掉了还是隐藏了,反正是看不到了。
无论“国家智库”到底是怎样一个账号,好在对这篇文章的影响确实有,但不大,理智的网友并没有被一篇文章带偏,如今的《哪吒2》依然势头不减,毕竟是一部经过5年才精心打磨出的作品,至于最终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结语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我们可以接受一部作品不被所有人看好,但评价应该有个界限,要给出让人信服的理由,不然的话,这种一味地唱衰只会遭来大众的质疑,而到底谁才是真正的“文化自卑者”,大家的心中应该早有定论,不是吗?
信息来源:
国家智库2025-02-07《《哪吒2》,脑子和屁股都有问题》
大众日报2025-02-04《“脱胎换骨”的《哪吒2》,刷新多项影史记录》
证券日报2025-02-10《票房突破80亿元《哪吒2》已跻身全球影史票房榜TOP40》
环球时报2025-02-09《《哪吒2》登陆北美,首映礼现好莱坞!有观众哭花眼妆:特效超预期,买票靠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