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同一天抵达东大,而且待的时间长达4-5天,中国面对美国的贸易压制,发起了第三波反击。特朗普政府对华55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企图以美元 - 海运体系构建贸易枷锁。中国前两波反击不论是wto仲裁还是禁毒合作都是聚焦规则层面,而第三波则直击地缘权力根基。



对美第三波反击,两国总统同日访华传递的信息不简单


中巴经济走廊2.0的推进,瓜达尔4F级机场的投运,使中国货物经喀喇昆仑公路抵达瓜达尔港仅需48小时,相较绕行马六甲海峡节省18天。在建的ML - 1铁路升级项目,将使中巴贸易通道年货运量大幅提升,相当于再造7条苏伊士运河。中吉乌铁路的破局同样意义非凡,这条搁置27年的铁路一旦贯通,中国货物抵达伊斯坦布尔的时间将大幅缩短,且绕开俄罗斯控制的北线欧亚大陆桥,构建起完全由中国主导的“南方走廊”。


在军事保障方面,中国独创“军事 - 经济复合体”模式。部署在喀什的76集团军合成旅,配备先进装备,可在短时间内机动至中吉乌铁路任一节点,运 - 20机群能快速投送兵力至波斯湾。边境哨所的机器狗巡逻队和翼龙 - 3无人机群构建起高效的“数字边境墙”,大幅提升边境安全保障能力。


歼 - 20与东风 - 17高超音速导弹的部署,形成强大的火力拒止能力,有效威慑美军第五舰队。这种模式使中国陆桥的安全成本大幅降低,保险费率也远低于美国海上通道。



对美第三波反击,两国总统同日访华传递的信息不简单


从经济层面来看,两条陆桥带来的是全方位的变革。能源定价权逐渐东移,中吉乌铁路使中国从中东进口原油可避开霍尔木兹海峡,配合人民币结算的石油期货,有望大幅提升上海原油期货市场份额。制造腹地不断西拓,新疆阿拉山口综保区吸引众多电子企业落户,利用陆运时效优势对欧洲市场实施“按需生产”,降低企业库存成本。货币走廊也逐渐成型,中巴、中吉等国的本币结算协议不断推进,人民币在欧亚贸易中实现闭环流动,深度整合催生出“陆权经济圈”雏形,其GDP总量已逼近美国主导的环太平洋经济体。


面对中国陆权的崛起,美国陷入了重重困境。军事上,美军力量投射在面对中国火箭军时失效;盟友体系方面,沿线国家纷纷“向东看”,美国盟友体系出现撕裂;规则工具层面,SWIFT系统等对中国陆桥贸易影响甚微,美元武器化战略遭遇技术性解构。正如兰德公司报告所指出,美国仍在用旧有的海权逻辑思考全球化,而中国已在陆权领域大步迈进。


从历史的长河来看,中国从张骞通西域到如今中吉乌铁路的贯通,完成了跨越两千年的历史闭环。这不仅仅是贸易路线的转移,更是文明形态的升维竞争。麦金德关于“世界岛”的断言,正在解放军的重装合成旅与中欧班列的汽笛声中重新焕发生机。当白宫将目光局限于中国舰艇发展时,真正的战略破局已在亚欧腹地悄然发生。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