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今天是9月13日周六,刚刚得知一个大好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央行)正式宣布:正式启用与卬尼的双边交易本币结算(LCT)框架,并启动二维码互联互通合作项目,这就意味着两国范围内的所有国际收支项目都可以直接用人民币和印尼盾进行结算,不再依赖第三方货币。
这件事表面是金融合作,实则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可以说是亚洲国家携手抵御金融风险、推动区域经济自主的重要一步。
这也标志着“去美元化”在亚洲区域合作中进入实质性阶段。美国近年来滥用金融霸权,动不动就挥舞制裁大棒,搞得不少国家心里发毛。印尼和中国的本币结算机制覆盖全部国际收支,就像两人做生意直接以物易物,跳过了中间商美元,这不仅降低交易成本,更是摆脱对SWIFT系统的依赖。回想2023年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提出“亚洲货币基金”设想时还被有些人嘲笑,如今再看,印尼与中国率先落地本币结算,说明亚洲国家是动真格的,这不是一时意气,而是长远布局。
其实,中国和印尼的合作有望成为区域金融的样板间。数据显示,2025年1-7月,中印尼本币结算规模已达62.3亿美元,占印尼与所有贸易伙伴本币结算总规模的45%,这比例相当惊人,说明市场需求旺盛。
再加上同期启动的跨境二维码互联互通,相当于给两国民间支付修了一条“高速公路”,以后中国人去印尼扫二维码就能消费,印尼商家直接收人民币,便利性大幅提升。
这种基础设施层面的融合,比单纯签协议更有粘性,更容易扩散到东盟其他国家。毕竟东盟已连续多年和中国互为最大贸易伙伴,谁不想交易更便宜、更安全?
中国人民币国际化走的是一条“稳扎稳打”的路子,不同于美元靠霸权收割、日元受制于外部需求,人民币依托的是中国与东盟日益紧密的产业链整合。双方贸易十年增长近20倍,产业链、供应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才是本币结算最坚实的底气。
再加上所有东盟国家都已接入中国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这种区域性金融网络的成熟,让人民币国际化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有血有肉有支撑。
说到底,金融合作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印尼和中国这一步棋,下的是区域经济自主的决心。如果当更多亚洲国家携手绕开美元,全球金融格局会迎来怎样的重构?
#中泰货币互换# #人民币结算# #货币支付# #货币互认# #货币结算# #巴厘岛银行# #巴厘岛汇率# #泰国数字货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